APP下载

高中音乐课堂分层走班制教学研究

2020-05-26黄婷婷

北方音乐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问题对策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刚要改革(试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我国掀起了一场新的教育实践改革的浪潮。分层走班制就是在这场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在学术上也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其中包括分层走班制研究意义和目的、分层走班制的方案、实行分层走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之策。我们也继续在探索切实可行的对策和与时俱进的研究思路上寻找突破。

【关键词】分层走班制;实施策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6-0109-02

【本文著录格式】黄婷婷.高中音乐课堂分层走班制教学研究 [J].北方音乐,2020,03(06):109-110.

一、分层走班制目的及意义

1869年,哈佛大学开始实行走班制教学,这是对分层走班制教学最早的探索。后来,伴随着“进步主义运动”的开展和“优质教育”理念的普及,以及《国防教育法》提出“让每一个孩子不落后于教育步伐”的主张,走班制教学模式开始在美国中学兴起,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于分层走班制的研究已有三十年的历史,但都集中在其他学科的研究上。针对高中音乐课程开展“走班”形式的分层教学体验过程中,摸索了音乐教育理论和具体操作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以此来改善高中音乐教学的缺陷,推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用全新的知识理念来丰富教材,让青少年学生在音乐教育的引导下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协调进步。分层走班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从价值取向到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设置到管理制度、教学方法到学习组织文化的全方位的改革。课程体系是学校改革的重点,分层走班可以推动学校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分层走班制具体实施情况

(一)分层走班制内涵

分层就是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划分依据是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不同的能力,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在该学科上的发展。分层教学在学界主要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组织,将学生划分为小组或个人,老师进行单独教学;二是教学目标,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设置不同的层级目标,对学生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三是教学方法,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策略的调整从而对学生认知层面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走班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不同层级的班级进行学习,以固定的行政班和走动的分层教学班相结合;二是教学模式,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来进行分班,每个班的内容、作业考试程度,分值都不相同;三是学生组织模式,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走班”的形式,从行政班级“流动”到其他不同层级班级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

(二)实施学科分层走班的教学方案

分層走班模式是“以生为本”的科学指导理念,根据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程度、技能水平、学习能力等把学生分为A(拔高级)、B(普通级)、C(基础级)或者更多等级。比如说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表现力作为分层因素,把有生动、丰富有情感的分为很有表现力、普通表现力、较差表现力。所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根据不同层级要选用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分别进行备课,寻找新的方法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要,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教师去教室上课,现在变成教师在教室等学生来上课。在选课时,不能由学生盲目、任意选择,而是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适合的课程和学科科目,学生选课可以进行层级流动和变更,学生在选择了该课程以后觉得不适合可以申请学科变更和层级调动。

(三)学生课程成绩评定及评价方法

根据每个等级的教学目标、授课内容、作业布置、单元测试等方面进行考核要求,进行多样化、灵活性、创新性考核方式。一般可采取学分制,这种评价方式是对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评价,它是以量化的方式对学生在该学科的学习程度的记录。A等级的学生成绩比较好,但是文化素养语言表达方面可能会欠缺一点,可以对他们提更多要求,来拔高A等级学生;B等级的学生整体来说音乐素养不错,对于问题的解决也有方法,且在学生中占据大部分比例,有向A等级同学迈进的潜质;对于C等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一对一辅导教学,虽然这一等级的学生音乐素养不太好,但是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摆脱表达音乐的困境,建立自信心。

三、音乐学科实施分层走班制面临的问题

(一)加大了日常教学管理难度

来自不同两个行政班的学生进行分层走班组合成的教学班学生座位不固定,很难做到“以学定教”。在B班教学,难度降低,缺乏优等生的带领,课堂气氛不活跃,小组讨论不积极,教学班集体意识不强,课堂纪律没有行政班好,班级学习氛围不强,师生互动难以展开。由于音乐教师资源的短缺,老师需要跨层备课,不同层级的学生有不同音乐素养解构,教师要根据学情来设计教案以及教学使用的工具和评价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就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由于教室数量限定,让每个人的人身安全和物品风险率都会提高,学校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物品不受损害,教室公共设施维护不能对应到每个人或班级,进一步加大了管理难度。

(二)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学校方面,学业成绩的排位正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各个学区、学校评价的重要指标,由于社会给予的压力与日俱增,学校也更关注学生的升学率和良好的口碑,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成长;学生自身方面,传统应试根深蒂固,会选择比较易得高分的学科而不是根据自身水平、能力、兴趣爱好选取的。分层走班制很容易让一些学生产生自卑的想法,给自己贴上“差生”的标签,分层之后必然会带来一些内心的落差和矛盾而产生心理问题,让学生无所适从;家长方面,家长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取得高分,以得分高低来作为评价标准,家长不认可分层走班制,认为这是在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对学生不公平。

(三)分层走班制模式不成熟

分层走班标准是否科学将会决定其成败,有些学校的分层走班比较简单,学校为了方便管理,结构单一,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没有配备专门的选课老师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没有对分层走班制进行宣传和鼓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完全只凭借学科成绩作为分层走班标准。目前,我国音乐课大本分都是使用统一教材,如何做到分層备课、分层授课,甚至有效果的教学对教师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分层走班以后可能还是没有跳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现在编制有限,音乐教师严重短缺,现有的师资力量很难具备专业好且能够进行管理的老师,教师数量的短缺和能力不足严重阻碍了分层走班制的实行。

四、分班教学问题的应对之策

首先,加强教学体系理念宣传,打破家长和学生的理念“分层”等于“分级”的错误观念,打破教师心中以层次分别论教学水平的高低,认识到分层教学并不是针对个别教师,而是实行车轮战。每个老师都有机会教到基础牢固的班级。建立“三位一体”教学评价体制,即班主任、教学教师、指导教师,大部分学者对加强过程性评价达成共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其次对教师和班级的评价上,依据教学班的成绩,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选择任课教师的水平,教学业绩的增量来综合评价学生;再者,对于学校资源短缺的情况,大部分老师都认为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学校树立壁柜和储物柜,供学生放置自己的物品,学校统一管理,给行政班储存物品,根据需要配上安全锁。

五、结语

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改革,必须要从实践出发。要基于具体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现实状况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不断丰富与拓展研究方法与范式。另外,采用混合、共融的研究方法,可以更清晰更全面地展现分层走班制教改革实践活动的全貌,突破实施过程中的阻碍,从而更好地完善和改进分层走班制,让分层走班制适应我国特殊的教育环境,让我国的教育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金航.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8.

[2]牛学文,琚亮.分层走班制及其实施路径[J].中国德育,2015(24):36-40.

[3]孙玉娇.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必修分层走班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交际,2016(4):235-236.

[4]韩艳玲,毕宪顺.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分层走班制实施路径探析[J].考试研究,2016(3):86-90.

[5]张晓宇.选课走班的理论与实践[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6]肖欣欣.走班制分层教学对中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7]孙超.高中生物分层走班制教学调查研究[D].南京:西华师范大学,2017.

[8]刘军.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分层走班教学管理实践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7.

[9]林海妃.走班制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管理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10]王萍.新高考背景下的分层走班制:特点、困境与路径[J].德州学院学报,2017,3303:6-8,12.

[11]冯帮,邓红玲.分层走班制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师教育学报,2018,504:44-52.

[12]刘瑶,卢德生.我国分层走班制教学研究审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9(5):29-33.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