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接合部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研究

2020-05-26周炳金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长学校办学模式

[摘要]大部分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城乡接合部学校建立一个培训家长,以提高学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机构非常必要和迫切。城乡接合部家长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及所服务的家长群体,确立自己的定位和办学理念;为保障家长学校的有效运营,需要建立有力的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教师授课要接地气,要重视基础性课程,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优良家风的重要性,同时要结合地方文化开发设计相关的育人课程。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家长学校;办学模式

[基金项目] 2018年江西省“十三五”规划普通课题“城乡接合部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PTYB154)。

[作者简介]周炳金(1987—),男,江西兴国人,兴国县红军子弟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学校管理。

教育部2015年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全国妇联等九部委下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要求各学校、社区要利用自身优势开办家长学校,即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培训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而使家长能更科学地教育孩子,立德树人。

一、城乡接合部家长学校办学情况分析

城乡接合部的人群结构远比城区、纯农村复杂,该区域学校学生家庭条件、家长的学历参差不齐,教育理念更多样。如今,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方面的巨大促进作用。但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大部分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无知、无法、无奈”的“三无”状态。因此,在城乡接合部学校建立一个培训家长,以提高学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机构非常必要和迫切。但现实情况是,开办家长学校的城乡接合部学校或社区极少,即使已开办,大部分也处在有名无实的状态。

二、家长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访问调查发现,城乡接合部学校及社区之所以难以开办家长学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没有独立的办学经费支持。二是师资力量薄弱。城乡接合部学校往往都是新办学校或新扩建学校,相对于有深厚积淀的城区学校,师资力量较薄弱,表现在学校教研水平、人才积累等方面都与城区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无论是城乡接合部学校还是社区,都缺少开办家庭学校的师资力量。而如果长期外请教师,则成本较高,这是阻碍家长学校开办的主要原因。三是家长学校工作容易被其他中心工作顶掉。无论是学校还是社区,家长学校都没有纳入管理和考核范围,所以家长学校开课只能依靠学校和社区领导的情怀来支持。当学校及社区有其他重要工作时,家长学校通常无法顺利开课。四是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薄弱。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家长对家长学校的开办并不在意,这也不利于家长学校的开办。

三、城乡接合部家长学校办学模式探讨

家长学校要能够正常并长期运行下去,除了要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外,还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理念、独立的管理体系、固定的课程安排、足够的师资力量。

(一)拥有充足的办学经费

拥有充足的办学经费是保障家长学校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家长学校办学首先要得到上级领导比如学校领导、社区领导等的大力支持。

(二)确立定位和办学理念

城乡接合部家長学校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及所服务的家长群体,确立自己的定位和办学理念。城乡接合部学校师资力量通常较薄弱,要想独立研发家庭教育课程较难,因此创办的家长学校应定位于家庭教育普及机构。比如,兴国县某城乡接合部学校开办了模范家长学校,并根据学生家长特点及学校实际情况,将办学理念定为:汇聚中国科学的家教知识,成就孩子未来。

城乡接合部学校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是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希望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而到城市购房、租房、务工。而这些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缺乏方法,容易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产生冲突,就会越加焦虑,甚至会使用暴力行为或语言暴力伤害孩子。在调查中发现,某城乡接合部学校家长常用暴力语言骂孩子的占60%以上。在这种环境下,孩子的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建立管理团队

大部分城乡接合部学校往往是新建或新扩建学校,学校管理要么属起步阶段,要么教师、行政人员流动性大,这都给家长学校的开办与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容易出现人走茶凉,或课程被其他硬性任务、活动挤占等现象。

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团队是保证家长学校常态化健康运营的重要措施。因此,家长学校要建立四个团队,即管理团队、讲师团队、宣传团队、义工团队。管理团队中设立校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校长统筹家长学校运营,家庭指导中心在校长的领导下对接家长,负责具体的排课、联系家长、安排授课;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做好家长学校的后勤保障;讲师团队负责课程研发、授课,可以从学校老师中选拔或邀请家庭教育讲师共同组建;宣传团队负责家长学校的宣传工作,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可由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组建;义工团队是家长学校的补充力量,可每次开展活动前从家长群体中临时招募组建,活动结束即可解散。

同时,为保障家长学校的有效运营,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分别为家长学校运营制度、管理人员制度、讲师团队制度、课程研发制度、义工组建制度等;要明确人员职责,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四)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城乡接合部学校学生家长平均文化水平不高,而家长学校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组织一次授课,时间跨度长、课时少、理论性强,对家长的教育作用不明显。因此城乡接合部家长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连续性、基础性、实用性,教师授课要接地气;要重视基础性的课程,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优良家风的重要性,也要结合地方文化开发设计相关的育人课程。以兴国县某城乡接合部学校开办的模范家长学校课程体系为例,如下表: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是普及性家庭教育课程,可以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良好家风的重要性;“幼小衔接,科学协同”可让家长学会在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可引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护孩子的积极性;“陪伴的力量”是针对留守儿童家长专门开设的课程,主要指导在外地的家长、在家陪伴的家长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心理营养——孩子的成长规律”可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及如何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良好习惯成就孩子未来”解剖孩子产生不良习惯的原因,并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领孩子度青春”可让孩子的父母了解孩子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让父母学会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关爱女童”是针对高年级女生开设的课程,目的是让孩子了解青春期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并指导她们预防性侵、自我保护等;“家风建设”课程是模范家长学校的结业课程,能引导家长发现良好家风对家庭成长的重要性;“原赣南中央苏区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课程。

总之,城乡接合部家长学校的建立,要从解决办学经费、确立办学理念、组建独立的管理团队、建设系统课程等方面入手,确保家长学校正常化运行。

猜你喜欢

家长学校办学模式
引育人理念,助和谐发展
家长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和思考
家长学校要有名更要有实
学前教育专业“家长学校”有效教管模式的探究
试论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坚持市场化办学 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虚拟工读学校:新常态下探索工读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基于“中德深度校企合作”高职办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