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校合作对小学教育的发展作用研究
2020-05-26杨银子刘昱彤
杨银子 刘昱彤
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低龄阶段教育教学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重点课题。在低龄阶段教育中,小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家校合作教育模式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校合作教育模式的关联性越发紧密。社会各界对小学阶段教育的关注度开始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意识到小学阶段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从教育效果来看,家长似乎没有很强的意识去参与小学阶段教育。从近几年小学生的心理研究成果发现,小学生多数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基于当前出现的小学生心理教育遇到的现状,本文将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科学方法。同时,针对当前小学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进行剖析,利用当前的教育优势和资源提出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合理建议。
一、现阶段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弊端
(一)学校、家长忽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学校开设课程逐渐多样化,但是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家长和学校教育者,学校更多地关注学校升学率带来的省级排名,而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因此客观上时常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各个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大多都是形式上的教育模式,并没有起到实际上的意义,另外学校也忽视了对心理老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导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直形式大于作用,学生心理健康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引导。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程度较低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能力的培养,除了孩子在校正常上课以外,课外生活基本被各种辅导班、奥数班、技能班填满,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家庭作业较多。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繁重的课外辅导和各种技能班基本超出了他们的负荷,使他们失去了童年原本该有的快乐,取而代之的是每天的紧张感,这完全超出了他们心理的正常承受范围。
(三)小学生得不到相对轻松的心理暗示
小学生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年龄,应该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但是现在的小学生不仅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还要满足源于父母对他们的期待,但是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缺乏相应专业的心理疏导课程和方法,孩子的心理压力就很难得到及时的疏导和真正的緩解。事实上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重心都发生了偏移,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要面临和同学之间的竞争,所以要多参加辅导班才能跟得上别的孩子的脚步;老师们在每次考完试首先想到的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和分析,让学生之间进行成绩排名之间的比较,学生们就会觉得自己和别的学生之间存在差距,继而会怀疑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二、加强家庭联系,拓展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思路
(一)转变家长的教育认知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第一因素。每位家长在孩子成长中都期待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前提是需要家长花费精力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孩子。这需要家长在给孩子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同时,同时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来与孩子进行沟通,给孩子有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如果遇到沟通瓶颈时,可以联系老师一起想办法,坚决不能采取一味粗暴的打骂方式去沟通,这不仅不会帮助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内心伤害,让他们越来越害怕去与人交流。心理学家研究表示,从小在暴力环境下生活的孩子,长大以后容易生成懦弱甚至暴力的性格,因此家长必须注意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注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这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
(二)加大师资投入,健全教育体系
学校是学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实上,很多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心理健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甚至为了应付检查做一些形式上的工作,很难起到实质性的意义。对于此种情况,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师资力量的投入,成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另外定期聘请行业内心理教育学领域专家学者进校,对学生组织专业的团辅训练,周末可建议家长带着孩子参加一些专业研学性质的团体活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心理教学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同时,学校可提高家长的参与度,组织家长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定期交流,形成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共力的效果。
(三)建立家长委员会,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积极组织家长共同探讨并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自己认为有效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建议和想法,引导家长学习更为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在实践中去教育孩子。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qq、微信等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从而保证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合理规划孩子劳逸结合时间
在孩子教育过程中不可矫枉过正,既要保持孩子学习教育的推进,又要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做好孩子教育与休息锻炼时间的平衡,给孩子创造一个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特别是校外兴趣班、培训班的选取也要适度,以孩子精力能够适应的节奏进行合理安排。
总之,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与家庭之间合作是否默契,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效果,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成功的培养需要学校的尽职尽责,需要家庭的认可理解,当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才能为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创造出良好的环境。(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