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英语中的预设触发语分类是否存在于汉语中

2020-05-26黄娣

卷宗 2020年8期
关键词:预设汉语英语

摘 要:预设是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预设触发语是在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试图以前人研究为依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为辅助,在列文森英语的预设触发语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英语中的预设触发语是否也存在于汉语中。

关键词:预设;预设触发语;英语;汉语

1 前言

在汉语里,通过使用预设,说话者往往能达到特定的目的。预设这个哲学概念最初是在1892年由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的,20世纪60年代,预设在被引入语言学领域的同时逐渐成为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预设指的是「something the speaker assumes to be the case prior to making an utterance」,即发话者在说出某个特定句子时所作的假设或前提,要实现预设功能,需要通过预设触发语即某些特定的词、短语、句子结构等。

2 前人研究

卡图南在其著作《预设现象》中总结了31种预设触发语,列文森以此为基础归纳成13类,分别是:1)确定性的描述;2)叙实动词,如regret,know等;3)连带动词,诸如manage,happen to等;4)表示状态改变的动词,譬如stop,start;5)反复词语,如again,anymore;6)判断性动词,如criticize,apologize等;7)时间从句;8)分裂句;9)含强调成分的隐性分裂句式;10)表示比较和对照的句子;11)非限制性关系从句;12)反事实条件句;13)问句[1]。

国内学者关于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的研究的代表人物蓝纯基于列文森 (Levinson)对英语预设触发语的分类将汉语预设触发语分为9类:1)特指描写;2)事实性动词,如知道、明白、懂得;3)表示状态变化的词;4)重述词;5)时间状语从句;6)强调句;7)对比结构;8)与事实相悖的条件从句;9)问句。[2]可以看出,汉语预设触发语的分类与英语预设触发语的分类有重合部分。

Lei Kong 在《A Look into the Triggering of Presupposi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一文中按照以下八个类别比较了中英文的预设触发语:1)确定性的描述;2)叙实动词;3)表示状态改变的谓词;4)反复词语;5)连带谓词;6)时间从句;7)分裂句;8)反事实条件句,并认为多数预置式表达的预设触发语在英语和汉语方面基本相同。但是,这两种语言的具体语言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3]

3 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前人的研究,笔者猜想列文森在英语中的对于英语中预设触发语的分类方法也能用于中文。为了证明笔者的猜想,我按照列文森英语预设触发语的分类分析其在汉语中存在的形式,并且通过调查问卷(见附录)以及20个汉语为母语的调查者的问卷答案,研究这些句子是否在汉语中可行。

3.1 确定性的描述(definite descriptions)

英语中,常用的确定性描述涉专有名词。例如:Paris, Caesar, John,单数人称代词或非人格代词he,she,I,you,it,单数名词短语,如the table, the old man, the king of France。在汉语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们的翻译,如:巴黎,凯撒,约翰;他,她,我,你,它;這(那)张桌子,这(那)位老人,法国国王。英语中用确定性的描述可以触发存在预设比如以下的例句(1)、(2)、(3),通过问卷调查,20位调查者都能选择出正确的预设。

(1)上海是时尚的城市。

a.上海这座城市存在。 b.上海这座城市不存在。

(2)这件衣服是红色的。

a.这件衣服存在。 b.这件衣服不存在。

(3)好空调,格利造。(格力空调)

a.格力空调是好空调。 b.格力空调不是好空调。

3.2 叙实动词(factive verbs)

汉语中有叙实动词知道,明白,意识到,后悔,自豪,高兴,难过等,可以直接对应英语中的叙实动词 know, understand, realize,, regret, be proud, be glad, be sad。叙实动词可以触发事实预设,问卷例句中的后悔,知道,意识到作为汉语中的叙实动词与英语中的一样触发了事实预设。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者中所有人都选择了正确的预设。

(1)我很后悔卖掉了房子。

a.我卖掉了房子。 b.我没有卖掉房子。

(2)她知道明天小明不会出现。

a.明天小明不会出现。 b.明天小明会出现。

(3)妈妈意识到女儿已经长大了。

a.女儿已经长大了。 b.女儿没有长大。

3.3 连带动词 (implicative verbs)

在汉语中,一些表示预先断定的功能与英语中的某些动词相似(如manage表示尝试; convince表示尝试相信; persuade表示尝试做),这些词通常由两个语义组成[3],如睡着,喝醉, 赶上,考砸,抓到,看完,洗净(如下表例句(1))。英语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含义动词,比如break,,crash,,crack。汉语中较缺少能与英语中这些单词具有同样功能的单音节连带动词 如:manage,forget。调查者中有18个人选择了正确的预设,有两个人在例句(2)没有选对。

(1)战士们把饭吃光了。

a.战士们吃饭了。 b.战士们没有吃饭。

(2)小红忘记了带钥匙。

a.小红应该带钥匙。 b.小红不用带钥匙。

(3)李四成功在比赛中获得名次。

a.李四尝试在比赛中获得名次。

b.李四没有尝试在比赛中获得名次。

3.4 表示状态改变的动词(change of state verbs)

英语中有状态改变的动词如:stop, start, begin, quit / give up, continue, resume, finish.汉语中同样也有,比如:停止, 开始, 放弃,继续,重新开始,结束,离开,进来。除此之外,汉语中有一些特殊的标记也与表示状态改变的动词有相同的作用,比如:“- -起来”(如例句(3))、“- -下去”。调查者中有17个人能够选择正确的预设,有三个人都是在句子(1)中出错。

(1)他放弃了到地铁门口唱歌。

a. 他没有到地铁门口唱过歌。b. 他到地铁门口唱过歌。

(2)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步步高点读机)

a. 妈妈原来不担心我的学习。b妈妈原来一直担心我的学习。

(3)这个城市繁荣起来了。

a. 这个城市原来不繁荣。b. 这个城市原来繁荣。

3.5 反复词语(iteratives)

反复词语作为预设触发语在英语和汉语中都能触发词汇预设,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反覆词语,如:再,再(一)次,又,依旧,依然,回到,不再等。所有调查者在这部分例句中都能选择出正确的预设。

(1)女儿又给妈妈买了一件新衣服。

a.女儿曾经给妈妈买过新衣服。b.女儿没有给妈妈买过新衣服。

(2)我依然爱你。

a.我原来爱你。 b.我原来不爱你。

(3) 今年孝敬咱爸妈,送礼还送脑白金。(脑白金广告)

a.原来送礼送的是脑白金。 b.原来没有送过脑白金。

3.6 判断性动词(verbs of judging)

英语中的判断性动词例如accuse,commend等在中文中也有相对应的词例如批评,赞扬等。同时中文中还有一些感官动词也有相同的表达作用,如:看起来(下表例句(3)),听起来等。这部分所有调查者都能选择出正确的预设。

(1)老师批评学生不认真听讲。

a.学生不认真听讲。 b.学生认真听讲。

(2)市长赞扬了助人为乐的李先生。

a.李先生助人为乐。 b.李先生没有助人为乐。

(3)今天的晚餐看起来很不错。

a.今天的晚餐很不错。 b.今天的晚餐不好。

3.7 时间从句(temporal clauses)

英语中的时间从句是以before, after, since, while这类词为标记的,中文中同样有对应的词:之前 ,之后,自从,在...时。调查者中有19个人能够选择出正确的预设,有一个人在例句(2)出错了。

(1)没入这行之前,我只是觉得做模特挺好玩的。

a.我做了模特。 b.我没有做模特。

(2)他吃蛋糕前已经离开了。

a.他吃了蛋糕。 b.他没有吃蛋糕。

(3)我结婚前就辞掉了工作。

a.我辞掉了工作。 b.我没有辞掉工作。

3.8 分裂句(cleft sentences)

英语中的分裂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It is/was……这种分裂结构,一种是What …… is/was ……这种假分裂结构。汉语中对应的结构是“是某人做了某事/某人是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做的某事。”(it is sb

who does sth/ it is at a certain time when / at a certain place where / in which way that sb does sth) 和“某人做的某事是……”(what sb does is……)[3]参与调查问卷的所有调查者在以下句子中都能选择出正确的预设。

(1)是班长从老师那借了这本书。

a.有人从老师那儿借了这本书。b.没人从老师那借这本书。

(2)班长是从老师那借的这本书。

a.班长从某人那借了這本书。b.班长没从某个人那借这本书。

(3)班长从老师那借的是这本书。

a.班长从老师那借了某物。 b.班长没有从老师那借某物。

3.9 含强调成分的隐性分裂句式(implicit clefts with stressed constituents)

英语中的隐性分裂句式一般借助于助动词do来表示,比如:John did compete in OLYMPICS.汉语中没有类似do的助动词能够表强调,所以一般用居然、确实、终于、真的(下表例句(1)(2)(3))这种含语气的词来表示强调。根据调查显示这一部分有17个人选择出来正确的预设。

他居然有这本书。

a.他有某物。 b.他没有某物。

(2)张三确实从学校毕业了。

a.张三从某处毕业了。 b.张三没有从某处毕业。

(3)儿子真的按时完成了作业。

a.儿子完成了作业。 b.儿子没有完成作业。

3.10 表示比较和对照的句子(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

英语中通过词的比较形式来表示对比,现代汉语中的对比结构可以通过重读强调来表示,也可以通过“也”之类的副词表示,还可以通过“比起……来”“跟……一样”这样的句型来表示,无论哪一种均可以触发预设。[5]这一部分有19个人能够选择出正确的预设。

(1)小莉比小红长得好看。

a.小红长得不好看。  b.小红长得好看。

(2)这件毛衣的价格比那件贵多了。

a.那件毛衣不贵。 b.那件毛衣贵。

(3)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新飞冰箱)

a.新飞冰箱好。 b.新飞冰箱不好。

3.11 非限制性关系从句(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

英语中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一般是用逗号与主句隔开,用which、who、when、where等词引导出一个句子,若去掉逗号后面的从句也不影响主句含义。

关于汉语中有没有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有很多争论,汉语作为与英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句子形式也不相同,林若望即认为汉语的非限制性关系子句并非不存在,如果一个关系子句修饰専有名词,而且描述永恒或是长久稳定的特性,这样的关系子句就可以是非限制性的关系子旬。[4]以下例句即出自林若望的论文《On Restrictive and 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 in Mandarin_Chinese 》这些句子都能被母语者接受,所以汉语中也有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同时这一部分有18个调查者能够选择出正确的预设。

(1)不爱吃牛排的张三竟然也点了牛排。

a.张三不爱吃牛排。 b.张三爱吃牛排

(2)每个同学都不愿意和说他们坏话的小明坐在一起。

a.小明说同学坏话。 b.小明没有说同学坏话。

(3)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终于觉醒了。

a.中国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 b.中国没有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

3.12 反事实条件句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

英语中反事实条件句的典型标志是if, unless,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结构标志如果(if),要是(if),假如(if)(下表例句(1)(2)(3))。这一部分全部调查者都能选出正确的预设。

(1)如果我是导演,我就会选他当男主角。

a.我是导演。 b.我不是导演。

(2)要是今天是晴天就好了。

a.今天是晴天。 b.今天不是晴天。

(3)假如我能看见光明。

a.我能看见光明。 b.我不能看见光明。

3.13 问句(questions)

英语和汉语中都有问句,所以都可以触发预设,问句的预设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果,可以是两者或多者的选择。下表例句中正确的预设为a或b,20位调查者只有三位选择出了正确的预设。

(1)你在家吗?

a.你在家。 b.你不在家。

(2)你喝红茶还是绿茶?

a.你喝红茶。 b.你喝绿茶。

(3)你想要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

a.你想要一个鸡蛋。 b.你想要两个鸡蛋。

4 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汉语预设触发语与英语预设触发语有些交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自己独特的地方。

在词方面,如确定性的描述、叙实动词、连带动词、表示状态改变的动词、反复词语、判断性动词这些都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的相同性质的词,其中连带动词在汉语中形式与英语有些许不同。

句式中如时间从句、分裂句、表示比较和对照的句子、反事实条件句、问句这些句式汉语中也存在。争议比较大的是汉语中是否存在非限定性定语从句,根据前人的分析和例句的支持,证明了汉语中也有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不过由于两种语言本身存在差距,中英文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同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调查者在按照英语预设触发语分类的汉语句子中都能选择出正确的预设,有少数人在少量题目上出现错误,这些句子都可以被汉语为母语的调查者接受,进一步证明列文森划分的英语中的預设触发语的十三个种类也存在于汉语中。

参考文献

[1]Levinson, Stephen.Pragmatics. Chapter 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蓝纯.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外语研究,1999(3)

[3]Kong, Lei.A look into the triggering of presupposi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2013,3(11): 1988-1995.

[4]Lin,Jo-Wang.On restrictive and non- 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 in Mandarin Chines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2003,33(1): 199- 240.

[5]Yule,G..Pragmatic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作者简介

黄娣(1993-),女,新疆奎屯人,香港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育。

猜你喜欢

预设汉语英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读英语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酷酷英语林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
作为预设触发语的重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