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渠道参与共同配送的动机及可持续性研究

2020-05-26曹曦徐俊杰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配送模式持续发展

曹曦 徐俊杰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电商包裹数量与日俱增,推动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快递量的递增和现行快递配送服务质量的不对等,导致无法满足客户对快递行业的高质量要求。基于此,共同配送模式兴起,催生了一批以菜鸟联盟为代表的快递代收组织机构和平台。文章从快递配送模式研究出发,探寻社会渠道参与快递共同配送模式的形式,分析社会化共同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同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快递行业配送业务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社会渠道;共同配送;配送模式;持续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电子商务驱动我国快递行业迅猛发展,电商包裹数量急剧增加。2018年全国快递包裹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其中大约有70%的包裹都是寄往个人地址的电商件,这给快递企业“最后一公里”投递带来了极大压力。虽然快递企业的人力、车辆等投递资源也在增加,但是与年均超过30%的业务增速相比,现有投递资源仍显不足。如果坚持采用单一的上门投递方式,一方面会导致派送员工作压力巨大,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投递延误、成本上升等不利结果。基于此,共同配送模式受到各方关注,并催生了一批以菜鸟驿站、丰巢柜等代表的快递代收组织。

下文从快递配送模式的演进视角出发,揭示了共同配送模式的产生背景、实现方案,通过分析社会化渠道参与快递共同配送的主要动机,提出因渠道而异的共同配送参与理念,进而讨论了社会化渠道参与快递共同配送的潜在风险及处置思路,最后还对这种配送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判。

二、快递共同配送模式的产生背景及实现途径

(一)共同配送概念界定

共同配送这个概念起源于日本,又称为协同配送或联合配送。日本运输省将共同配送定义为:“在城市范围内,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对几个按期运货需求协作利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配送,实现物流过程的合理优化”。在实现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时,需要使用大量的车辆并提高其利用率,这就需要几个企业单位共同联合起来,将物流资源、设施设备、管理等共同化,多个企业共同组织实施配送活动,以达到物流配送合理化。中国的快递共同配送模式起步较晚,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顾客的物流配送需求来看,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是符合社会时代发展需求的,也是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速行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二)推广共同配送模式的产生背景

快递共同配送的产生背景包括:

1. 快递产业的发展趋势

快递业作为一种可以涵盖包装、运输、配送、信息处理、货运代理等内容的新兴服务性行业,在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经济背景之下,在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中国快递产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业务量急剧增长,传统的快递配送服务产生诸多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快递配送需求。快递共同配送模式解决了快递公司末端配送成本过高的问题,把代收点作为配送的终端平台,构建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共享社会物流资源,优化当前的运作模式,极大程度上整合人力物力,形成统一的产业链。

2. 城市管理的政策要求

早在2010年 4月,商务部就提出将城市统一配送作为中国城市物流发展的主题,在城市配送过程中产生许多矛盾。一是城市各方资源的争夺;二是城市配送运营中的内部矛盾;三就是政府对城市管理的政策要求和满足居民消费的矛盾冲突。随着业务量的不断上涨,配送末端的快递网点越来越难经营,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中指出,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快递末端服务。快递代收点的展开,符合政府的城市管理条例,统筹协调,降低快递员送货上门时可能发生的纠纷问题,统一管理,优化快递市场环境,有利于城市整体和谐。

3. 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傳统的送货上门的配送模式,对顾客在时间等因素上有诸多局限性,造成客户满意度降低。传统的快递上门配送的服务缺陷,促使了快递代收业务的诞生。快递代收避免消费者因时间、地点等原因造成的无法签收快递的问题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灵活自由的选择,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三)共同配送模式的实现方案

根据配送方式的不同,把快递配送模式分为以下几类,如图1所示。

1. 产业组织视角

产业组织是指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和组织形态。产业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另一类是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形态是指同类企业相互联结的组织形态。从产业组织视角,把快递配送模式分为独立配送和共同配送。独立配送是指各快递公司单独派发快递;共同配送是指几个快递公司建立共同配送体系,共同配送快递。

2. 业务流程视角

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从业务流程的视角,把快递配送模式分为直接配送和间接配送。直接配送是指快递公司上门配送的模式,间接配送是指快递包裹先送到第三方位置,然后由客户取件或第三方交付给客户。

3. 技术配置视角

物流技术配置是指人力和设备的配置。从技术配置的视角,把快递配送模式分为有人值守和无人值守。有人值守自提点是指有人负责交付,包括社会机构工作人员客串交付、专业自提点的工作人员负责交付,无人值守自提点是指各类自助设备。

4. 资源利用视角

物流资源是指人、财、物、时间和信息,快递资源利用是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的需要,在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下,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快递配送服务。从资源利用的视角,把快递配送模式分为专业化和社会化。专业化是指专业的快递配送,社会化是指社会渠道参与快递配送业务。

5. 依托渠道视角

依托渠道是指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快递配送业务。从依托渠道的视角,把快递配送模式分为专业门店模式、个体门店模式、连锁门店模式和物业机构模式。专业门店模式是指专业的快递公司成立门店,提供快递自提点;个体户模式和连锁门店模式是指个体工商户和连锁门店代收快递,提供快递自提点;物业机构模式是指物业部门代收快递,提供快递自提点。

从图1可看出,共同配送有多种实现方案,但结合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并非所有可能的实现方案都能实施,理论上多家快递企业可以合作开展直接配送,建立互助式配送联盟,但是建立这种联盟很困难。目前,最常见的共同配送还是依托社会化渠道建立有人值守自提点或者无人值守自提点,两者各有利弊。

这些常见共同配送模式都依赖于社会化渠道的配合,这使得渠道管理变得复杂起来。相对于快递企业自建站点而言,这些社会化渠道不易管理,服务质量不好控制,依托渠道也会根据投入产出绩效调整参与意愿。

三、社会渠道加盟代收平台的动机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业务量的递增使得传统的直接配送模式出现诸如配送时间不一致、配送效率低等问题,成为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的阻碍。而社会渠道代收平台的建立,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由于收件人不在家等原因而造成的无法签收和重复投递的问题,有效提高快递配送的效率。除此之外,社会渠道加盟代收平台的动机主要还有以下几点。

(一)获取直接回报

个体户以及连锁商业机构特别是类似于“7-11”这样的24小时便利店通常会跟快递公司达成协议,建立社会化的快递代收点,从包裹交付业务中获取佣金是代收点最基本的赢利来源。假设每个包裹按照小、中、大的体积来计算代收佣金为0.5元、1元、2元甚至更高,平均每天一个代收点代收包裹量为100件,获取佣金至少50元以上。位于商务中心的连锁商业机构、以及社区便利店,人流量大,快件数量更多,因此获取的佣金收入必然十分可观。此外,有些社区物业引进蜂巢等自提柜,虽然不会根据每一个包裹收取提成,但是获得一个总体的场地租金及水电维护费等,以此来获取直接回报。有偿的社会化代收快递点,为其增加了新的盈利途径,间接提高店内收入。

(二)带动主营业务销售

很多个体户和连锁商业机构采取免费代收快递的方式。从商家的角度来看,第一、店内流通的快件很少,所能获取的佣金不高;第二、代收的快递收费后,如果遇到质量等问题,可能会面临赔偿,店主得不偿失。从顾客的角度来看,代收快递收费后,顾客认为收费使取件的体验感降低,从而选择放弃此类取件方式,直接造成客流量减少,影响店内正常营业。基于诸多考量,店主往往更愿意免费代收快递,以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客户走进店里,增加店内客流量。通过代收快递的服务,潜移默化地带动店内主营业务销售,增加营业利润。

(三)提高顾客满意度

另有一些社会化渠道例如社区物业,不为获取佣金收入,也不用以此来带动主营业务销售,这些代收点无偿代收快递,只是为了给业主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由于快递业务量增多,进出住宅社区的快递人员复杂多样,考虑到居住小区的安全性,许多社区物业会限制快递人员的进出,造成了派件人员只能在社区门口电话通知收货人外出取件,这无疑减少了配送的便利性以及效率性,增加了配送成本。社区物业参与快递共同配送服务,可以促进社区物流终端配送的发展,从而缓解这样的局面。在为业主提供便利的同时,还能增加社区物业和业主之间沟通的机会,以便社区更好的为业主服务。这种纯粹的服务顾客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社区物业的服务口碑,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社会渠道参与快递共同配送面临的障碍和风险

社会渠道参与快递共配送的优越性突出,但其存在的障碍和风险也不容忽视。当前到达站点以后的快件配送流程大致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看出,社会渠道参与快递共同配送务后,快件配送的中介不再是快递员,而是自助设备、个体户、物业和连锁商业机构。这四者的优越性可见一斑,面临的障碍和风险也不可小觑。

(一)自身资源占用

社会渠道共同配送的自身资源占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 人力投入。相对于自助设备而言,个体户合作、物业合作以及连锁商业机构合作模式都需要留人值守,这就存在了一个大量的人力投入问题,增加人工成本。

2. 空间挤占。小区内部安装自助设备,其一,小区需要留出一块可以容纳至少几十个自提货柜的位置,并且一个小区内不止一个智能自提柜;其二,自助设备的自提货柜内部空间有限,考虑到快件的大小问题,需要足够大的货柜,对自助设备的容纳场所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个体户代收快递,快件占用货架,挤占店内空间,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同理,连锁商业机构合作代收模式也是如此。

(二)衍生事件

社会渠道代收服务的衍生事件处理问题同样包括两个方面。

1. 潜在纠纷。无论哪种模式的配送形式都会存在各种风险,一旦出现快件丢失情况或者质量问题,难以界定责任人权责,因此很难追究责任人责任,代收服务的潜在纠纷风险明显加大。

2. 疑件处置。快件未按时被收件人领取、长时间无人领取等原因造成的疑难快件,处置问题十分棘手。

(三)顾客关系

个体户、物业或连锁商业机构与收件人在投递服务、快件延误和丢失短少损毁等方面的问题产生冲突,尤其是配送服务、丢失短少损毁等服务等问题的有效申诉数量同比增幅较大,会直接影响二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导致后续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继而降低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法律法规

2018年5月1日颁布的《快递暂行条例》中指出,未经许可将快件投递至自提柜中属于违法行为,在快件派送中快递员需要经过收件人的同意,双方需达到意见统一,而不是快递员为了节省时间在派送快件中单方面使用智能自提柜。而我国现行的《物业服务合同》及个体户相关法律中,没有明确条例规定物业和个体户有代收快递的义务,这种情况下,就存在很多法律法规上的风险。

五、社会参与快递共同配送的可持续性分析

(一)社区自助设备模式

电子商务盛行、网络购物暴增、快递业务量大幅度增加的当下,智能自提柜作为连接快递企业或电商物流与客户的枢纽,摒弃了快递员与收件人面对面交接的传统模式,成功开辟了“零距离自取”的无人交接方式。尽管目前自助设备模式仍然存在推广力度不够、整体布局缺乏、盈利模式模糊、受众人群单一(大多属于中青阶层,老年人群体较少)、投递商品受限、维修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其优点也是不容忽视的。

1. 服务柔性。社区自助设备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原先快递员和收件人在收取快件时存在的时间差问题。快递员将快件放置于自助设备中,给收件人发送快件信息,收件人根据信息上的取件码自行到指定的自提柜处领取快件,原则上完全实现“724”即一周7天、一天24小时的快递配送服务,为受众群体提供极大的方便。收件人领取快件,当场检验快件质量情况,若收件人不满意,可以直接放回智能自提柜中寄回,方便退货。

2. 安全可靠。一是收件人购物时不必填写详细家庭住址,而只需要填写自助设备的地址,极大程度上保护了收件人的隐私;二是快递员与收件人零接触,避免快递员与收件人因快件质量等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冲突;三是解决了快递员不能随意进出高档小区的问题,降低了不法分子对高档小区的潜在危险。

3. 节约成本。社区自助设备取代“门对门”式的人工投递模式,随送随放、放后即走,使得快件被重复配送的情况得以避免。配送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解放一部分劳动力,降低快递配送人员的用工成本。而一个能够容纳几十个快件的自提货柜,所花费的配送费用是远远低于传统的配送费用的。

综上所述,社区自助设备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绝不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社区自助设备自提货柜的出现,正在挑战商业渠道的参与机会,自提货柜的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占有率在逐步增加。優化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自助设备自提货柜模式将会逐渐取代其他模式的代收站点。

(二)个体户合作模式、物业合作模式和连锁商业机构合作模式

相对于社区自助设备自提柜模式而言,个体户合作模式、物业合作模式和连锁商业机构合作模式比无人值守的人工成本增加了大约2/3;非专业快递人员参与快递配送业务,增加快递公司的培训成本;快件遗失或出现质量状况,增加货品成本。但目前社区自助设备还未完全普及,而且个体户合作模式、物业合作模式和连锁商业机构合作模式适用于每一个受众群体,尤其获得老年群体偏爱,在快递代收行业中占领一席之地,其运行效果可以降低快递企业的配送成本,提高快递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便利店的营业收入,增加便利店的人气;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解决无人在家收货的尴尬局面。另外,个体户、物业或连锁商业机构在快递代收服务中抽取佣金,快递企业减轻工作量,收件人得到服务,个体户、物业或连锁商业机构获得利益,三方共赢是个体户合作模式、物业合作模式和连锁商业机构合作模式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六、结论

随着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包裹量的急剧增加,快递配送难题越来越突出。社会渠道参与快递代收服务的加入,客户由“等快递”向“取快递”转变,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城市共同配送难题,社区自助设备模式为主、个体户合作、物业合作和连锁商业机构合作为辅的快递配送模式是未来快递配送行业的发展趋势。这四种配送模式的创新和应用推广,有效节约配送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促进了快递行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柳谊生,李鸿磊.产业发展视角下中国快递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01).

[2]余开远.城市配送导向转化的机理分析[J].商业研究,2011(03).

[3]徐俊杰,姜凌,李亦亮.基于服务驱动假说的消费者自提包裹选择意愿研究[J].管理学报,2014(12).

[4]张大成.社区物流终端配送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04).

[5]钟耀广,唐元松.基于“源创新”理论的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创新[J].贵州社会科学,2016(01).

[6]陈义友,张锦,罗建强.顾客选择行为对自提点选址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7(05).

[7]张会云,尚鑫.快递业“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分析——以菜鸟驿站和丰巢为例[J].物流技术,2015(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化渠道的电子商务共同配送服务网络组织与演化规律研究”(71502002);安徽省软科学项目“安徽省电子商务共同配送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1607a0202059)。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曹曦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配送模式持续发展
生鲜电商的社区配送研究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探讨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快递“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