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燃烧的月亮

2020-05-26迟子建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篝火树梢林间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像一片刚钻出些叶芽的草地;夏日的月光,流泻在空中,你抓一下,手上就像有满把的膏脂;秋天的月光,像平镜般的湖水,又如古琴弹出的声音;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上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將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就是在这样的乍暖还寒时节,一个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仿佛伸伸手就能捉到。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但皎洁而不耀眼,清澈中散发着温热,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默无声息地燃烧着。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丫杈的树枝上有如开满了粉白的鲜花,而圆月、树林、斜枝、光影像随意泼洒点染的一幅画,又如意境幽雅的一首诗。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蒙眬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选自《小品文选刊》)

【学美文·谈感悟】

刘天宇:这是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写的一篇关于月亮的美文。在中国文人的笔下,月亮素来是苍凉的,但在迟子建的这篇文章中,月亮则是温暖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暖暖的爱意。

陈淋佳:作者在描写月亮的时候浮想联翩,一会儿说它挂在树梢像一盏灯,一会儿说它落到地面像一堆篝火,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读来很有画面感。

孔嘉璐: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太阳和月亮、不同季节里的月光分别进行对比,突出月亮给人带来的独一无二的感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如“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将月光拟人化并赋予其生趣,充分表达出作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

篝火树梢林间
作 品:风景写生
——林间
林间游戏场
松鼠如何在树梢间奔跑
篝火情歌
餐桌上的生命2——从林间到厨房
树梢上的月亮
篝火野餐
树梢“霹雳火”
阅读理解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