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智能化背景下对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0-05-26刁春玲
刁春玲
摘 要:随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一些基础性的财会工作岗位正逐步被财务机器人所替代;“一键报表”和“一键报税”功能也在威胁着越来越多财务人员的工作,社会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本文研究财务智能化背景下,从会计行业人才需求变化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财务智能化;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冲击着各行各业的就业岗位。随着财务机器人的出现,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许多技术含量低、操作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工作将由财务机器人完成,基础类会计人员将面临严峻的职业挑战。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会计从业人员应深思如何应对这样的职业变革。作为为社会输送一线会计工作者为己任的技工院校,改变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迫在眉睫。
1 财务智能化在会计领域应用的现状
实现财务智能化,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了会计人员的负担。体现在:(1)财务识别方面:智能化背景下,数据采集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通过云端读取、二维码扫描、模板导入等新型方式获取发票等原始凭证数据信息,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则可以通过银行对账单等原始资料直接生成,而对于工资汇总表等亦可采用模板导入或直接从上期工资表复制的方式得以实现。(2)财务核算方面: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如凭证录入、数据整理、财务分析等简单且有规律的会计工作,将被财务机器人取代,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因此,在不远的将来,真正需要的财务会计人员是会记账、知业务、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会计人才。(3)财务分析方面:实现数据管理和监控自动化,能根据既定的业务逻辑运行判断,准确性高,被财会、税收计算、审计、人力资源等众多工作所应用。
财务机器人对会计岗位的影响与日俱增,会计的基本职能正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昔日的基础财会人员将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应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加强学习其他业务知识,利用好财务机器人,实现职业生涯的升级转型。
2 财务智能化背景下对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冲击
财务智能化对会计教育最大的冲击在于人才需求出现了变化。由于智能化解决了大部分初级岗位的基础性工作,导致初级会计人员的职业岗位空间被不断挤压,而这正是大部分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财务智能化打破了传统会计核算效率低、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局限,使企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人员的需求从核算型转为价值管理与价值创造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从专业技能型转为具备财务管理知识、计算机等的综合型人才。因此,作为会计人才培养摇篮的技工院校,必须更新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同时具备有相关的财务知识和信息處理的能力,真正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 当前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财务智能化对会计岗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财会岗位更加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作为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技工院校的教育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3.1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我国大部分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存在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难或者专业不对口,而企业却出现“人才荒”的矛盾现象。目前技工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能胜任基础财会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就业集中在基础的核算岗位。而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恰恰是这些岗位将被淘汰。如果会计专业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必然无法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从独立记账到财务共享,从基础会计到智能会计,学校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够为企业提供价值增值的智能型会计人才。
3.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当前技工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体现在:(1)重实践,轻理论。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入技能型人才,基于当前的就业环境,技工院校推崇“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对会计专业理论课不断压缩,缺乏系统的知识,不仅实践课程事倍功半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2)看重技能,忽视职业道德。目前各技工院校普遍对会计职业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3)教学内容陈旧,缺少与人工智能的信息化课程。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引起各技工院校的重视,很少进行会计专业课程的调整,未来的岗位需求是兼具财务知识与信息技术多学科知识互相融合的人才。因此,应适当开设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
3.3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跟其他专业相比,技工院校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校企合作的企业数、对口实习岗位数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同时,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实训为主,实践教学案例理论性强,实训案例资料与实务相脱节。大多数实训教师没有会计行业的相关工作经验,亦未参与过企业实践,实务操作经验匮乏;或仅为小微企业的实践,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 财务智能化背景下技工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与定位的探索
4.1 及时更新现有的会计教育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会计核算为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系。首先,会计人员需面临职业转型,由低层核算会计变成中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机器人取代基础财务工作,但数据的分析与决策,多维度、多层次的思考能力,是机器人没有的。因此,未来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定位为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其次,强调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未来的财务人不止要懂财务知识、还要懂业务、了解行业,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决策。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IT知识,以便更好地利用机器人辅助工作。因此,技工院校应以当下时代和经济环境变化为依据,及时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思路进行调整,从而培养出既有牢固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养,同时具备一定数据逻辑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2 紧跟时代步伐,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面对财务智能化的挑战,各技工院校应抓住机遇,根据智能化技术改革现有课程体系。
4.2.1 压缩会计基础课程,加强专业课程的开设
理论上,财务智能化可替代一切重复率高且有规律可循的财务工作,应减少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核算课程的课时,增设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体现企業经营、管理和财务分析能力的课程,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会计职业的转型。
4.2.2 加大跨专业选修课程的比重
财务智能化势必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岗位,技工院校应做好应对措施,培养学生“财务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从会计专业纵深度发展转向其他专业相关知识的拓展。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增加管理类、IT类的相关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基础课程等,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3 善于利用教学软件和教学平台
利用虚拟实务场景开展教学,打造有趣、有效的课堂。比如,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管理会计沙盘模拟系统、会计工厂协同育人平台等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符合技工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可虚设企业,自由设置岗位,根据平台设定的经营规则,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完成企业业务全过程,实时认知业务对应的场景和情景来完成实践活动,解决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的问题。
4.3 加强校企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技工院校可紧密结合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用人的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引进财务机器人,通过云平台让机器人以自动化技术帮助企业打印整理单据、填制报表、报税等基础性常规性工作,让学生接触到最先进最科学的技术,知道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认识自身的不足,加强自己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中操作财务机器人,进而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定期培养企业的员工和教师,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分析,掌握大数据时代财务机器人无法取代的生存命脉及无法代替的学习能力。总之,随着财务智能化的深入,技工院校要把握机遇,大胆革新,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技能,为社会输送有用、能用的会计人才。
4.4 重塑教师角色,实现人机协作的高效教学模式
“人工智能”让学生“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到更多”,学生的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在线自主学习,云课堂、微课、慕课,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资源更加丰富多元化。教师应看到这种趋势,革新教育观念及思维方式,做好引导工作,精心设计问题、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学习工具、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协作协同、知识迁移和运用,从而发展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未来的教育将是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时代,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财务智能化对财会专业的冲击不容忽视,技工院校必须迅速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思路,积极应对当下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和调整培养计划,从而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输出更多会记账、懂业务、知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茅玲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的转型与提升[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12).
[2]李波.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商论,2019,(07).
[3]胡淑红,刘海利,闫红.人工智能背景下培养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思考[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9).
[4]宋灵青,许林.“AI”时代未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