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5-26
(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电力中心医院中医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中风是常见的脑循环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吐字不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比较高,包括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两种类型。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起病急、发展快,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中医理论认为,中风急性期多由痰浊内闭、气血瘀滞所致,需予以疏经通络、活血化痰之法缓解各项症状,控制疾病发展进程。情志郁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气候变化、血液瘀滞均会导致该疾病的产生。常规西药方案多针对具体具体症状表现实施对症治疗措施,临床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加重患者原有疾病。中医历史悠久,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中有着西医难以企及的[1-3]。为深入探讨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手段,我院以收治的部分中风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成效卓越,具体研究内容和所得结论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84例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中风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措施为分组依据将入组中风急性期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各包括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组成:23例男,19例女,患者年龄45~80岁,平均(61.2±1.5)岁,病程2~12 d,平均(7.2±1.5)d,合并症类型:25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均为21例,年龄在47~78岁,平均(61.5±1.6)岁,病程3~11 d,平均(7.5±1.8)d,合并症类型:27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中风诊断标准[4];②年龄:45~80岁;③无化痰通腑汤禁忌证;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受损者;②近期有过其他治疗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③存在精神病等认知功能障碍者。上述数据间均保持同质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具体症状表现选择吸氧、降压、抗凝、感染控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化痰通腑汤。方剂构成:40 g白术,枳实与紫苏子各15 g,12 g厚朴,羌胡、半夏与柴胡各9 g,甘草与防风各6 g。加减:淤血征象明显者,加30 g鸡血藤、12 g黄芩、川芎与桃仁各10 g;神志不清者,加适量安宫牛黄丸;肝阳上亢者,加生牡蛎、钩藤与生龙骨各30 g,15 g豨莶草和12 g石决明。上述药品加入250~300 mL水煎服,每天早晚服用。
1.3 观察指标:两组对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同时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展开对比。疗效判定标准[5]:痊愈:经治疗,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表现完全消失,神志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缓解明显,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下降不低于21分;有效:各项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8~20分;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未出现明显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变化或增长,甚至疾病呈现出严重化发展趋势。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与有效患者例数在患者总例数中的百分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满分为10分,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半身不遂和吐字不清四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另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为依据进行两组生活质量的判定。问卷由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四个维度组成,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将84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研究数据置入软件SPSS 22.0中展开统处理,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数(%)和χ2表示检验,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用()和t表检验,当P值在0.05以内时,表明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观察组对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与对照组78.6%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n(%)]
2.2 两组症状积分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半身不遂和吐字不清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对比结果(,分)
表2 两组症状积分对比结果(,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和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61.8±2.0)分、(59.2±2.4)分、(60.6±1.2)分、(59.8±2.0)分和(245.2±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2.0)分、(53.0±1.8)分、(54.2±1.6)分、(52.4±1.2)分和(217.1±3.3)分,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t=15.015,P=0.000;t=13.394,P=0.000;t=20.738,P=0.000;t=20.562,P=0.000;t=36.184,P=0.000)。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4例患者出现压疮,概率为9.5%,3例肺部感染,概率为7.1%,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为7.1%,共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为23.8%,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4.8%(2/42),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1/42),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7.1%(3/42)。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χ2=4.459,P=0.034)。
3 讨 论
中风是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病变之一,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晕倒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变化多端,也被称作“卒中”。在古代,中风已经被认为是风、痨、臌、膈四大疑难杂症之首,同样它也被现代医学界列为三大致残率与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7]。中风多出现在40岁以上群体中,发病前可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力弱等先兆症状,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可有不同程度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等表现,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可导致大小便失禁、痰鸣、鼻鼾甚至是昏迷等异常情况的出现。中风患者急性发作期本虚标实,风、虚、淤、痰、或等因素均参与此疾病的发病过程,故患者多伴随血瘀、痰浊、内风症状[8]。
化痰通腑汤中,白术为主药,可健脾燥湿,伤阴之虑;紫苏子可缓解痰气瘀滞之症,治疗腑气不同所致便秘效果明显;防风、柴胡与羌胡可升举中阳,解肝郁;半夏与枳实联用,化痰祛瘀,行气降胃效果极佳;诸药配伍,可使阴阳自合,腑气自通,以奏疏肝理气、化痰通腑之效[9]。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10-11],化痰通腑汤有助于胃肠道蠕动。对体内毒素的外排有着吗明显的刺激作用,可维人体正常新陈代谢,减少机体应激反应;不仅如此,它在稳定血压、降低颅内压。改善血管通透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合理使用化痰通腑汤,可明显缩小脑水肿体积,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风险,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此基础上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对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该疾病中的治疗效果,研究所得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表明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效果明显;两组患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半身不遂和吐字不清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结论证明化痰通腑汤可缓解中风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证明化痰通腑汤能够提高中风急性期患者生活质量;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3.8%,与对照组相比,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表明化痰通腑汤治疗中风急性期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总的来讲,给予中风急性期患者化痰通腑汤,可使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也利于缓解各项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影响,值得展开更为深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