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二孩政策下平凉市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2020-05-25杨海霞

甘肃科技纵横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育意愿全面二孩城乡居民

杨海霞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国家根据人口结构的变化,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全面“二胎政策”,对缓解我国老龄化人口、提高出生率有促进作用,从而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养育,不管对于个人还是家庭,都是值得认真思虑的问题,是否生育二胎,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需要认真去权衡利弊。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在全国正式实施。多方研究表明,在“全面二孩”的政策实施下,效果并不如预期理想,生育率较低。本文主要分析平凉市城乡居民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以来,条件符合生育,却低生育意愿的原因,并且分析其影响因素,最终结合因素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

【关键词】全面二孩;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1 提出全面“二胎政策”的背景与实施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计划生育在我国人口的发展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新的社会时期,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衡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对未来人口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1】。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社会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水平降低,男女比例失调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促进生育水平提高,增进人口的健康发展,我国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终于做出了重要决定,全面实施二胎生育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在我国正式实施。然而,通过2年多来的"全面二孩"新政执行情况来看,政策的实施根本没有我们预期的美好,愿望与行为差异还是很大。据国家统计局整理的数据,2017年,我国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3年能降低63万人;2018年,出生人口有1523万人,比2017年降低200万人。针对各项研究的指标数据表明,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主要为了完善当前人口发展的不平衡趋势、健全养老保障体系、解决社会发展出现的各种问题,但全面二孩政策落实后,符合条件的二孩生育意愿并没有预期的理想。因此,研究“全面二孩”政策下,符合条件的平凉女性养育二孩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对提高平凉二孩的生育率,促进育龄期女性的生育意愿,并且采取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补充和完善未来的生育政策,对政府部门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我国二胎政策能够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2 相关调查及其结果分析

2.1问卷调查法:为了全面了解二孩政策落地带来的反响,在充分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平凉市“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生育意愿及生育行为调查问卷,利用网络通过问卷星转发,发放问卷共计260份,接收了有效问卷260份,回收率为100%。根据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见图1),调查对象中,92人明确表示打算或已经生养了二孩,占35%;有140人明确表示不会生养二孩,无生育意愿,占54%,还有28人不确定是否会生养二胎,占11%,后两项合计65%。由此可见,平凉市城乡居民二孩的生育意愿并不高,找准65%(不要和不确定要)调查对象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对提高平凉市城乡二孩的出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2.2访谈法:通过跟踪,访谈了生育二孩的平凉户口家庭约10户、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平凉户口家庭20户,访谈的内容主要关于二孩的生育前后家庭规模有无变化、家庭经济水平的影响程度、家庭关系是否发生了变化、对二孩政策及其配套措施的想法与建议、生养二孩的愿意及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等。

3 全面“二胎政策”遇冷原因分析

3.1“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长久的“计划生育”作为国策,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口号曾经刷满了大街小巷的墙壁【2】,很多人都已经深深的认为:只生一个好,只生一个的话,可以将最好的都留给一个子女,并且在各方面的包袱也轻,在传统独子女好的长期影响下,大众的思维定势使得人们不会因为政策的解放而迅速参与到“全面二孩”的申请中去。

3.2年龄精力因素根据调查数据(见图2),35岁以上属于高龄人群,与适龄孕妇相比,在生理和健康方面都处于弱势,在孕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意外风险,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在关照儿童时,存在体力明显跟不上,很难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照看孩子,如果没有老人去帮忙带小孩,考虑到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果养育两个孩子,意味着需要付出双倍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对很多高龄产妇存在着重重困难,只能放弃再生育。

3.3经济因素在通常情况下,普通家庭在生养二孩前,会首先考虑经济问题,怀孕、养育、教育、医疗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自己是否可以承担起小孩的养育资金,从奶粉到玩具、早教班等都需要大量的费用,而每个家长都寄予孩子希望,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质量,希望自己能给予子女一个高的起始,不要在起跑线上就迟到,因此出现了学区房天价的现象。我国在开放“全面二孩”政策之后,城乡居民的生育成本都很高【3】。平凉属于中小城市,经济收入水平并不高,首先收入不夠养育多子女,其次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年轻人还承担着房贷、车贷问题,如果要生育二胎,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水平和生育成本。

3.4影响职业发展女性在怀孕期间,往往会减少外出学习或者培训机会【4】,限制其发展,有些女性由于生活压力不能在家全职,在工作时的精力就会受到影响。在情感上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会更更多,甚至部分母亲成为了全职妈妈,这不利于女性职业上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从而引发家庭内部的矛盾。

3.5公共服务资源不足妇产科大夫、儿科医生又短缺。现如今的妇幼各机构的担子十分重,而妇幼大夫的数量不足,很多父母对就医问题产生不安。幼儿教育体系更是不能满足二孩生育的高数量【5】。托管所、幼儿园资源缺乏,尤其是公立的资源数量不足,私立的托管所又缺乏更好的条件,有些较好的私立幼儿园又要求妈妈孕育之前就预报名,才能保证小孩出生之后正常上学。很多问题使得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生养二孩。

4建议

根据上述对二孩生育意愿遇冷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4.1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对于新的养育政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使老百姓改变观念,从家庭养老、家庭结构的稳定性等方面去引导【6】,比如多子女的家庭,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只有父母的陪伴是不够的,生育二胎对于孩子来说多了一个玩伴,会避免一个孩子太溺爱,更有利于小孩品行的培养,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减轻孩子供养四个老人的包袱,可以避免“失去独子”的伤害等等,让人们能认可全面二胎政策的利益,并愿意去响应。

4.2完善公共资源服务及制度由于育儿成本太高,很多家庭即使有生养二孩的想法,只能决定放手。国家应制定一些策略解决困境,如对二孩家庭应给予生养补贴,或者减免税收,减轻二孩生养造成的费用负担。对职业女性政府应出台解决策略,保护女性员工的生育权【7】。如完善职工生育保险制度,对孕中的在职女性能公平对待,给予孕期津贴,延长男性的产假时间等。对于照顾者负担过重的问题,有计划布局公共托幼资源,政府加大管理,提高托幼服务水平【8】。政府应加大幼师的引进和培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另外,还应加大妇幼资源建设,正确处理需求与现状的矛盾,做到合理布局,安全卫生,并对妇产科医疗人员加强培训,降低高龄产妇的生育危险。

总之,面对各因素共同导致的低养育水平,解决其中任何一个或多个顾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个体、家庭、社会和政府同心协力,才能使得二孩的生养水平稳步提高并成为现实选择。政府部门要完善生养相关政策,完善服务保障,合理规划布局,增加医疗、教育资源投资,平凉也应出台相應的地方性优惠,建立二孩养育奖励办法,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荣誉和物质等多方面奖励。例如对二孩家庭给予生育后的一次性奖励,并对养育二孩至18岁成人阶段可每月发放适当补助。对特定育龄人群给予适当减免税收、生育保障等措施,以其鼓励所有育龄人群能有生养意向、加强生育信心、增加生育数量。从而真实提高二孩的养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胡智兴,方必基,刘彩霞.全面二孩政策下不同年龄段育龄群体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分析.科技视界,2017:46

2. 牛敏静,李路.全面二孩政策下陕西城镇居民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9,33(3):45

3. 程倩倩,刘远明等.“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意愿的实证研究—以广州为例.现代医院,2019 ,19(5):637

4. 刘雯 , 刘璠等.“全面二孩”政策下居民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元地区为例.中国卫生产业,2019:178

5.朱燕.全面二胎政策与我国学前教育接轨策略研究.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2):112

6.徐梦洁等.“全面二孩”政策下石家庄市育龄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全科护理,2019,17(6):750

7. 楼清秀.二胎政策背景下的生育率低迷现象研究—以金华地区为例.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4):281

8.马赫,尹文强,王安琪,等.全面二孩政策下山东省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卫生软科学,2019,33(6):19

猜你喜欢

生育意愿全面二孩城乡居民
国家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全面两孩”政策下城市女性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城乡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生育权的保障
从生育文化角度论“全面两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