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供给侧改革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05-25陈新刘红梅黄琰唐渊李晓辉贾乙
陈新 刘红梅 黄琰 唐渊 李晓辉 贾乙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制药行业正处在由仿制药向原研药的战略转型阶段。随之而来的,制药行业对药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药剂实验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对高层次教育产品的需求,为此本研究提出从教学供给侧的角度进行教学改革,从教师、教学内容、科研带动教学等多维度进行适当的结构性调整,以提高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效资源供给,满足学生对高质量教学资源的需求和社会对高素质药学人才的需求。教学供给侧改革实践后,学生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探索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为广大药学教育工作者探索更有效的实验课程改革提供有利借鉴。
[关键词] 药学;供给侧改革;药剂学;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R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4(a)-0066-04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supply-side-reform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pharmaceutics
CHEN Xin LIU Hongmei HUANG Yan TANG Yuan LI Xiaohui JIA Yi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China is in the stage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from generic drugs to original drugs. As a result,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harmacy talents. Traditional course of pharmaceutics experiment have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demand of high-level educational products for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alents. Therefore, this study propose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supply-side, and conduct appropriate structural adjustment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such as teachers, teaching cont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supply of effective resources in the training of pharmacy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for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needs of society for high-quality pharmacy talents. After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upply-side-reform,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solving problems ability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reform, it explores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innovative pharmacy talents, and provides a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pharmacy educators to explore more effectiv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Pharmacy; Supply-side-reform; Pharmaceut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供给侧”理论基础源于19世纪初法国学者萨伊提出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1]。该理论原主要用于经济学领域,认为“供给”是与“需求”相对应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2]。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教育生产端进行的结构性调整,旨在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产品质量、满足高等药学人才培养所需要的高层次教学需求[3-5]。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及医药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国医药产业正由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高水平创新药学人才的需求[6-7]。高校作为供给侧,并不能完全满足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对高层次教育产品的需求。面对供给与需求这一结构性矛盾,生产端有必要进行适当的结构性调整,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输出质量。此外,在就业压力如此严峻的当下,为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很多学生选择了出国。中国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显示[8],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呈快速增长的趨势,由14.4万(2007年)增加到60.84万(2017年),无论从社会还是学生的角度都有对更高教学供给的需求。因此,对于教学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
1 药剂实验教学在供给侧存在的主要矛盾
药剂学是以药物制剂和剂型为中心,探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配制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9]。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药剂实验课教学对于人才培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药剂实验课教学模式尚不能满足培养高水平药剂学人才的需求。
制药行业是朝阳产业之一,但我国制药行业多年以来原创能力较弱,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大部分企业仍然以依靠仿制药生存。但是国产的仿制药却一直饱受诟病,存在生物利用度、副作用、疗效等不如进口原研药等情况。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下发了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公告,希望可以尽快改善仿制药临床疗效不如原研药的质量问题[10-11]。究其原因,仿制药在原料药质量上与原研药无明显差异,但是制成制剂后生物利用度与原研药相距颇大[12]。制剂环节已成为制约国内仿制药企发展的限速环节,仿制药发展尚且如此艰难,原创新药研究进程更是举步维艰。制剂行业的落后归根结底是专业过硬药剂人才的缺乏,作为高端药剂人才培养的主要单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药学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从教学生产端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师生产实践经验的缺乏制约教学水平提高
药剂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解决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是药剂学科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这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教学不是纸上谈兵,确保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但遗憾的是,国内大部分药剂实验课的教员因为缺乏实际的生产实践经验,使教学内容很容易沦为理论的附属,实验内容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这样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很不利。为此,有必要从教师供给端进行适当的调整,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2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落后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在实验教学中,大都采用单个、零散的验证性实验,强调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教学方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给的实验方案,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思考与参与的缺失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科研与教学的脱离限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学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人才培养,而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均离不开科研的支撑。科研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创新,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有利于让学生及早了解学科前沿、开阔视野、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13-14]。但现在教学和科研的实际状况却是二者互为平行线,活跃的科研一线并没有参与到教学中去,科研与教学的脱离限制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 药剂实验教学改革举措
为顺应当今药剂学学科发展,结合陆军军医大学药剂实验教学特点,以药剂学实验教学为中心,整合药物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从教师综合素质、实验内容、科研带动教学等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实践探索。
2.1 以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夯实供给侧改革基础
教师作为教学供给侧重要的因素之一,其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素质,决定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15]。
为提高教师的授课技巧,大力推进“走出去”的策略,组织教师去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以及浙江大学药学院等国内知名药学学科进行业务学习。通过走进课堂听课,课后座谈等形式,教师对于专业知识点的讲授逻辑,课堂的掌控技巧等方面有更深刻地认识。该策略让教师发现教学不足,开阔的眼界以及存在的差距迫使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钻研教学。此外,学习很多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慕课、微课等,并将这种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经过1年多的努力,教师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提高教师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生产实践。药剂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的每个阶段都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授课过程中,如果教师只介绍教材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不结合具体生产实践,学生难以掌握知识点,而且对利用药剂相关知识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没有深刻认识,更不知道如何去应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为此,每年要求授课教师去合作企业进行为期1个月的生产实践。每年进入不同的生产车间从辅料选择、制备工艺的摸索到质量评价,争取每个流程一直跟进。这样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可以使教师的授课更贴近生产,授课内容也更丰富饱满。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益处,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要。
2.2 以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内涵
教学内容是教学供给侧最核心的内容,教学内容的质量不仅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对人才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开发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6]。因此,以教学内容系统性和实用性为指导原则,从教学内容模块化和制剂一致性评价为切入点开展了供给侧改革实践。
2.2.1 实行模块化实验教学 对以往单个、零散的验证性实验依据相关性进行系统的整合,整合后的实验主要分为5个模块,包括基本单元操作、液体制剂、固体制剂、新剂型、创新型实验等模块。模块化教学后,实验内容更丰富、系统,便于知识融会贯通。以液体制剂为例,液体制剂包括溶液型、乳剂、混悬剂3次实验内容,以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模块化教学后,将以上3次实验整合为1次大实验,其中溶液型和混选型只做简单的质量评价,乳剂部分与透皮吸收实验相整合,制备完成的乳剂需要进行透皮吸收實验。实验内容不局限在药剂学科,还涉及到药理、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多个学科,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2.2 将一致性评价内容贯穿于教学始终 为培养学生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一致性评价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学生对制剂的质量控制有更深刻地了解。为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还引入竞争式教学模式[17]。以维生素C片剂制备(18学时)为例,开课前3周,每组以2~3名学生进行自由组合,教师提供所需的仿制药物品类及生产厂家。学生通过查找文献、专利等方式设计实验方案,仿制市售成药维生素C片剂。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选择所需辅料、制备工艺等,在开课前给授课教师把关实验方案。在理论可行的前提下,做出的制剂除了要进行片剂常规的质量检查(如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外,还需要与市售药物做在体的生物利用度一致性评价。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灌胃并给予市售成药及自行生产的制剂,分别于0、0.5、1、2、4、6、8、12 h采血,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检测。根据与市售药物生物利用度一致性接近的程度对各组进行排名,最后记入期末成績。这种模式下开展的实验,失败率会提高。然而,正是因为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学生不得不自己动脑去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思维及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同时,一致性评价的引入,让学生对制剂质量控制更深刻地了解,也为学生日后从事实际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2.3 以前沿科研成果的融合提升供给侧改革层次
本教研室的教员在纳米相关辅料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研成果发表Materials等高水平SCI杂志上[18]。为培养学生科研及创新思维,最大限度地将丰富的科研资源、成果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为此,利用本学科的科研优势,增加前沿创新实验课。在实验课程开设之初,先由任课教师选择本课题组近3年关于纳米递送系统前沿研究的高影响因子论文,学生在课后阅读论文后,选择最感兴趣的纳米递送系统为前沿实验课程中验证实验内容。在开展实验之前,由论文第一作者录制纳米粒制备过程的微视频,以微课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分发给学生学习。学生则通过小组的形式分工协助、查找相关资料、请教专业内的相关教师、制订实验方案,最后由带教教员对实验方案做最后的查缺补漏以确保实验顺利开展。这种教学方式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做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19-20]。
3 结语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实践教学在药剂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本药剂实验课教学改革以供给侧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模块化实验教学内容、融入前沿科研成果等方面为抓手来切实增加教学供给侧的有效供给。结果显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实了教学内容的高阶性,模块化教学及一致性评价内容的引入提高了知识系统的创新性,自主的实验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前沿科研成果的融入使学习变得更加有挑战度。通过以上供给侧改革的尝试,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通过为期2年的尝试,初步探索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改革经验可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Whatmore R. Republicanism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Jean-Baptiste Say′s political economy [J]. Hist Eur Ideas,2002,28(4):325-328.
[2] 孙夏令,刘战豫.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探析[J].科技创新,2017,203(1):9-12.
[3] 杨柳群.基于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6,39(3):13-16.
[4] 严卓玲.基于供给侧改革提升学历教育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15):28-29.
[5] 方法林.中国高等教育供给恻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J].大学教育,2016,12(9):25-27.
[6] 刘立春.制药企业专利在华产业化研究[J].情报杂志,2018,37(9):50-57.
[7] 卢国俭,沈洁,胡振宇,等.药企对接的制药工程专业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职业教育,2017,1(4):81-83.
[8] 李强,孙亚梅.对于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四个趋势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8,3(5):93-100.
[9] 王晨平,李晓辉,陈新,等.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在药剂实验课中的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8):131-138.
[10] 冯毅,朱波.关于我国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研究及建议[J].中国新药杂志,2016,25(1):19-27.
[11] 梁颖,李焱.家深度访谈:与仿制药相比,原研药的优势有哪些?—以阿卡波糖为例[J].药品评价,2017,14(15):5-7.
[12] 陈震,杨建红,张彦彦,等.影响我国化学药品仿制药质量的潜在因素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12):1345-1350.
[13] 张德高.科研教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J].中国高等教育,2013,5(17):44-45.
[14] 孙秀,汲蕊,李瑞芳,等.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2):220-222.
[15] 王利利.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J].教育观察,2018,7(7):60-62.
[16] 葛亚明,李军.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化及分级化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179-182.
[17] 唐群,张熙,雷久士,等.竞争式教学及其评价体系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3):53-54.
[18] Guo JW,Tao H,Dou Y,et al. A myeloperoxidase-responsive and biodegradable luminescent material for real-time imaging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J]. Mater Today,2017,20(9):493-500.
[19] 吴元周,吕恒林.教研融合科研实验室促进本科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4):252-255.
[20] 于洁.如何实现大学教学与科研并重—一个研究框架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4):15-20.
(收稿日期:2019-10-09 本文编辑:王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