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2020-05-25张素萍
张素萍
摘 要:自信心在幼儿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良好的品质素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应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本文联系实际,就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自信心提几点意见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信心;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046-02
幼儿正处在思维智力、个性品质发展与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校、教师有意识、有策略地培养幼儿自信心,将给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实际上,当前部分幼儿教师并不重视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导致幼儿难以形成良好心理品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与教育态度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性格形成、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以及家长的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为此,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态度,对待所有幼儿一视同仁,并在教育、管理幼儿过程中善于鼓励、表扬幼儿,能以幽默、积极乐观的语言,宽容、耐心的态度帮助幼儿解决学习、成长中的难题,进而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此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亲切的态度获得幼儿的认可与信任,同时幼儿教师也要信任、接纳幼儿,只有师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友好关系,幼儿的自信心才能得到有效培养。最后,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思想、想象力不应受到限制,教师要以正确的言行积极鼓励、引导幼儿大胆放飞想象力,大胆创新,释放天性,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成长经验,掌握更多知识,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树立。
2.营造良好成长氛围,培养幼儿自信心
分析以往工作经验发现,要想培养幼儿自信心,就需让幼儿身处宽松、自由的环境中,确保幼儿的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而不是处于紧张与恐惧中,当幼儿觉得放松时,其会对一切事物感兴趣,并有将它做好的信心与勇气。可以说,良好的氛围是促进幼儿自信心增强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在日常教育中,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性格特点,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为幼儿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并在有利的氛围中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游戏、交际,最终促进幼儿自信心的提升。如,教师可根据幼儿心理特征设计便于操作和简单易懂的小游戏,同时在游戏中设置一些简单的小任务,之后鼓励幼儿参与游戏,指导幼儿灵活完成各项小任务,让幼儿在做游戏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感受到来自成功的喜悦。此外,幼儿园也可积极开展亲子活动,让幼儿与家长相互合作完成某项任务,通过活动让幼儿对自己的能力给予肯定,让幼儿对自身产生信心。
3.创造锻炼机会,丰富幼儿成功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教育“应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幼儿自信心”。 因此,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学前时期是幼儿各项能力发展、性格特征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要积极创新方法,不能一味以灌输式教育影响幼儿积极性与自信心,阻碍幼儿健全人格与优秀性格品质的形成。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总结,抓住幼儿性格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为不同的幼儿创造不同的表现平台、不同的锻炼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感、成就感,在丰富每位幼儿成功体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幼儿自信心。例如,对于性格外向、身体素质好且喜欢运动的幼儿,教师可组织幼儿参加踢球、跳栏等具有运动性质、挑战性的小游戏与活动,让幼儿的长处得到发挥,潜力得到挖掘,让幼儿在欢乐的游戏与激烈的比赛中掌握技能,拥有成功经验,对自身产生信心。而对于喜欢动手操作的幼兒,教师可组织其参加手工制作活动,并为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适当奖励,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幼儿获得成功与满足,并逐渐产生自信心。此外,教师还可为幼儿搭建“一分钟表演舞台”等,让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并从其他幼儿的掌声与赞美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对自身的自信心。
4.建立“散点式”自主化生活管理模式
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自信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只有充分自信,幼儿才能以正确的态度、观念、方法对待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小挫折,并健康快乐的长大。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能有意识、有策略、有目的性的为幼儿创建各类有利于幼儿发展优点,提高自信心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幼儿自信心的有效培养。如仔细观察幼儿就会发现,大多数幼儿喜欢帮同学或家长做一些事情,帮助大家、服务大家会让幼儿兴奋,产生自豪感。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能充分抓住幼儿这一特征,并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琐事多给幼儿创造一些体验成功的机会,于潜移默化间培养起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教师可组织幼儿参与日常管理中的每一环节,比如,班级秩序的管理、学习的管理、环境的维护等,让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逐渐对自己产生信心。在班级卫生清洁活动中,教师可给幼儿分配不同的任务:两位幼儿担当卫生检查员;两位幼儿担当班级礼仪宝宝;两位幼儿负责桌椅的清洁等。在将任务分配下去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协作配合,最终完成任务。同时教师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小红花、小笑脸等奖励,将幼儿的进步具体化,同时也让幼儿的自信心在这些活动与表扬奖励中得以增强。
5.放大优点,培养幼儿自信心
学前阶段正是幼儿认知、思想、价值观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幼儿听到的只是对自己的批评,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点,那么幼儿的自信心将受到强烈打击,幼儿日后的学习发展也会深受影响。为此,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教师应尽可能让幼儿看到自身的优点,教师要通过语言上的鼓励,精神上的奖励等让幼儿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让幼儿树立起“我也行,我也很可爱”等的观点,从而让幼儿对自己树立自信。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幼儿教师可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在身体方面的某些长处,如有些幼儿口齿清晰、发音准确,有些幼儿身体素质好、力气大等。在了解以上情况后,幼儿教师可因材施教,特别设计有利于展现、发展幼儿长处的各类活动,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其中,让幼儿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受到快乐,并发现自己在哪一方面更有天赋。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让幼儿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6.科学评价,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幼儿对教师的评价很在意,教师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与赞扬时,幼儿会很兴奋、很得意,并在下次活动中努力表现地更好;而当教师厉声批评幼儿时,幼儿则表现的很沮丧、很恐惧,对自己失去信心。为此,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充分抓住幼儿这一性格、心理特点,以科学、适当的评价帮助幼儿对自己树立自信,让幼儿相信自己的能力。具体而言,幼儿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并能鼓励幼儿将其发展。同时,幼儿教师要以欣赏、信任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通过语言的鼓励传递给幼儿力量,让幼儿能大胆表达、想象与创造。例如,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多运用“你真聪明”、“老师相信你”等鼓励性话语评价、指导幼儿,让其能对学习、活动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性格形成、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自信心。幼儿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态度、恰当与得体的语言、科学的评价引导幼儿正确看待自身,对自己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张丽琴.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8):228
[2]龚娟.论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08):165
[3]付冬梅.浅谈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9):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