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

2020-05-25茹作喜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城市初中生

茹作喜

摘 要:城市寄宿学校是一种被人们认可接受的办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为城市子女提供锻炼的机会,还可以培养城市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独立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与学习。但是城市寄宿制学校也显露了一些弊端,寄宿学校的压力较大,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研究城市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情况,对此展开调查,提出对策非常重要,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

关键词:城市;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3-0006-02

学生远离父母,进入一个新的封闭的环境,容易在心理方面产生不适应的情况,在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心理问题。因而,城市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城市寄宿学校的初中生,在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重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合理利用调查工具,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对城市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最为基础的就是合理选择,并利用恰当的调查工具,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有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合理利用调查工具,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利用心理理论测试工具开展调查,保证调查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为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需要合理利用心理学知识以及心理理论测试工具,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准确性,根据新理论测试的评分,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保证评估效果。第二,合理利用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开展调查。利用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开展调查,通过对自我效能感,情绪知觉,情绪评价,情绪调控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由此可见,合理利用调查工具,保证调查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还可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达到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2.分析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对症下药

有效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从根源着手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方面,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学生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情况以及青春期心理着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学习情况,寄宿初中生常常会感受到学习压力重,他们害怕教师对其进行提问,严重缺乏自信心,并且常常会害怕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喜欢上学、不喜欢写作业、不喜欢考试甚至害怕考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太过于注重升学率,导致学生与教师的压力过大,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重视,特别是城市寄宿学校,面对着很强的竞争压力,升学率以及学习成绩就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这导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常常运用不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式,比如,题海战术、延长教学时间、增加学习任务等等。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学校要改变注重升学率以及学习成绩的思想,然后在校园内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并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其次,人际交往情况,大部分寄宿学校的学生都会产生家长以及教师不理解自己,同学不友好的心理,因此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与其他同学发生争执,并且感情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于是就会出现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与父母之间不够亲密,对教师产生抗拒心理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多开展活动,多与学生一起玩游戏,真心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温暖,这样学生就会慢慢敞开心扉,慢慢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同时教师应引导家长不要给学生太大压力,并且积极开展家校活动,促进学生与家长亲密度提升。

最后,青春期方面,初中学生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不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状态,非常容易受到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且教师可以情感信箱的方式让學生将内心的想法以及难以表达的事情运用写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困难,这样还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情况产生。

除此之外,尊重寄宿学校的特点,从特点着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逐一排查,以免造成学生心理痛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教育效果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有助于解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课程形式化。教师需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清楚如何维系心理健康状态,避免出现学生一味背诵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问题,做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并且能够让学生将知识与自己联系到一起,进而提升学生调节心理的能力,提升学生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以多种形式开展课程,丰富课程的内容。通过表演、讨论、游戏、团体活动以及个案分析等形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着手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注意三方面内容,第一,从学校方面着手,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改变学生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观念,既注重知识传授,又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融入人文色彩,安排文体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降低学生学习压力,提升学生心理承受力。第二,家庭方面,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坏境,注重自身形象,做好榜样作用,促进彼此关心、尊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点。第三,社会方面,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各个部门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合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发挥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

5.总结

初中生本就处于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的转折阶段。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调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非常重要,有助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家庭学校的相互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保证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总而言之,本文研究城市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非常重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庭江.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对策[J].贵州教育,2014(22):15-17

[2]张丽锦,沈杰,李志强,盖笑松.寄宿制与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09(05):82-86

猜你喜欢

寄宿制学校城市初中生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寄宿制学校软硬件资源改善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浅析寄宿制学校内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