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建设探微
2020-05-25晏安
摘要: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景观设计能力为教学目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拟通过分析《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指出该门课在建设中,教师要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组织实施项目化教学,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动手实践,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设计实战能力。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建设;建设策略
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追求宜居、优质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提升居住区的品质,给现代忙碌的人们提供了宜居、休闲的小区景观环境。《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景观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任务、原则、方法和步骤,重点掌握绿化种植、道路及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等各分项的设计,并能灵活运用于现实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但是,很多艺术类和建筑类高校在该门课程的设置和建设中存在问题还是较多的,课程开设和设置不够理想,教学模式单一,限制了学生设计动手的能力。本文将通过论述《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建设存在问题,提出课程建设策略,完善该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一、《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开展的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性程度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作为园林景观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主要面向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在授课模式中以基础知识讲解、居住区的调研测绘、项目设计以及期末作业考查为主,相对于理论课程讲解,课程后半阶段的项目设计更能提高学生的设计实操能力。但是相关的调查发现,教学模式单一性程度高是该门课的突出特点,教学以基础知识讲解为主,设计实践学时开设的很少,课堂授课模式一般为教师讲解内容、学生听讲记忆、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绘图的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课堂实践互动环节很少,合作探究性教学内容更少,学生课后只是完成图纸上的设计,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实际操作、实践环节。
1.2教学方法新颖性不强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强调设计的创新性,对于一些刚接触设计学生来讲,教学方法如果比较固化,是无法提升他们设计创意能力的。在设计教学中,教师强调多在网络上看一些优秀设计作品,导致很多学生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大量照搬照抄的现象,设计出来的设计方案与实际项目相脱离。学生的毕业设计模仿行为很严重,很少具有自己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缺少对居住区景观环境、人文和地理条件的考察,“想当然”充斥整个设计过程。一些新颖的设计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导入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微课教学等已经大量应用在一些工程类教学中的,但是在景观规划设计类课程的应用仍然很少,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他们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1.3教学过程与设计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素材来源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最终目的也是要提升居住区的居住质量,设计教学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居住环境,让学生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即前期调研资料,这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基础。笔者发现,该门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学生无法系统掌握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法和步骤,居住区设计中各个分项设计存在断层现象,无法让整个居住区实现景观造型的统一、协调,同时在实例分析和分组设计中,教师喜欢帮助学生选定设计案例,让他们直接进行设计,而不是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构建设计方法和标准,这样是不能提高他们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
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建设策略
2.1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导向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测评都是以设计作业考查为评价对象,依据教学大纲中的标准,注重学生的设计图面效果。学生在完成一定课时的理论课之后,到一些设计网站找一些精美的设计图片和方案来完成自己的设计作业,并不注重设计区域的文化特征和乡土情怀,设计出来的作品缺乏创意,往往忽视了使用功能、空间营造和竖向设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先仿后创”的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对优秀的景观规划设计作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模仿,对于用到的设计元素、基本步骤等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将自己的一些创新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对其进行再创造,提高作品的创新性和原创性。经过优秀作品的模仿,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创意思路和技巧,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新的设计实践中,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和飞跃。学生在创作中模仿和积累多了,就会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创意元素,同时也指导怎样提取设计元素,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2构建项目化教学模式
传统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只停留在课本和教师的创设的设计情境中,缺乏尝试、判断和创新学习精神。学生的知识与市场存在很大的脱钩,没有具体项目的引导,学生的实际创新思维是很难发展的。景观规划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创新和设计能力,布置相关的创新设计任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针对不同的任务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要将企业中的一些项目引入到教学实训中来,教师不专门对项目进行说明,全靠学生平時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性来完成项目设计,对自己进行真枪实弹的磨练,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在项目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将项目分割成几个步骤,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学生完成相关模块的设计,由于每个小组中学生的思维都不同,他们能够积极地表达自己想法,将一些设计理念融入项目中,拓展了他们的学习思路,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作品。项目教学是以学生的前期学习的设计基础为出发点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多媒体教师作为平台,结合相关景观规划设计软件,将“生态恢复”、“人文情怀”等内容融入设计中,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让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2.3完善课程体系
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教学中,教师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跟进整个教学活动和评价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性的教学中来,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设置要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的特点,由易到难,从基础知识逐渐过渡到深层次内容,不同年级段安排不同的授课内容,让学生将基础抓牢。比如,可以从宅间绿地设计到中心绿地设计,从环境设施设计到社会文化的营造,这样的课程设置层层递进、互相链接,将每个学期的知识点融汇在一起,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通过设计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和学习态度,组织学生参加景观设计竞赛,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学习借鉴优秀设计作品,通过制定“仿做”方案,在“仿做”中提取设计要点,讲解不同题材设计对象的创造思路,让学生了解设计方案,对景观规划、植物搭配等能够灵活地根据不同功能进行变换,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建设应围绕专业特点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来展开,立足课程体系,提高教师对该课程的认知度,不断更新知识,并与时代接轨。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作为园林景观专业的必修课程,且是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设计能力提升,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无法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在该门课建设中,教师要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将真实设计项目引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要让学生通过“仿做”、“仿学”等,慢慢将自己的规划设计思维融入项目中,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彬.环境景观艺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李壯,范琳淋,黄磊昌.大连城市风环境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花卉,2018,21(12):17-18.
[3]翁梦杰,许林峰.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规划设计浅析[J].东方藏品,2018,18(1):06-07.
[4]胡华中.生态设计理念下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2019,36(2):76-77.
作者简介:
晏安(1985年-),男,江西宜春人,硕士,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装饰艺术。
本文为“阿坝师范学院质量工程课程建设类专业核心课项目-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