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教学中“堆谐”舞蹈的训练价值
2020-05-25但雅
但雅
摘要:“堆谐”舞蹈通常都会作为藏族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入门项目,既能够训练学生的舞蹈形态,又能够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还能够训练学生的舞感,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堆谐”舞蹈的源与流,其次,分析了“堆谐”在藏族舞蹈训练中的价值,同时,深入探讨了“堆谐”舞蹈在藏族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堆谐;舞蹈;藏族;教学
一、前言
藏族人民世世代代扎根于青藏高原繁衍生息,创造了辉煌的高原文明,风格独特、类别繁多、热情似火的藏族舞蹈就是其中一部分。藏族舞蹈承载着五千年来藏族文化底蕴,具有极为久远的流传历史,像“星星”一样闪烁在雪域高原。舞蹈对于能歌善舞的藏族人民来说,就如同吃饭、睡觉一般不可或缺。“堆谐”舞蹈是一种备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族民间舞蹈,属于典型的踢踏舞步,对于舞者的脚步灵活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也会在节奏与乐感方面有较高的表现。“堆谐”舞蹈通常都会作为藏族舞蹈教学的基础训练入门项目,既能够训练学生的舞蹈形态,又能够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还能够训练学生的舞感,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藏族舞蹈教学中“堆谐”舞蹈的训练价值进行探讨。
二、“堆谐”舞蹈的源与流
“堆谐”舞蹈中的“谐”是指“歌”或者“舞”,“堆”是指“高处”,因此,有相当数量的民众都认为“堆谐”是居住在高处地区的劳动人民表演的一种民间歌舞。基于“堆谐”舞蹈的本体而言,“堆谐”舞蹈的含义并非仅限于此,而是指盛行于后藏地区的一种“踢踏舞”歌舞类型;舞者通过“点”、“踢”、“踏”等方式来舞动身体,而周围的伴奏者则通常是手持六弦琴、特琴、竹笛、扬琴等乐器来为之弹奏,故若将其按照现代舞蹈属性可将其视为“踢踏舞”。从目前来看,“堆谐”舞蹈目前广泛流传于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那曲地区,以及拉萨市部分地区。
从目前来看,很多学者均认同“堆谐”舞蹈最早出现在1265-1353年的萨迦政权时期,“堆谐”舞蹈是在原来“果谐”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当时“堆”地区是以萨迦为中心,外延至定日、昂仁、拉孜等地,“堆”地区是整个西藏与其它地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要塞,也是藏族文化与蒙古文化、汉地文化、波斯文化、古印度文化等进行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正是在这种文化大沟通、大交流的环境下,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绽发出新的火花。由“堆”地区向外部地区衍射的果谐歌舞,很有可能就是现代“堆谐”舞蹈的雏形。从最初盛行于旷野田间的果谐歌舞,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演变为遍布大街小巷的堆谐歌舞,这也是舞蹈艺术发展演绎的必然现象。
三、“堆谐”在藏族舞蹈训练中的价值
藏族舞蹈具有极为丰富的训练内容,除了舞蹈风格有所差异之外,对于人体部位的训练均有独具特色的训练部位及训练内容。由于“堆谐”舞蹈的艺术风格较为鲜明,若将其用于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韵律训练、脚部踢踏训练无疑具有较高的训练价值。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大量的“堆谐”舞蹈训练,才能够对其艺术价值进行深入掌握,进而将其应用于藏族舞蹈的基础训练之中。
(一)“堆谐”舞蹈的形体运用具有东方韵味
藏族舞者在舞蹈之时,往往会膝部微蹲,在腰部以下部位放置身体重心,能够给人强烈的身体下沉倾向;而拉萨等地的“堆谐”舞蹈则不然,舞者是在腰间部位放置身体重心,能够给观众带来挺拔直立的形体,带来别样的东方韵味。通过“堆谐”舞蹈训练之后,能够让舞者准确无误地展现出转身、踢腿、踏蹲、踏脚等动作,进而让舞蹈变得生机勃勃。
(二)“堆谐”舞蹈的动作丰富而热烈
“堆谐”舞蹈的动作述语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颇成体系,包括“左余袖”、“果热”、“双打”、“耶甲云下”、“刚甲拉甲”等。与此同时,“堆谐”舞蹈也有较为健全完整的音乐结构,舞者在舞蹈时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感觉,而歌者则会演唱出优美、高亢的韵律,能够将藏族人民积极向上的内心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四、“堆谐”舞蹈在藏族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一)训练目的要明确
藏族舞蹈教学是一门科学,务必要严格遵循舞蹈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正确掌握“堆谐”舞蹈的基础上做好“提炼”与“引申”。由于藏族舞蹈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难以将全部“堆谐”舞蹈动作都搬到课堂之上。故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保留“精华”,去除“糟粕”,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动作均要力争准确,尽量要结合技术技巧训练与风格训练,先侧重于训练学生的脚步“灵活性”,而后再循序渐进地开展其它技术动作的教學。基于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学生在学习藏族舞蹈时通常都会存在着肢体僵硬问题,而“堆谐”舞蹈则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其节奏丰富多变、脚底灵活激动,尤其是具备2个突出的艺术特征:第一,舞者的脚步能够在瞬间实现多变;第二,舞者的脚跺关节与膝盖较为放松。学生通过“堆谐”舞蹈训练之后,能够有助于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藏族舞蹈训练技巧和动作。
(二)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1)脚步单一训练
“堆谐”舞蹈的训练重点内容之一就有踢踏训练,通过对学生开展脚步单一训练,能够较好地达到踢踏训练效果。脚步单一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脚尖踏步、蹲瞻步半蹲、全脚踏地、膝盖屈伸、脚步居点、脚尖踏地等动作。
(2)身体单一训练
身体单一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双手甩动、单手甩动、头部训练、侧身、直立等动作。
(3)小组合训练
小组合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膝盖颤动上下运动、脚步踏节练习、双手上下摆动等动作。
(4)组合训练
组合训练则主要包括系统性的作品训练、“堆谐”风格组合训练等。
通过“堆谐”舞蹈训练之后,既可让学生对“堆谐”舞蹈的基本风格进行娴熟掌握,又可提高脚步的灵活性与身体的和谐性,可将扭腰动作、拧腰动作、脚跺关节动作达到较佳的优美典雅状态
参考文献:
[1]罗旦.堆谐及其在藏族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2):10-14.
[2]格桑吾珠,多吉卓嘎.创建藏族舞蹈教学体系之我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2):15-18.
[3]杜鹏.试论藏族舞蹈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训练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01):58-60+73.
基金项目:2019年度西华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藏族舞蹈与音乐之关系研究——以甘孜州为例”(编号:19D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