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与实践

2020-05-25戴禹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3期

戴禹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们对物质以及精神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与学生们未来的就业息息相关,虽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导向,针对当下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探究,并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环艺设计;就业方向;研究教学

一、高校环艺设计专业教学在就业方面

存在的問题

第一,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不能很好地契合。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包括建筑学、心理学以及设计美学等多门学科,所以,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难度很大,一些高等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难以突破该门学科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束缚,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时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另外,当下校企合作的程度有待提高,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以及合作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流于表面形式,缺乏进一步的深入合作。高等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就业需求之间不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不能很好地学习到必要的知识以及就业技能,从而不利于学生们日后的就业。再者,因为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与学生们日后的就业需求相匹配,所以会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不利于学生们日后的就业。

第二,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在当下部分高等院校当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们日后的就业实践。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经济形势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不断对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部分高校采用的仍然是教学结合的方式,同时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进行了相关调整。但是和实体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案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其相关课程也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学,这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其次,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当中,侧重点大多集中在电脑技能的培养方面,对于考研学生基本的绘图能力和手工绘图能力缺乏必要的传授和教学,这种一味追求现代技术的制图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但是也在无形中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们过于依赖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技术,就会影响其基本绘图能力的养成。另外,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对工作实践经验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学生在离开大学校园之后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从事的大都是一些比较基层的工作。这样使一部分高素质人才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也会在无形中影响企业的人才安排效率。

第三,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操作。在当下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教师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会将理论知识的教授作为课堂活动的重心。老师们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学习的主要手段,而实践操作只是一种形式化的手段,在课堂中辅助学生们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与学习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大大失衡。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基础理论知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但是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得到强化,学校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实践课程的必要性。长此以往,学生们学与做的结合就会出现不足的情况,高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就会出现失衡的情况,从而使就业引导和高校的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第四,教学评价与能力本位急需调整。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社会对学生们的考核变得越来越全面,知识技能以及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综合考核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当下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评价考核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学评价考核指标和过程只是单方面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教师们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程度,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评价与考核是检验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同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可以达到不同的考核目标,对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理论知识固然在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实践操作同样是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只有学生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严谨的态度,才能够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评价体系当中,需要将就业的实际需求涵盖进去,这样才能保障教师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学生们在未来的就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环艺设计专业

教学策略

第一,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结构。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当中,将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基础,而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直观体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应该继续将促进就业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向,不断优化课程结构设计,使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日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性环艺设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发掘课程设置的教学潜力,同时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各项课程知识进行细致的规划梳理,并且对其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进一步整理。

第二,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理论与实践并重。基于就业引导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密切关注企业的就业需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开发也应该充分重视企业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不仅有利于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在社会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价值,也有助于在日常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需求和实践经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可以考虑在高校内部建立环境艺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增加学生们的实践经验。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校园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内部的硬件设施得到保障,教学环境才能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从而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条件和就业情况。其次,我们可以引进企业的实践项目,教师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进驻企业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从而获得真切的实践感受,学生们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最后,在高校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基地,促进学校和社会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相关的企业实践来增加学生们的实践经验,还可以使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变得更加多样化,丰富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应该随着时代发展产生相应的转变,高校教师应该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改革,不断优化该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解决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常青,张立.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江西现代技师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2(17).

[2]谢亮,阳巧.高校环艺专业校企合作教学中Workshop工作法的引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纪雯,李超,刘宝学,等.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新模式的途径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作者单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