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艺术

2020-05-25马琴琴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设疑技巧高中数学

马琴琴

摘 要:设疑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一些传统的设疑方法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甚至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就要积极探索科学新颖的设疑技巧。争取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帮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疑;技巧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这样才能做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但是在数学课堂上,很多学生却显得消极懈怠,这对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课堂设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指引探究方向,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就要围绕学生各方面的特点认真探索设疑的艺术,争取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提高数学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

1.情境式设疑,激发学习热情

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系数大大提升,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这在拓展学生数学视野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并且,高中生的学习观念虽然比较成熟,但其学习态度还是会受到个人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提问方法不当,则很容易加重课堂的沉闷氛围。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采取情境式设疑法。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喜好,利用有效的手段创设故事、生活、游戏等情境,然后在这些趣味化情境中引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学习“归纳推理”时,我先给学生创设如下生活情境:“小丽去坚果店买夏威夷果,她担心里面有坏果,于是就从篮子中挑出三个,打开后发现果实完好。这时她想:三个果实完好怎么能代表其他果实完好呢?于是她就打开一个买一个……”然后我提问道:“如果你是小丽,你如果判断坚果的好坏?”学生答道:“挑出三五个果子,如果果实完好就能说明整个篮子的果实质量都可以。”于是我引出“歸纳推理”这一概念,并提问道:“生活或者学习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推理?你能发现归纳推理的特点吗?”这时学生便开始主动探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2.递进式设疑,简化探究过程

高中数学的课堂知识密度过大,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而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并不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总是直接引出复杂的核心问题,这很容易给学生施加压力,使学生对课堂探究产生畏惧心理。并且,高中是学生夯实数学基础、发展数学素养的重要时期,他们更适合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采取递进式设疑法。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核心的、复杂的问题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小问题。从而带领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和探究,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课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根据题意写出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3x2-7x+2<0。待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有基本的了解之后,我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

(1)如果将3x2-7x+2<0改成3x2-7x+2=0,方程的根是多少?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对应的函数图像有什么联系?

(3)将3x2-7x+2=0改回3x2-7x+2<0,你能判断这个式子在函数图像上表示的范围吗?

以上问题由易到难,并且上一个问题的答案正是解决下一问题的关键。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便可以逐渐摸索出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学生的探究过程,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3.陷阱式设疑,提升谨慎意识

高中数学知识比较繁杂,且一些重点内容往往隐藏在细微之处,学生很难对其产生深刻的认识。并且,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粗心、马虎,对很多概念不求甚解,这导致学生在理解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偏差。所以说学习数学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还要具备认真谨慎的思维习惯。而为了让学生形成这种谨慎求知的意识,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妨采取陷阱式设疑法。也就是根据课堂内容的重点、难点,给学生设计一些容易出错的问题,并在诱导学生犯错之后引导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从而暴露学生的缺点,提升学生的谨慎意识。

例如:在学习《集合》一课时,我给学生设计如下问题:已知A={1,4,a},B={1,a2},BA,请问a的值是多少?在学生思考和计算之际,我故意提醒学生一定要找出所有符合本题要求的答案。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先令a2=4或a2=a,最后解得a=±2或a=0或a=1。这时我提问道:“同学们找出所有的答案了吗?”学生给出肯定回答,于是我让学生把a的值带入到集合中,并提问道:“所有的值都是可取的吗?”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发现自己忽略了“集合中元素具有互异性”这一重要知识点,并对解题结果进行修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弥补不足,进而完善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学情来探索有效的设疑手段,争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谨慎求知的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禄喜.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和思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11.

[2]雒应太.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1):62.

猜你喜欢

设疑技巧高中数学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浅探
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