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运用
2020-05-25陈金晶
陈金晶
摘 要:思维导图是根据人脑的思维特点,通过确立一个主题,使知识形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图的学习辅助工具。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把同一主题的不同文章架构成一个有机的框架,让学生抓住这些文章的区别与联系,增进他们的记忆,促进他们的理解,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阅读情感体验。本文拟就群文阅读指导过程中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作一交流,通过思维导图促进有价值阅读行为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健康的思想情操。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思维导图
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语文学习能力,阅读不但是学习其它功课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继续阅读与走向社会的必备技能。传统阅读教学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校只重视课内阅读,忽视了给学生创造大量课外阅读的机会,使得学生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难以真正培养起来。另一方面,片面理念“读书读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年古训,教师只注重推荐给学生书目,很多家长给孩子整打整打地买课外书,可是教师与家长都没有精力去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大部分书其实压根没有看过,有此学生连书名都记不得,更不用说阅读的质量与效果了。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开展群文阅读的基础上,借助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使他们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梗概,熟悉书中的风土人情,并由此培养他们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与能力,同时使课内与课外阅读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关系。
一、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指导中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根据人脑的思维特点,通过确立一个主题,使知识形成为一个有效的组织架构图的学习辅助工具。思维导图又被称为脑图或者心智地图,通过按照特定的逻辑规律,使知识出呈现清晰、明了、直观的结构形式。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思维导图在我国教育界各学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有不少教育工作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极了不少宝贵经验。
群文阅读有别于传统的单篇阅读与整书阅读,通过选择合适有限的文章,把这些文章联系在一起进行群组性的阅读,使学生在针对不同文章的阅读过程中能相互借鉴阅读方法,更好地把握同一类文章的行文特点,积极相关特定领域的基础知识。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对前其中一篇文章阅读所掌握的阅读技能可以在另一篇文章阅读中得到运用、迁移、巩固与强化。而利用思维导图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群文阅读的优势,不但梳理好文章的知识点,并对同一主题不断深化理解,使学生效果明显优于阅读相同数量的单篇文章。
二、思维导图在群文阅读中运用的基本思路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的特点及价值:充分把握其通过多样化刺激的信息呈现方式,了解其挖掘人脑的思维潜能,强化人的记忆力与创造性的重要意义,尽量保证思维导图在学生群文阅读过程中发挥正向的积极意义,防止把阅读教学引入歧途。
1.确立主题。教师首先应该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把它写在黑板或者多媒体画面的中心位置,然后才可以从这一中心出发,向四周扩散显示每篇文章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本轮阅读的目标与意义。
2.一字开花。群文阅读的思维导图绘制颇有些“一字开花”的味道,这个“一”就是上边说的主题,而这个“花”就是教师要向学生呈现的那组文章的题目。
3.层级推进。在完成“一字开花”阶段后,教师可以再推进下一步的思维导图导级,使之不致过于简单,比如图中所示的“父爱”主题的阅读中,分别标明了不同文章中不同的父爱主题,这也体现了主题的细化与深化,使学生能够很快理解每一篇文章的特色与不同。
4.色彩搭配。思维导图中的色彩搭配不是漂亮就好,更不是越花越好。教师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不同层级的知识,连接不同的知识支点,就象地图中的图例一样,以严格的规范来指导与促进学生的理解。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实践运用
(一)辅助预读,铺垫课内
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宝贵,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阅读效能,课前的预习是非常必要的。传统意义上的预习往往是让学生去读一读课文、划一划生字、新词,然后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预习方式就是将本该在课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向课前作的一种扩张,并不有利学生真正提高阅读能力。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群文阅读,教师可以提供一组学生可以预读的文章,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比如《日月潭》、《黄山奇石》《《葡萄沟》这几篇文章都是描写风景名胜的文章,学生可以通过开展群文阅读,学习描写风景的写作技法,然后再收集与文章有关的资料,把自己收获的重点信息写到思维导图上,为自己在课堂上与同学交流作好准备。
(二)探查背景,相互印证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文章的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写作方法,而具有相同背景的文章可以联系在一起进行指导。比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抗日时期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为八路军争分夺秒抢救伤员的故事。为此,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把《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等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了抗日战争中我国面临的困境,使学生理解白恩来不远万里、不辞辛劳帮助中国的意义,为理解其国际主义精神作铺垫。
(三)碰撞思想,比较提高
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群文阅读的针对性。比如同样是寓言故事,其主题立足的角度是不相同的,在学生看來可能会产生误解,比如《乌鸦喝水》和《狐狸和乌鸦》中的两只乌鸦不一样,一只乌鸦机智聪明的解决碰到的困难,另一只乌鸦自己不动脑筋,专爱听别人的好坏,结果上了别人的当。要防止学生简单地认为乌鸦是好是坏的想法,而要处分开来看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分析去思辨、解析并得到有价值的思想。再如《龟兔赛跑》、《小猴子下山》》、《小猫钓鱼》都向读者展现了做事三心二意的后果,但他们面临的情境不同,有的做法也有可取之处,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讨论寓言中的动物所作所为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科学、合理地看待生活现象,增长智慧。
(四)利用思维导图强化情感体验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中作者的所透露的情感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阅读时的情感体验,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把自己所处的境地与内心思想隐含在文学作品之中,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尽可能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比如李白的诗歌《赠汪伦》表达的是与友人惜别的依依不舍之情,《望庐山瀑布》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而《静夜思》则是流露出作者浓浓的思乡情与淡淡的忧伤。但作为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其诗歌都包含着开朗、豁达、豪迈的人生哲学,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抓住这些诗歌个性化情感中的共情,从中体悟作者李白的诗歌特色与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可以取得比传统阅读更好的效果,能够让学生在相互联系与比较中加深理解,加强记忆,培养健康的阅读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迅速提高。由此,笔者感觉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这片新天地中,有必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利器,使我们的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学会思考问题,在群文阅读中学会有效阅读,在学会阅读中走得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1]赵树丰.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甘肃教育,2019(08):101.
[2]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研究[J]. 刘文秀.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Z1)
[3]用想象开启学生的阅读之门[J]. 曹燕薇. 中小学电教(下).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