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2020-05-25王金龙王钰谢燃
王金龙 王钰 谢燃
〔内容提要〕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但传统商务人才模式的培养远远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国际化商务人才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中最紧迫的任务。本文以盛京指南项目为例,为区域经济建设特别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提供相应人才培养的理论支撑,同时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教育创新的要求,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需的人才。
〔关键词〕 盛京指南 国际商务 人才培养
根据盛京指南项目的人才需求,培养的商务人才不仅是要国际化的,还要熟悉我国国情并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通过对人才培养理念、培养视角及培养过程等方面进一步的改革创新,为国际化商务人才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国际化商务人才创新素质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1.人才素质要求。创新人才具有多种核心特质。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分析问题能力、论证能力、想象力与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兴趣爱好、主动性与持久力等。而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则通常包括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和熟悉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运用、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可见,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基本素质,而具备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知识又是创新人才的重要能力,二者互相包容。我们培养的国际化商务人才,需能够适应高度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商务环境,对所面临的问题能够不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并付诸实现,取得预期的结果。
2.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化商务人才创新素质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和人才培养保障三个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一是在明确商务人才的国际化和创新素质的基础上构建目标体系,反映这两方面素质的培养要求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二是按照目标体系的要求,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构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的选择。“以目标为基础”是构建和实践该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发点和指导要求。学习目标反映人才培养目标的预期和要求,同时也是培养过程中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的指导要求和参照物,即一是以学习目标界定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方法在能够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同时,还要能够帮助他们顺利达到所规定的预期学习目标。三是考核方法与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相适应,即考核能够满足“检验学生是否完成预期学习目标”这一根本要求,同时使学生在各类课堂和课外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够被评价。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立足于专业的国际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情况,体现灵活性、多样性以及创新性。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分析商务人才的国际化素质和创新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参考学会、企业、行业协会意见以及国际职业标准,界定了四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一是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理论、原则、规则和工作处理方法。二是分析能力目标。能够在特定环境中联系相关原理、原则和规则,通过正确评价和运用,解决具体问题。三是实践能力目标。能够收集、选择和组织基本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分析、处理和解释此类信息。四是可迁移能力目标。逐步发展出适应未来工作和国际竞争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般性能力,包括持续、终身、自主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具有一定的时间压力和竞争压力等特点的环境下,通过独立或合作工作的方式,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并将之以语言或书面的形式流利表达。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在保证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下,重点是突出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国际化商务人才的创新素质。可迁移能力是核心,促使学生将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创新素质顺利转化成为未来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工作实践。
三、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
培养国际化商务人才创新素质的过程,就是将创新和国际化素质的养成,贯彻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考核等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顺利转化成为未来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在实践中,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选择的教学方法与一个或多个学习目标相联系(而每个目标通常也要求多种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在掌握应用性强、国际前沿的基本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素质,为未来的创新实践做好准备。我们探索出并运用包括课堂讲授、课堂报告、互动讨论、案例研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同时运用课堂报告、讨论、案例研究、实践操作等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拓展,引导学生在知识综合的过程中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
1.以实践能力分解为基础构建实践性教学课程与环节体系。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分解为专业基本能力、综合能力和职业发展与规划能力。针对专业基本能力设计了各门核心课程课内实践环节以及手工实训、模拟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独立实践环节;针对综合能力设计了营销策划、学年论文、(跨专业合作的)项目策划等综合性实践环节;针对职业发展与规划能力设计了专业认知、专业调查、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等实习实践项目。合理安排各类实习实践的时间顺序,专业学习初期及早开展专业认知和调查实践,专业知识密集学习期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交替培养,毕业前夕归纳总结并规划未来。
2.以“先做后学”结合“先学后做”的思路优化独立实践环节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科学态度的问题,采用了“先做后学”的思想,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和初期就安排了专业认知实习和专业调查实践,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收集一手资料,并科学处理信息以完成对专业本身及其相关业务问题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和端正科学态度,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理解专业知识特别是重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为后续的自主、自觉的“学”创造有利条件并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学习过程中先以手工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基本业务流程,再以上机模拟实训指导学生接触和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手段和系统化的处理方法,从而使学生印证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此外,还在毕业前夕组织各专业学生跨专业合作,以小组方式共同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策划,指导学生将专业知识综合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并在不同专业的协同合作中进一步体验发挥专业能力的方法和重要性。
3.以“边做边学”安排组织课内实践教学。在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以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包括教师提供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由学生亲自动手处理;在模拟实验室中利用软件模拟操作基本业务;教师布置大量作业和习题,在强化知识基础的同时,感受并理解原理在实际业务中运用的变化和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堂报告、课堂讨论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指导学生通过综合使用各种方法研究现实问题;教师采用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報告,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国际学院)
责任编辑:宋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