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班民间游戏《揪尾巴》活动设计

2020-05-25晋家维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鼓声猴王小猴

晋家维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要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游戏《揪尾巴》是本土传承的一个民间儿童游戏,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游戏的互动性与能动性强,材料使用简单,游戏活动有一定的技巧性与难度性,从而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揪尾巴》游戏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快速跑和躲闪的能力,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而且能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是适合中大班孩子开展的民间游戏活动。快乐、又有一定难度的游戏活动,能给孩子留下许多儿时美好的回忆。

二、活动名称与内容

民间游戏——《揪尾巴》

三、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的反应能力与协调性。

2、学习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3、樂于参与游戏,体验游戏过程中的快乐情绪。

活动重点: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学会左右迅速移动的躲闪和进攻方法,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快速的运动反应能力 。

活动难点:在游戏中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能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四、活动准备

1、废物小布条人手一条;(颜色或长短不同)

2、小鼓1个,轻音乐1段。

五、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导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森林里都有什么小动物?(狐狸,兔子,猴子,狮子、老虎……)看看老师在学什么小动物做动作?(教师模仿“小猴”动作让幼儿猜)

师:你们也想当聪明的“小猴”吗?小猴都有什么本领?一起表现给大家看看。”

2、引导幼儿随鼓声节奏做各关节、肌肉群热身活动,并练习走跑交替,左右快速移动等技能。(教师提示规则,如:鼓声慢,动作就慢,鼓声快,动作就加快,鼓声停下来都停止做动作,附加练习左右快速移动的技巧)

(二)练习躲闪和揪别人尾巴的方法和技能

1、(幼儿原地坐下)老师:小猴们不但本领大,还喜欢玩一种叫“揪尾巴“的游戏呢?摸摸你们的尾巴在哪呢?(我们没有尾巴……)

师:你们的尾巴在这儿呢!小猴爱玩的揪尾巴游戏怎样玩呢?让我们先听一听揪尾巴游戏的规则吧!

2、游戏规则:每只小猴把尾巴扎进裤腰里以后,就到指定活动范围内找个自己喜欢的位子站好,老师当“猴王”裁判敲击小鼓,小猴们听到鼓声就开始跟着鼓声慢走,当鼓声变快时就开始相互揪尾巴比赛,在游戏过程中,小猴只能躲闪,不能用手护住尾巴,而且躲闪或揪别人尾巴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太用力,被揪掉尾巴的小猴就到圈外休息,当“猴王”停止敲鼓时,游戏结束,手上尾巴最多或尾巴没被揪的为胜利者,可以当猴王,尾巴被揪的就得停玩一次游戏或表演一个节目才能领回自己尾巴继续游戏。

3、(教师分发尾巴)幼儿尝试玩一遍游戏。

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揪到别人的尾巴,而且成功地保护好自己的尾巴的?

4、教师示范

请一名老师一起示范游戏,提示幼儿注意两位老师之间进攻和躲闪的动作技巧。

教师经验分享:要想保护好自己尾巴不被别人揪到,就尽量保持和对方面对面站立,要想快速揪到别人更多尾巴,我们可以尝试左边进攻向右躲闪,右边进攻向左躲闪,躲闪后趁其不备迅速绕到对方后面揪下尾巴。

(三)集体游戏

1、个人游戏:教师击鼓开始游戏,游戏中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教师小结游戏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增强幼儿规则意识。

3、幼儿再次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游戏状况,适时强调相关规则。

4、分组游戏: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尾巴颜色进行分组,每组推选出一名猴王,猴王保护并带领小猴去揪其他组的尾巴,游戏结束时游戏区哪组组员揪到的尾巴最多,哪组获胜!反复游戏两次。

5、教师点评。

(四)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随音乐做放松活动(注重腿部小肌肉群的放松整理),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在户外活动时组织幼儿玩揪尾巴的游戏,增加人数并创新玩法,提升幼儿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猜你喜欢

鼓声猴王小猴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一面鼓
翘着尾巴的是猴王
麻雀
猴王之争
小猴的难题
猴王斗虎
定滑轮上的小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