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研究

2020-05-25刘欣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建议

刘欣

摘要: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进而维护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几项建议,力求更好的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建议

一、国家有关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

多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非常重视的。为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临时困难补助制度;减免学费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1]。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有效地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其中,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帮助高校贫困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贫困生的认定缺乏精准性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资助过程中对贫困生的认定还不够准确,这样就很容易遗漏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也会使一些家庭不困难的学生浑水摸鱼。目前各高校认定贫困生的普遍做法是:由学生自主申请,然后以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村委会、街道办事处等有关基层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为依据,随后由班级民主评议,辅导员综合认定贫困生人选。每年申报贫困生的人数众多,认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高校很难对所有申报的学生进行详尽的家庭实际情况调查,而主要依据就是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就会在贫困程度的評判方面存在偏差,有些甚至会掺杂个人情感。某些学生虽然申请贫困生,但是日常消费却相当之高,如果这些同学会申请成功,获得资助,那对于其他贫困生是有失公允的,也会影响到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2.对贫困生的资助帮扶不全面

目前多数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多侧重于经济方面,很多时候忽略了其他方面。其实贫困生内心对于心理帮扶、技能帮扶、就业帮扶等帮扶形式有很大的渴求。对于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说,能得到他人尊重的这种心理比其他学生更强烈。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不希望自己因为贫困而受到非正常的关注,不想因此而被别人瞧不起。但是由于贫困生多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这些地方的教育环境相对落后,因此贫困生常常感到自己无论在个人才艺特长还是综合能力方面,都不如别人,自卑感油然而生。同时面对就业压力大,就业信心不足等问题,贫困生也缺乏应对策略和办法。可见,现阶段高校虽然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贫困生一定的经济与物质支持,而并没有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忽视其心理健康和个人能力的培养。

3.勤工助学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各高校在政策的指导下,设定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具体勤工助学的常规工作,但其与学校各部门及社会达成的共识有限,以至于勤工助学岗位较少,技术含量较低、实践操作性较差等问题不断发生,使贫困生无法得到有效的资助,也很难得到能力提升和锻炼的机会。虽然各高校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设立了勤工助学基金,但目前国家财政投入的资金不足,勤工助学基金的经费来源有限,因此勤工助学机制的运转面临着较大困难。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改进的建议

1.贫困生认定采用精准模式

要做到精准认定贫困生,有针对性地去开展帮扶工作。首先,应坚持实事求的原则,有机的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在贫困生认定环节,通过走访和电话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每一个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精准的调查,同时对贫困生的档案分阶段、分层次的构建,以提供客观和详实的资料,为更好的开展精准识别和精准扶持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各高校资助部门应该以学生的户口类型、生源地、父母职业、家庭成员情况以及家庭收支情况等为指标,构建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综合评价体系,并做到公平和公正。由于资助的资金和名额都有所限制,因此高校可以分批帮扶,尽量让贫困生都能享受到优待。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注意学生家庭的突发情况,采用优先帮扶的策略,努力做到科学合理的精准资助。

2.创新资助方式有助于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能力培养

高校的资助工作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但仍然可以采用新的方式为贫困生服务。比如某高校通过自主开发的大数据平台,分析了学生2018年在学校刷一卡通的数据,找出每月在食堂吃饭60次以上、每天吃饭低于平均值8块钱的学生进行资助。按照每天6元的补助标准,一学期720元餐补,悄悄打进了这些学生的饭卡[2]。利用大数据“隐形资助”学生的创新资助方式,不仅可以解决一些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又可以维护他们的尊严。这与高校传统的资助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在资助公平和学生尊严之间找到了平衡,既让贫困生得到了关怀,又避免他们心理上受到影响。

高校可以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利用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邀请优秀的贫困生代表做报告,对他们进行励志自强教育。可以成立资助服务社团,建立如QQ群、微信群等各种沟通平台,进行创业政策的辅导或勤工助学经验的交流培训。可以定期开展活动,鼓励贫困生通过参加活动培养组织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可以通过企业定向委培等方式加强贫困生与企业间的联系,使他们逐步提高获取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更好地了解就业单位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3.优化勤工助学的资助工作

高校应增加勤工助学的资金投入,保证专款专用。优化勤工助学校内资源,合理设置勤工助学的校内固定岗位,可以设置的岗位主要有:图书管理员、学生工作助理、网络维护、学生宿舍文明督导、饭堂服务、实验室管理、电教设施维护等。按照教育部“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努力拓展校外资源,提供校外实践机会。在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使每一个需要资助的学生都有一份助学工作,这样既能缓解校内岗位有限的困难,也能为学生的自强自助提供更多机会。高校应提升勤工助学的工作层次,由单一的工勤型向技能型、创业型转变,例如开办大学生书屋、摄影彩扩中心等勤工助学的实体店,由资助中心部门管理,贫困生协助经营管理[3]。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又可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要与时俱进,要正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健全资助育人体系,创新资助模式,深化育人改革,在为贫困生提供精准经济帮助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和能力的培养,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6(5).

[2] 谭明成.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认定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7(13).

[3] 马世磊.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创新[J].安顺学院学报,2016,2(18).

猜你喜欢

建议
别人打你一拳,为什么不建议你还手
为什么点外卖建议你点湘菜?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Making Suggestions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