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

2020-05-25李海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发展教育

李海

大数据技术是21世纪最具时代标志的技术之一。大数据(big data),又名巨量资料、海量资料。麦肯研究院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对大数据所做定义如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各行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学生的学习行为、思维方式,教师的授课理念、教学方法,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学评价无一例外都受到大数据的影响。教育领域必定会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发生深层次的、多元化的创新与变革。教育大数据作为新兴事物是整个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集合,发展教育大数据对实现智慧教学、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推动大数据与教育现代化深度融合、整体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大数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1.教育理念与教学评价被迫革新

教育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社会形态影响,现代的教育体系几乎是伴随着工业社会发展同步发展的。市场的扩大与提高,对劳动者劳动技术与经验的要求远远高于个体层面的文化修养,合格劳动力的衡量标志是能不能解决问题。这一实用主义特点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的教学评价不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总是依赖能力测试,通过考试分数的数理统计分析来评价学生与教师。

2.个性化教学得以真正实现

运用大数据技术,在线平台能实时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获得全面丰富的数据内容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加以整合分析,不但能掌握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知识接受水平,还能了解哪种教学方法对该学生最有效,以及该学生具体的薄弱点。教师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教学活动和学习计划,教学工作真正从共性化的群体教学转向了个性化的个体教学。个性化教学的实现能大幅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

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本质上就是数据的生命周期,即数据获取、数据存储、查找与分析、可视化、决策。

1.教育者角度的应用,即教学领域知识模型构建

大数据教育系统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建模后通过数据挖掘、学习分析和在线决策各子系统,研究各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教学知识点、教学单元与教学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重新构建领域知识结构,对现有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效率的目的。

2.学习者角度的应用。个性化课程分析

大数据教育系统首先获取某个学生以前的学习表现,从已毕业学生的成绩库中匹配与之相似的学生,分析已获得的成绩和待选课程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通过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评估学生个人情况;再结合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为学生列举课程清单。

3.其他应用

当大数据教育系统与其他领域的大数据系统互联互通后能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

三、教育大数据发展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大数据的发展与利用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与商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

1.是大数据结构标准不统一

近年来,伴随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各地都加大了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但由于采用的处理技术、应用平台各异,采集的数据格式不统一、标准不一致,数据库接口也不互通,数据多、来源多、类型多,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条块分割的数据“孤岛”。

2.是大数据共享机制不明确

大数据的价值基础在于数据规模大、来源广、共享普遍,然而当前教育大数据共享还普遍存在“不愿共享”“不敢共享”“不能共享”难题,没有形成统一联动的共享机制,数据的归集、整合、清洗、比对等普遍滞后。这其中有避免数据安全风险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缘于大数据思维欠缺。

3.是大数据应用不成熟

当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普遍认可的大数据应用还屈指可数,比如学生画像、学业预警、精准资助等方面有成功探索,但仍然比较零散,数据规模也不大,模型构建、可视化呈现则处于起步阶段。

4.是大数据发展制度安排不健全

国家层面缺乏对教育大数据发展体制、机制、共享、技术、方法、应用与安全等方面系统规划的法规,还没有体系化的大数据集成、使用和管理机构。

四、加快教育大数据发展利用的对策建议

1.是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供给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涉及教育理念、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等多方面深刻变革,有必要将教育大数据的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技术支撑纳入国家战略,明确教育主管部门、教育机构、大数据企业等相关各方的责权利,从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系统支持,制定数据标准、数据共享、数据管理、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和数据应用规范,引导教育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2.是建立专门机构,实施数据治理

教育大数据是宝贵的教育发展资源,中国是教育大国,所产生的海量教育数据的潜在价值不可估量。应出台教育大数据管理办法,成立专门的大数据治理机构,履行法定职能,制定规范标准,支持大数据应用开发,保障教育数据安全隐私,推动数据共享共建,引导大数据产业发展。

3.是建设公共平台,推动数据共享

教育大数据的价值和前景基于海量数据资源的汇聚、挖掘和应用。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要打破各种信息壁垒和“孤岛”,推动信息跨部门跨层级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

4.是注重人才培养,完善布局

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开设大数据专业,并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匮乏问题有望逐步缓解。基于此,应推动形成包括基础设施提供商、数据采集提供商、数据挖掘与分析提供商、数据应用服务提供商、数据存储服务提供商和数据安全服务提供商等的完整业态布局,推进教育大数据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总而言之,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惠及该系统内学生、教师、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等所有人员,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新生事物,大数据具体的应用还不成熟,需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改进完善。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发展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区域发展篇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师发展
教育教学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