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时·活化·对话
2020-05-25刘建德
刘建德
摘 要 要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落细,需要与时俱进“为时养器”,重建教育内容与学校价值,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与关怀,激活教与学,使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最大化;激发相关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等要素的对话,催生与释放承担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动力。如此,也许才能真正建立起灵动、润泽的基础教育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长效机制;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05-00-05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为此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就基础教育而言,如何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落细已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如何把走向未来的学生“树”起来,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我们拥有大格局,站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下思考立德树人工作,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为时养器:重建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内容与学校价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立足新时代,我们的教育到底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必然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能含糊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1.把握“关键”内容,培养时代新人
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校办学方向明确,办学思想端正,办学行为规范,为国家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和合格劳动者。但是,现实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背离育人方向和育人规律的现象,诸如培养方式粗放,对国家课程计划的落实阳奉阴违,思政课程教学囿于知识本位和升学应试等不容忽视。
对策思考: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五育并举”,坚决克服“重智、轻德、弱体、少美、缺劳”的问题,努力培养新时代祖国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实现个人使命与社会使命、国家使命、民族使命以及世界使命的融合。
一是落实时事政策教育。时事政策教育是一门强烈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德育课程。一直以来,国家的课程方案与计划中都有关于对中小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的时间、形式等方面的硬核要求。真正开足开好时事政策教育课,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落地生根,让国家大事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接班人才会茁壮成长。
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历史教育、国情教育,我们才能培育出党和国家需要的有志青年。
三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立德树人本身就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利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人格建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四是发挥关键课程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从“事实上”感受和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学生在理论上找依据,在心灵上树自信,不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夜行,不让学生在前行的过程中迷茫。
2.推进教育创新,重构学校价值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仿真技术、全息投影、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带来人类未来学习方式和教育形态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了集体式的学生德育成长方式,弱化了教师经验式的德育能力,挑战了师生间传统的德育交往方式,且弱化了学校的德育功能与权威,消解了学校德育的边界。[2]然而,有的学校却在开放的环境里,践行着封闭的教育。
对策思考:办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遵循教育规律,让教育回归本真,生成美好。在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推动教育创新,营造开放的教育环境,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育人机制,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整体性思维的现代公民,并致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教育发展的视角来考虑,今天需要我们“重构”学校价值——真正有专家型校长的生成、社区居民的参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学生学习目的与意义的自主建构。
一是兴利除弊,消解网络负能量。互联网是把利弊兼有的“双刃剑”。一方面,治理网络生态,打造未成年人免受网络乱象侵袭的“护身符”,为中小学生的网络生活设置防护屏障,如推行学生专网、上网实名认证登录、控制上网时间、限制浏览内容等,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配合;另一方面,相关方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对信息资源辨识与选择的能力。
二是重视精英教育,培养拔尖人才。“精英”是我们民族复兴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稀缺资源。他们不是“考试型”人才,而是潜力大、有历练、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分子。在重视大众化教育的前提下,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精英教育,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有精英意识,对于少数禀赋优异的学生能真正因材施教,精准施策。
三是推进“教育+互联网”快速发展。教育需要工具和技术,“教育+互联网”应是未来教育的模样。要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们的教育应该主动拥抱这个信息时代,更加主动迎接技术变化,切实以學生发展为本,遵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灵活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度参与开放、互联、互动的多元建构,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加快数字校园建设,促进资源共享,让互联网真正赋能教育。[3]
二、活化课程:创生指向立德树人终极价值的课程与教学
学校课程并不仅仅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各门学科的总和,而是“学校中教师和学生创造的教育经验的总体”,也就是“教师所组织、学生所体验的学习经历(履历)”[4]。那么,作为师生“交往”的纽带、教学活动的媒介、学生成长的保障,现有的中小学课程怎样才能更好地统筹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与作用?无疑,我们需要重视课程的终极价值——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与关怀,激活教与学,使课程的功能最大化。
1.提高站位与格局,主动建构课程
我国现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虽然比较成熟,但对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动态性、人文性和困难性预估不足,以至于校长、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性体现不充分,创造性體现太少。
对策思考: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曾说: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实处是教材。基础教育改革,有着相同的逻辑。它需要教师主体在位作为,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转换角色,提升课程意识,做好课程开发,优化课程实施。同时,一位真正优秀的、卓越的教师,还应该提高站位,放大格局,超越学科局限,高于课程,真正做“大”的教育,做“人”的教育。
一是加强课程融合与创新。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不是一门课程、一项活动所能培育的。学校在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主题化、生活化、实践化的思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限重构,建立新的融合式的课程体系。这样,才会真正有更多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彰显地方实际的特色课堂、生本课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
二是满足多样化课程需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关键在于课程。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推动中小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另一方面,各校要把丰富课程门类、提高课程品质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开发并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方案,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需求。
三是创生“小微”课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更多的应该是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取材于当地的课程资源,创生一些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较强的小微课程——既可以是学科课程的延伸,也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多学科融合式小微课程。
2.落实“综合化”精神,拓展教学宽度
当前,在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说每一门课程都实现了其学科育人的基本价值。但是,过于凸显学科本位和学科意识,强调学科价值,致使每一门课程的功能被严重地弱化或窄化。尤其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学习偏科与知识面狭窄,过早地抑制了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与创造性。
对策思考:我们要落实《意见》精神,“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课堂教学一定要基于学科、走出学科、突破学科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性思维能力。实现教书与育人、课堂与课程、课堂与生活的一体化,在目标、内容与空间上拓展课堂。[5]
一是彰显育德价值。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包括课程育人在内的“六大实施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也强调要大力深化“课程育人”。所以,在各门课程的实施中,老师们都要将中小学德育的内容细化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克服“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现象,彰显课程的育德价值与功能。
二是突破学科界限。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生学习,绝大多数情况是“分科学习”,这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很不利的。在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可以更多探索和尝试“学科融合”,引导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展开全面探究。
三是创新学习方式。学习是实践性的,它追求通过知识引起学习者内在素养的变化。我们所引领的学习方式应该突显学习的实践属性、文化属性和过程属性。各科教学都要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基于情境和问题的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真实探究,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要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与真实性体验、实践性运用。要引导学生善于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来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升学习效率。
三、对话交往:催生与释放承担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动力
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成长实质上建构了他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而且通过这种意义的建构,生成了相应的人际关系和共同体关系。那么,在教育领域,相关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如何“对话”,才能催生和释放基础教育发展动力,让立德树人得到更好的落实?
1.争取“合力”,促成主体间对话
对话创造和谐,和谐形成合力。这种力量,无疑是基础教育发展强大的内驱力。基础教育领域的“交往”和“对话”,既存在于相关主体(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也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作为主体的依然是教师、学生、家长,而自己、他人、社会、自然则作为教育活动的客体存在,成为主体观察、体验、塑造、改变或实践的对象)。作为一种对话关系的存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中还存在太多关注“我”“自在”,忽视“他”“他在”,忽视自我与外界的关联,缺少互动体验,缺少改变自我、帮助他人、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愿望与意志。
对策思考:机关里、校园内、课堂上应该建立相容而不是相斥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各主体间思想、情感、文化上的认同与相连。无论是哪一主体,在与客体的对话中,都应该重视人性,立足人类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强化共性,求同存异,寻求最大公约数;关注利他,换位思考,真诚理解。为此,我们要经常反思省察,且能善待他人,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主动融入和适应自然。
一是完善机制:真正落实“立德树人”,需要构造一种常态化、教育性的互动交往机制,从而促进主体“对话”,实现学生成长。当下,除了生本课堂,定期举办的学生发展主题论坛或学校发展论坛、基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家校联席会、聚焦学生倾向性问题解决的研讨会、致力于发展共同志趣的研学沙龙、立足于合作共享的家校学习共同体、有利于角色重塑的超级教育社区等都是良性互动的对话机制。
二是打造平台:不同主体之间要实现充分且富有意义的对话,需要更多特定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或平台。如师生的课外谈心、文体联谊、志愿服务、大课间团体操等;学生的社团活动、主题班会、辩论赛、野外拓展、研学旅行等;教师的TED演讲、教学竞赛、读书会、主题教研;教师定期家访、家长进校指导,以及校园之声广播、国旗下讲话、校园艺术节等,都是重要且有益的对话平台。
三是丰富话题:作为教育性的对话,各种主体之间的交往不能是仅仅只就学习而言,而应该围绕更多的话题展开,且这些话题是有价值的。一般来说,话题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中的重难点、生活化的知识应用主题、“三观”确立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困惑、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等几大类。当然,不同主体之间侧重于不同的话题内容。
2.指向“成长”,强化科研“对话”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其本身亦是一种与学生成长相关的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往与对话。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尤其是教研员经常行走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之间”,以深度介入和指导课堂教学为重点,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示范引领,推进改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研究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并未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已被边缘化。
对策思考: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科教兴国总体战略,服务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服务于各级各类学校质量提升,注重思想引领,突出行动跟进,讲求方法创新,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出思想、出方案、出方法,全面提升教育科学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为推动教育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一是以战略研究为火车头。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个教育科研院所应该组织力量开展本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为当地教育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引领,发挥智库作用。
二是以课堂研究为重点项。教研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集中力量主攻课堂(当然,这里的课堂并不局限于校内的教室),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重视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反思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
三是以学情研究为突破口。研究学情是当代学生观重建的必然要求,是了解学生发展起点的基本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保障。因此,我们要研究学生个体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研究学生群体的差异状态;要由经验型的了解学生转向研究型的学情分析,由静态的学情研究转向动态的学情研究,由一次性的学情研究转向持续多次的学情研究。
3.重视“运用”,推进“实践对话”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和实践,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真正的动力之源。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便是实践学习的缺失。
对策思考: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从学生全面发展考虑,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在网络生活丰富、虚拟空间扩大的今天,让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走进农村,进入企业,尽可能多地参加生产实践,在与现实生活的对话实践中检验课堂所学,生成创新素养,建构人生意义。
一是重视社会实践。中小学校要创造条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要创建一批实践教育实验区,农村地区要安排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要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等提供保障。引导学生在亲历各类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价值体验,形成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和法治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国家认同,并热爱中国共产党。
二是重视家务劳动。目前,中小学生在家不从事家务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家务劳动的意识与要求“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里被软化,在社会上被淡化”,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学校和家长都要重视生活实践,给学生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及其它与家庭生活有关的事情,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磨砺意志,涵育品格。
三是重視社会参与。生活中,他人与社会是我们对话的重要客体。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主动投身志愿服务。
总之,我们的基础教育如果能够更好地做到跟进时代,科学管理,活化课程,催生动力,立德树人工作就能够产生动力,形成合力,焕发活力,涌现创造力,从而取得更大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3-05-04] (2020-04-1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2]赵园园,张凌洋.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挑战[J].中国德育,2019(22):16-19.
[3]储朝晖."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N]光明日报,2016-4-19.
[4]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
[5]唐西胜.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度空间"[J].中国德育,2019(22):50-51.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