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道地药材柴胡产业化模式构建与示范
2020-05-25贾和田贺献林申国玉李海东
贾和田 贺献林 申国玉 李海东
(1 涉县农业农村局 河北 涉县 056400; 2 涉县擎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 涉县 056400)
涉县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位于河北省太行山中药材产业带的核心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是以柴胡、连翘等为主的道地北药的优势产区。
2011 年涉县县委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小品种、大产业”为目标,将柴胡列为发展的重点品种。涉县农业工作者针对目前国内柴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质基源混乱、齐苗难、投入品使用不规范、产业链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太行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通过构建“五大体系三种模式”(即良种繁育体系、生产技术体系、产地加工标准体系、区域公用品牌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创建山区特色的土地租赁、股份模式,订单合同模式,大户种植模式),推动柴胡产业快速发展,涉县柴胡种植规模由2011 年的不足1 万亩,到
2018 年达到9.7 万亩,涉县成为河北省中药材种植大县,“涉县柴胡”成为河北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涉县柴胡的发展模式为北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种范例。
1 选育优良品种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图1 冀柴1 号(原名涉县柴胡)选育过程
以“长势整齐、适合种植、产量较高、质量稳定,符合《中国药典》 2015 版的描述的特性和含量”为育种目标。以当地民间源于太行山野生柴胡的种植群体为基源,采取单株选育与集团育种相结合,选择大粒种子,室内穴盘育苗,田间单株栽植,连续选优去劣,单株选种与混合繁育交替进行,筛选出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同时进行产量比较试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性状鉴定、DNA 鉴定等程序,先后在太行山涉县、武安市、涞水县,燕山地区的承德市隆化县、张家口市赤城县等多点试验,选育出了性状典型、产量高、宜于栽培、药用成分含量高的优良品种—“冀柴1 号”。同年由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评价,鉴定成果水平为国内领先。
依托涉县擎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南店镇王堡村通过流转土地,建成了“冀柴1 号”100 亩原种繁育基地、500 亩一级良种繁育基地;带动全县中药材企业、合作社建设7000 亩的二级良种繁育基地,建成“冀柴1 号”良种生产体系。扶持涉县擎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 万元购置种子脱离、风选、精选、色选等加工流水线设备,建设种子晾晒场、仓储设施,形成种子加工体系。良种生产体系+种子加工体系,形成了完整的柴胡良种繁育体系。
2 强化科技研究 创新柴胡生产技术体系
通过对野生柴胡及家种柴胡的特征特性、物候期及生长发育历程观察,弄清柴胡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研究柴胡种子发芽规律,试验割薹、施肥等增产措施,进一步研究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及生态防控技术;通过研发适合山区的小型柴胡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通过综合系列试验、研究成果,以“粮药轮作、雨季套播、生态防控、年半采收”为内容,制定了“柴胡雨季套播规范化栽培技术”,成为北方旱作区的实用技术,在太行山区及承德、张家口地区推广面积达20 万亩,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 创新产地加工 建立柴胡加工标准体系
打破传统加工方式束缚,引入国际食品、药品质量要求,将农残、重金属及微生物含量纳入质量指标,探索柴胡产地加工模式。制定了柴胡“剪茎—清洗—晾晒—分拣—包装”产地初加工标准,降低产品农药、重金属残留,减少病株、霉变株、腐烂株,提高产品品质。2018 年,涉县柴胡首次走出国门,打入欧盟市场,与德国华宝中药行建立供货协议。制定《地理标志产品涉县柴胡》、 《地理标志产品涉县柴胡栽培技术规程》、 《柴胡原(良)种繁育技术规程》、 《柴胡种子检验技术规程》、 《柴胡种子质量标准》 等柴胡系列地方标准,将质量、生产标准化,形成加工标准体系。
4 加强品牌创建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体系
涉县在发展中药材产业之初就提出了建设大品牌的构想,依托涉县柴胡道地品种,挖掘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创建国家级品牌。2014 年涉县柴胡连续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2016 年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9 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地理标志保护商标,至此,涉县柴胡为三地标产品。2018年,涉县柴胡获得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涉县柴胡、涉县连翘成为河北省十大道地药材。2019 年“涉县柴胡”申报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同时,指导涉县企业注册企业商标6 个:“涉柴”、“黄花山”、“大岭道”、“以岭”、“天江缘”、“道艺”。系列品牌的创建,大大提高了涉县柴胡的声誉和价值,为优势资源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太行山区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样板。
5 强化社会服务分区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根据涉县柴胡的产区分布、交通情况,完善柴胡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5.1 建设集柴胡良种、产品收购、技术服务为内容的网络。分别在全县的重要交通节点建设了5 个中药材产销技术社会化服务网点,分别是河南店镇的涉县天地网公司服务站、王堡村涉县擎阳种业公司服务站、固新镇西山村的河北兴科公司服务站、索堡镇的邯郸太行公司服务站和西戌镇鸡鸣铺村的大南岭合作社服务站,承担全县中药材社会化服务职能,形成全县中药材服务网络。
5.2 建设和完善柴胡生产技术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合作社建设生产服务专业队伍,配备播种机、采收机及无人植保机等专业生产管理机械设备,通过“三包”(即包种、包管、包采收),对农户土地进行托管,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和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户增收。
6 结合山区特点探索山区发展模式
涉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多为旱地,地块小、道路不畅,规模化流转土地十分艰难,再加上山区土地最明显的特点是地块小,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经营。因此,山区发展中药材种植,必须合理调配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
6.1 鼓励企业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农企利益共同体模式。农民土地流转收入一部分,参与生产工资收入一部分,再通过按股分红和二次利润返还等方式获得红利,同时自家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6.2 发挥技术优势,采取合同订单、服务协作模式。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等,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农民发挥种植技能优势,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农产品。
6.3 推广了“1 个劳力10 亩田,2 年收入4 万元”的大户种植模式。即1 个中等劳力有效管理10 亩柴胡田,2年的收入为4 万多元(柴胡、玉米雨季套作模式,第1 年收获玉米,收入约1 万元;第2 年收获柴胡,约3 万元),让不能外出打工的人群,实现了就地就业、就地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