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20-05-24何牧
何牧
【摘 要】本文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学分银行制度实施以来面临的问题,论述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应用价值,提出探索构建符合新时期需要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立学习者个人学习账户、构建学习者个人能力图谱等做法,以推进中职学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设。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分银行管理体系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2-0014-03
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管理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职业学校学生对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推行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2019 年 1 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文)中指出,构建職业教育国家标准,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2019 年 6 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同步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探索建立有关工作机制,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2019 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9〕35 号)中也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有序开展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所谓学分银行建设,即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渠道。
一、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的现状
目前,虽然广西的高等学校推进学分银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分银行建设相对缓慢,多数学校还停留在实施学分制管理制度层面,学生获取学分的途径相对单一、对学分的认可度较低。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学校在 2006 年就已制定与学分制相配套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如《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教务管理实施方案》《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弹性学习制度实施方案》《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奖励学分实施方案》《学生成绩考核制度及管理办法》等。学分制度实施以来,中职学校学生通过选择融通课程学习、技能竞赛、选修、社会实践等方法,扩大了获取学分的渠道,但是缺乏相应的学分银行管理服务体系,学生获取相应学分后无法进行积累和兑换,学分只停留在认定阶段。针对以上情况,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分银行建设的推进急需一套较完整的服务体系支撑,以保障学生在获得学分后能够进行存储、转换、支取和兑换等,从而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多种渠道自主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认定。
二、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中高职之间学分转换渠道不畅通
当前,广西大部分中职学校学生通过对口直升、对口考试、对口升本等方式进入到高一层次的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虽然大部分中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管理,但是缺少中职、高职之间学分转换的有效渠道,中职学校无法为高职院校认定学生的学分提供有效的依据,造成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已经学习部分课程或获取了职业资格认证,到了高职学校又要再次学习或获取。
(二)课程体系无法满足中职学生多元化学习、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理论性过强、内容更新缓慢、知识点较陈旧、课程类型单一且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脱节等弊端。既不能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无法适应学分制管理的要求,因此若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无法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推行学分制课程体系改革,应充分体现课程的灵活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中职学校在构建新课程体系时应遵循因材施教、整体优化、能力本位、全面发展、产教融合、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选修课及职业资格认证等的关系。新的课程体系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分获取渠道,使学生在课程选择、技能积累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其他因素进行学习。
(三)中职学生学分互换意识不强
学分互换是学分银行的重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学生参加不同平台的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并进行转换的活动上。例如,学生主动参与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社会实践等,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管理平台转换成相应的学分,用于顶替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但是由于各自学校学分管理机制执行不到位、学分银行管理平台技术保障不足等因素,很多学生虽然参与了各类活动获得学分,但是用于互换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其中部分中职学校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忽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需求,采取一定的措施约束学生,导致学生获取学分渠道单一,没有选择余地,无法实现学分互换。
(四)中职毕业生能力认证单一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目前仅通过毕业证来考核学生在校期间的能力。虽然也提出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参加职业资格竞赛、参加选修课及社会实践等,但是却无法提供相应的保障机制,以致学生往往开始的时候很积极,久而久之就不了了之。以学校现代商贸专业群学生为例,部分学生是学校竞赛队成员,在校期间考取了“1+X”职业资格证书并且积极参加社团活和社会实践,个人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毕业的时候顺利升入高职院校,但是却无法与专业群其他基本完成学业的学生拉开距离、全面呈现个人的能力状况。能力认证单一,造成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原始记录无法追溯、查询,导致高校或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了解较为片面。
三、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探索构建符合新时期需要的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学分认定标准,采集不同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能力的要求,建立适应产业发展的学分认定标准。二是优化学分转换体系,在完善课程目录、能力标准、成绩认定的基础上,尝试设定学分转换比例,为不同级别院校之间的学分转换奠定基础。三是拓宽学分的获取渠道,在专业群原有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基础上,新增选修课、专业拓展课、专业技能竞赛、社团活动、企业实践、社会兼职、对口扶贫等学分获取渠道,尝试在线选修课程学分的认定,促使专业群内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专业融通课程进行学习。具体如图 1 所示。
(二)建立学习者个人学习账户,实现学习成果终身可查询、可追溯
一是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争取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增加学习者学分的含金量,提升社会公众对学分认定的可信度,促进学習者更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二是推进学分认定在现代商贸专业群的实施,在服务广西职业教育现代商贸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拓宽学分银行服务对象范围,尝试面向全校学生、毕业生以及社会学习者提供学分认定服务,使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到及时认定。三是延长学分银行服务时长,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分认定服务,使在校学习和非在校学习得到有效衔接,进而提升学习者终身学习的主动性。
(三)构建学习者个人能力图谱,提供“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基于学分数据的学习者能力建模,在深入分析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基础上,从学分数据、信息和知识三个角度评估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通过可视化的个人能力图谱,有针对性地为学习者展示学习成果,提供高效的导学策略;同时考虑学习者特征的差异,因材施教,保证学习者按需学习、高效学习,为学习者就业、升学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四、学分银行建设的应用价值
(一)构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的学分银行管理体系,让教育成为四通八达的“立交桥”
学分制度是衡量学生学习量的标准之一,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以及学校制订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的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将有利于健全职业学校学生学分认定和转换体系,为学生搭建多样化成长、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促使职业教育提倡的灵活学习制度更加完善。
(二)学分银行管理体系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学校层面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使学校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活动、自我设计规划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三)学分银行管理体系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校在为学生提供选课权利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选择教师的权利,这就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选课率的鲜明对比,让教师看到了差距,给他们带来了提高教学水平的动力,进而解决多年以来困扰学校的教师管理制度问题。
(四)学分银行管理体系为学生带来极大便利
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的建立,肯定了学生的(下转第38页)(上接第15页)自主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以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信息化平台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同时参加职业资格等级鉴定、专业技能竞赛、社团活动、企业实践、社会兼职、对口帮扶等,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获得对应的学分。而其他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也可以通过对应学校出台的相关政策,选择学校的专业课程、职业资格鉴定、社会实践活动等进行学习,并通过考试或答辩的形式参与考核,经所申请的学校认定并报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获得学分。
总的来说,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设是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要,能够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化的管理,中职学校应基于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探求相应的对策,以完善职业教育的内部体系,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季 欣.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06).
[2]武翠红.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成人教育,2008(03).
[3]吴南中,吴易雄.职教体系学分银行的建构理念与推进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
[4]李同斌.关于职业学校实施“学分银行”制度的思考[J].学校教育研究,2016(06).
[5]吴 结.论学分银行建设的价值向度及实现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群学分银行构建研究与实践—— 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商贸专业群为例”(GXZZJG2020A068)及“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 牧(1981— ),男,广西柳州人,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信息化技术。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