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机 唤醒“生长式”游戏的深度学习
2020-05-24赵冬梅
赵冬梅
摘 要:结合学习动机的理论,以户外探索性游戏“保龄球”课程为例,从探寻其价值、审思现状、解析学习动机的多维视角、“生长式”游戏的深度学习建构等几方面,挖掘户外“保龄球”课程中幼儿自主学习的“动机”,提升幼儿的“学力”。
关键词:内在动机;“生长式”课程;深度学习策略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提出:一是需要(need),体现“人”本身的学习特质;另一个是刺激(stimulation)。
一、审思:“生长式”课程深度学习的现状
存在形式重于意义、虚假繁荣、短效重于长效、速战速决等现象。
二、解析:学习动机的多维视角
从心理视角来说,促进游戏深度学习的品质态度,可激发游戏深度学习的生长。从养成视角来说,可提升思考问题的条理性与思考问题的质和量。
三、唤醒:探索性游戏“生长式”课程深度学习的建构
唤醒幼儿对游戏的内在动机,使游戏不断更进,幼儿的知识结构不断“生长”,深度建构知识。
(一)游戏曲线——勾勒游戏的“深”,激发点状学习的“面”
户外探索性“保龄球”游戏生长点主要开展方式是“捕捉—激活—推进”,最终形成深度学习。
(二)本位观照——巧设任务的“量”,挖掘动态生长的“点”
任务一:“源”——微问题动态生长
如《思考1:一架木板》问题:如何让球跑得更快?《思考2:二架长板》问题:球总是跑偏怎么办?《思考3:单块木板VS双块木板》问题:如何让瓶子倒得更多?
任务二:“根”——微资源动态呈现
在“保龄球”游戏中随着问题出现,材料不断更换,激发了幼儿探索动机,挖掘幼儿的“学力”。
如:“保龄球”游戏的材料探索:
第一次:轮胎、油瓶、皮球。生成“洗澡、买球、保龄球”游戏。
第二次:矿泉水瓶、积木、PVC管子。探索哪一种材料能让球不跑偏。
第三次:积木、椅子、地毯、口袋。探索哪一种材料能让球跑得更快。
第四次:体操垫、光滑木板、泡沫垫。探索哪一种材料更适合球跑。
第五次:长积木、木质梯子。探索让球跑得更快的方法。
任务三:“本”——微设计动态嬗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简称《指南》)指出:“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如“保龄球”游戏自主设计过程:
第一次:设计小组和个人标记。区别小组和个人标记。
第二次:设计“保龄球”摆放方法图示。验证最合适的摆放方法。
第三次:记录得分情况。学习点数对应。
第四次:设计裁判员标记。了解一般标记的内容。
(三)现场对话——直观幼儿的“学”,彰显深度学习的“程”
华爱华说:“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幼儿的成长,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
1.环境宽松:唤醒动机“顺”由内见外
通过创设宽松的环境,教师“顺”幼儿的发展,激活幼儿内在动机,使幼儿的“学力”由内见外。
案例1:一架木板
架成一个滑坡,球从上面滚下来。昊昊说:“球不跑了。”凡凡说:“垫高一点。”然后潇潇用双手将两块木板往上提高。凡凡还说:“我在后面推着。”航航双手抛球,球一直往下滚,现在球跑得真快。
分析:如何让球跑得更快,设置滑坡,已经成功一步;其次将木板架高,从这里不难看出,孩子们在过程中通过操作发现、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就是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
2.找准契机:适时介入“助”化解难点
随着“保龄球”游戏的进程,关注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及幼儿对问题的关注度,找准契机,适时介入,“助”幼儿一把,让“学力”继续生长,不断生根发芽。
案例2:二架长板
凡凡:“木板滑滑梯太矮了,球还是跑不快。”
凡凡:“我们弄一个大的滑滑梯,就像这个。”
教师建议:“要不我们去玩具柜那里找找吧!”
凡凡:“就这个。”“还要一个梯子架起来。”
问题:“球总是跑偏怎么办?”
分析:在此过程中,身边的木质滑滑梯给了孩子灵感,凡凡立即说应该弄一个大大的滑滑梯,球跑得就更快了。当周围没有此材料时,教师的及时建议帮助孩子化解难点,运用已有经验立即发现最合适的材料——长木板和人字梯。
3.退后缄默:形成良性竞“争”猜想验证
案例3:单块木板VS双块木板
辩题:一块木板好还是两块木块好?
辩方1:一块木板好
辩方2:两块木板好
验证:第一次两组同时开始,一块木板的小朋友还没有准备好,两块木板的小朋友球已经安全滚下来。
第二次两组同时开始,一块木板的小朋友刚脱手,两块木板的小朋友球已经滚到下面了。
结果:两块木板更合适。
分析:根据《指南》分析,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所以出现问题争论时,鼓励孩子设法通知自己的方法验证和比较发现事物背后存在的价值。
“生长式”游戏的深度学习建构,通过“动机”的引领,重在“以幼儿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保龄球”游戏的探索并未结束,幼儿自主学习的动机正在“生长”,这种动机可能在任何一个游戏中都有可能生发,但是一線教师除了需要观察、追随兴趣之外更需要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的“学力”。本次只是针对户外探索性游戏“保龄球”提出“生长式”课程深度建构策略,其实重要的是唤醒幼儿内在动机,希望通过多种途径“助”幼儿获取经验,让幼儿成为有高“学力”的人,也让“生长式”课程更加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