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探讨
2020-05-23王恩翠
王恩翠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落实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离不开班主任,可以说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教育者,更是学生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教育,首先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和相关的知识体系,其次要在长期的管理中积累经验,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不同的管理,做到对班级管理的创新,从而提高管理能力。现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和实践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
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对小学生的管理可能会比较烦琐,而这也是对班主任个人管理能力的考验。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的重心不只是抓好学生的学习,还需要观察、了解学生的生活以及个人心理情况,保证学生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学习心态,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班主任要加强管理和改进,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一、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
俗話说:“最好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这句话也可以运用到小学教育的管理中。但是小学生心智、思维尚不成熟,因此,教师不能完全放任学生,要起到引导和教育的作用,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或者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自我约束[1]。这样学生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进而提高管理力度。而实现这一管理目标的重中之重就是教师需要把学生当成朋友。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学生能够将自己当朋友,这样学生和教师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双方都是对方关注和尊重的对象。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从而形成友谊。也就是说,在平时教育和管理中,班主任要一改以往威严的样子,主动放低自己的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这样学生才会将教师当自己的朋友。
在平时教育和管理中,班主任要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了解学生的想法,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尽力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地位,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这样才能够更多地了解学生,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把教师当朋友之后,学生自然也会尊重教师,并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严格要求自己。
二、提高学生的自身管理参与度
班级管理是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在管理学生时,不应该抛开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自身管理中,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现在的学生素质都比较高,受到的教育都比较好,只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学生就会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2]。而要实现这一管理目标,就需要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要让学生认识自身的问题,才能加以改进。所以,班主任需要提高学生在管理中的参与度。为了加强班级管理,除了竞选班长和组长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担任一周的班级管理干部。管理工作分为早读管理、做操管理、卫生监督、课堂纪律维护等。小组中每个成员分担一个角色。采用轮岗制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仅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还能够提高学生配合管理的意识,让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从而降低管理难度。采用这种管理方式,让学生分担班主任的一部分工作,班主任会相对轻松一些。同时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被管理意识都会得到提高,这样学生的配合度会更高。
三、加强德育,促进班级风气
良好的班级风气,有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良好的班级气氛对管理和教育学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从而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在教育和管理中,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读书不努力的学生,遵守班级纪律的能力比较差,而读书成绩好,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往往都不会触犯班级纪律。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促进其自我意识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时,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当然,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利用德育提高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应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多了解学生,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才会配合教师,从而进一步实现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何丽.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22-23.
[2]黄丽云.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语文学刊,2012(22):116-117.
[3]张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及实践[J].新校园(中旬刊),2018(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