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0-05-23王海龙
王海龙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推进,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目标之一。构建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体验和主动实践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是老师在备课中要注重的问题之一,也是老师教学工作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題。基于目前素质教育理念,探究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充足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养成综合素养,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融合学生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以三维目标实现教学进步。通过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学策略的实施,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支持。
一、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积极性,逐步养成学生信息意识,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始之初,老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以刺激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积极参与到构建信息技术知识体系中,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加快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如在学习“认识键盘大家庭”时,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为学生播放使用键盘的相关视频,并且对键盘操作以后所形成的效果做出展示。基于此,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出一套键盘运用的小视频,以第一视角为出发点,将键盘的基本功能、操作基本指法以及键盘的分区情况展开系统性讲述。在设计课堂情境引入的时候,老师要通过使用小视频的方式展开,以学生能够快速接受的方式进行情境导入。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始之前,要通过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小学生思想不成熟,通过运用儿童化的语言进行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也大幅度拉近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为后期课堂活动打下基础。良好的情境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在情境导入的过程中对课堂内容的魅力形成理性感知,进而主动感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神奇。
二、创设具体化的问题情境
实践证明,在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载体是问题,在信息技术教学环节,通过创设具有指导性和开拓性的问题情境,实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主动思考的目的。通过构建学生满意的学习场景,刺激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创设问题情境要尽可能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符合,有机地将课程提出的问题融入情境之中,实现情境与问题两者之间的快速结合。这样,学生在创设具体化问题情境中,能够从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角度,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自主完成构建知识体系的需求,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快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如在学习“网上图书馆”时,老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小视频,当学生感兴趣的时候,老师便停止视频播放,向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借助于网络怎样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刚才的视频找到呢?”学生在接收到问题以后,就开始思考寻找小视频的方法,懂电脑知识的学生会说在视频播放器或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搜索。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时候,将会表现出良好的积极性,学生学习中也逐渐掌握问题的解决思路,形成对网络知识的认知和运用。
三、充盈课堂活动形式,养成学生计算思维
丰富信息技术课堂的活动形式,能够提升学生对课堂魅力的感知,养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加快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从而加快提升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比如将讨论法引入课堂,在学习“去下排键盘家观光”时,老师首先为学生抛出几个重点问题,如“下排键盘包含哪些键?”“每个键的作用是什么?”“对每个人在使用电脑的时候作用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对键盘的认识。通过演示法学习《美丽的公园》,老师鼓励掌握基本图片修改知识的学生为其他同学演示修图的技巧,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引发学生积极引导作用。利用展示法学习《给公园披上银装》,这节课的内容是对《美丽的公园》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和巩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巧,所以,老师在教学时,只需要为学生展示即可,通过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基础,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优点、剖析不足,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体现出来。
小学阶段是养成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老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对每节课堂都要精心设计,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杰.试述从《画与话》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4):89-90.
[2]刘锐,李娅娟.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地与实施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0):32-35.
[3]梁富升,杨梦君.浅谈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与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