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契机, 巧用资源

2020-05-23田鸿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建筑工人柱子围墙

田鸿

幼儿园的校安工程在开学后仍然进行着,我们对尚在施工的区域实施封闭式管理,但施工区域与教学区域只有一墙之隔,虽然做了隔音,仍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及幼儿的学习、生活。幼儿的户外活动也不得不转移到园外的公园之中,即使这样,偶尔还是会听到各种机器嘈杂的声音。幼儿虽然对工地和建筑工人感到好奇,放学时看到满身尘埃的建筑工人却避而远之,一些家长也对建筑工地充满了担心。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不利的环境冲突中寻找到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契机,让“困难”成为资源,“化腐朽为神奇”。

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下,我们从不利因素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并以此创造教育契机,引发幼儿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帮助幼儿获得情感、技能、知识等维度的全面发展。“我是小小建筑师”原本是我园大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但我们顺应环境的变化以及幼儿的兴趣,围绕幼儿园校安工程提前开展了这个活动。

围墙里发生了什么?

一开学,幼儿便发现幼儿园变样了!原本的小班教学楼和他们运动的操场被绿色的围墙围了起来。教师和家长都叮嘱他们要离围墻远一些,然而他们却总能发现一些戴着安全帽的叔叔在围墙内外穿梭着、忙碌着。同时,围墙里面偶尔还会传来一阵阵轰隆声。围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小班的弟弟妹妹们不在里面?为什么大人可以进去,而不让我们进去?是有陌生人在破坏我们的幼儿园吗,那些吵闹的声音是他们在砸墙吗?……因为变化和未知,幼儿对围墙里面发生的事情充满了好奇,课间总是三三两两地讨论。一些幼儿会在每天走过围墙时透过墙的缝隙偷偷地观察里面,在三楼班级的幼儿会趴在窗台上远远地观望着围墙内。教师看到幼儿对围墙里面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便告诉大家:“围墙里是建筑队的叔叔正在加固弟弟妹妹们的教学楼,让我们的幼儿园变得更坚固、更美观。”然而教师的介绍并不能消除幼儿对于里面发生的事的好奇心,他们依旧想“破墙而入”,去看看里面正在发生着什么。看到这一状况,各班教师决定让幼儿一睹究竟,于是整个大班年级组热闹非凡地讨论着如何进入建筑工地的方法。有的幼儿提议直接打开那堵围墙,却很快被别的幼儿否定——围墙上明明有“危险”的警示标记,说明里面很危险我们不能闯入。有的幼儿提议请教师作为代表戴上安全帽进入工地,再把看到的状况告诉大家,然而有一些幼儿不甘心地表示,教师不一定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最终,幼儿商量着要在幼儿园内找个能看到建筑工地全貌的地方,他们比较了二楼、三楼的位置,虽然可以近一些观察,但也只是局部,怎样才能看到全部呢?有幼儿提议去教师办公的四楼看一看。

终于等到了一个晴天,幼儿来到了幼儿园最高的地方。原来,围墙的里面搭上了脚手架,工人在脚手架上走动;有的工人扎钢筋,有的工人把操场地面糊成了黑色,有的工人带着防护镜在烧铁架,发出刺眼的光;机器不停地搅拌着灰色的泥浆,那些轰隆声就是它发出来的。幼儿吃惊而又满足地观看着,十分投入。接下来,幼儿又陆续参观了几次,有了观察经验的幼儿用画笔、照相机记录着……每次参观以后,教师都会和幼儿梳理观察的结果,对应之前的问题找寻答案,把答案和新发现的问题以图文的方式和幼儿创作的有关围墙里面的写生图共同呈现在班级里。幼儿在满足了好奇心的同时又产生了新问题——工人们做的事情,真的能让房子更牢固吗?问题的不断生成,推进着活动的深入。

请建筑工人做教师

幼儿提出的有关建筑工程的问题越来越专业。术业有专攻,教师是专业的教育者,却不是工程问题最专业的解答者。那么幼儿的这些疑问该怎么解决呢?教师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网上查询,可是互联网上的解释晦涩难懂,连成人都无法完全理解,一时大家陷入了无解的状态。此时,教师发现,幼儿看到戴着安全帽的工人时总是露出一种避而远之的神情,还有幼儿会说“这些叔叔好脏,我们快点离他们远点”等类似的话。

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觉得有必要让幼儿去了解不同职业人群,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去面对不同的人。一天烈日当头,当幼儿从户外场地走回班级时,很多幼儿一路上都喊着:“累死了,累死了。”教师觉得契机到了,便又一次带幼儿到幼儿园四楼去观察工地。幼儿看到因为施工,小班教学楼旁的大树都被移开了,整个场地被太阳晒得没有一丝可避暑的地方。而这时,所有的工人都忙碌着,他们穿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有的工人的衣服被汗湿透了,有的工人席地而坐,大口喝着水,抹着不断流淌下来的汗,看上去很疲惫……幼儿看到这一幕,都沉默了。回到班级后,教师请幼儿回忆刚刚的场景,并请幼儿猜猜建筑工人这么做的原因。幼儿感受到了建筑工人们“锄禾日当午”般的辛劳,当再次被问到为什么平时进进出出的建筑工人身上总有灰尘时,所有幼儿的心中都有了答案。之后,再有建筑工人走过幼儿身边时,那些嫌弃的神情、不礼貌的话语都消失了,还有幼儿提议做感谢卡送给建筑工人!就这样,教师鼓励幼儿带着自己的感谢卡以及建筑工程问题去采访建筑工人。教师提前与工程师、建筑工人做了沟通,征得他们的同意,并帮助幼儿梳理了问题,让幼儿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于是,那些平时幼儿避而远之的“脏兮兮”的工程师和建筑工人走进幼儿的生活,成了他们的专业老师。在与他们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幼儿之前提出的许多建筑工程专业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和幼儿的认知都更加丰富,幼儿也更充分地了解到各行各业的人们,对建筑工人这一陌生的职业多了一份了解与尊重。

我是小小建筑师

幼儿对造房子的疑惑通过观察、采访和讨论慢慢解决了,幼儿园工程也接近了尾声,不久,那堵绿色的围墙也拆除了。幼儿每次走过时,总要探头张望,想看看里面究竟变成了什么样。教师感受到幼儿迫不及待想要进去一探究竟的心情,于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带着幼儿去新房子里参观。走进新楼,幼儿一下子发现了门厅的柱子没有了以前漂亮的装饰,他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白白的柱子上什么也没有,小班的弟弟妹妹会喜欢吗?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教师鼓励他们想想办法。回到班级后,幼儿一起找来了可用于装饰柱子的图案来欣赏,并对各种装饰柱子的材料进行了比较。对于柱子的“新衣”,幼儿有许多想法。有的说:“用小瓷砖拼小动物吧,弟弟妹妹喜欢小动物。”有的说:“拼图需要许多时间,还是用画笔在柱子上画,又快又好看。”还有的说:“新楼像个大花园,如果在柱子上种满花,弟弟妹妹一定很喜欢。”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说自己的办法好,教师请幼儿都来试一试,看看谁的方案效果最好。幼儿找来了圆圆的薯片罐模拟柱子,分组设计制作,然后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最受欢迎的设计。但有幼儿提出了疑问:“柱子在户外,遇到下雨还能保持原样吗?”说罢,幼儿拿来小水杯、小脸盆,给“柱子”淋了个澡,霎时抹着颜料的柱子滴滴答答地流起了“眼泪”,装饰柱子的纸花纷纷落下,只有用塑料胶片制作的小瓷砖还粘在柱子上。于是,幼儿决定选择塑料胶片作为装饰的材料。他们在教师的陪同下来到小班弟弟妹妹身边,耐心地一个个询问着:你喜欢什么颜色?你喜欢什么图案?你希望待在什么样的幼儿园?一个个都像极了小记者。回班后,幼儿梳理了采访结果,总结出弟弟妹妹们喜欢鲜艳的颜色、卡通小动物、小汽车……在通过分工、设计、绘画、淋水实验、粘贴等“工程”后,幼儿将白白的柱子变得富有童趣且美观。幼儿成了幼儿园新楼建设的一分子,为弟弟妹妹的回归送上美好的欢迎礼!

我们的思考

经过这次不得不面临的处境以及“化腐朽为神奇”的全过程,我们对幼儿园课程资源有了新的思考。

(一)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不利处境

环境与生活是充满变化的,面对突发事件,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往往会因不利因素而产生消极情绪。在上述案例中,建筑工地的存在影响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幼儿的一日生活,也曾引发教师和家长的担忧。但是,担忧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教师转换了看待问题的角度,辩证地去思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境,那么潜移默化中,幼儿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就改变了。教师在困境与冲突中寻找教育契机,幼儿在困境中找到有趣的事情,并把这些教育契机、有趣的事情及时记录下来,融入现有的课程中,便是把困难变成“资源”的过程。在帮助幼儿收获更多的认知、经验、情感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习得这种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或许是能够让幼儿一生受益的重要生活态度,其价值超越了现有课程本身。

(二)观察了解幼儿,甄别教育教学资源

一日生活皆课程,生活是变化的,幼儿园课程也随着时间、幼儿、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可一日生活也不全是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需要教育工作者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及发展特点,甄别生活中的资源,将合适的资源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来。校安工程虽然是诸多不利因素中难得的教育资源,但仍需要教师仔细甄别。例如,换一个更高的观察位置及角度比进入建筑工地更适合幼儿。因为虽然直接进入建筑工地能获得比远距离观察更丰富的体验,但教师必须始终把幼儿的安全、健康放在第一位。再如,建筑工程师以及建筑工人虽然在造房子方面比教师更为专业,然而在引导幼儿前去采访请教之前,也需要教师认真、仔细地与他们进行沟通。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接触的建筑工程人员,建议他们用有利于幼儿理解的沟通方式进行分享与交流。在将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以及幼儿生活之前,教育者应充满智慧地去甄选、去准备,做一个“隐形”的活动推进者。

(三)关注情感引导与社会性发展

教师在实施课程时往往更多地关注的是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会获得什么样的经验。例如,通过一系列浸润性的观察与参观活动,幼儿获得了关于建造这件事的很多认知经验。然而,在帮助幼儿获得认知经验提升的同时,作为教育者更应促进幼儿在情感、态度方面的成长。幼儿一段时间内表现出对沾满尘埃的工人“避而远之”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可能产生于幼儿的已有经验,例如成人平时会引导幼儿讲卫生、爱整洁。此外,成人对待各行各业人的态度也影响着幼儿的观念。成人在引导幼儿树立理想时往往会鼓励他们成为一位科学家、一名医生、一位教师,却甚少期望幼儿成为一名建筑工人。站在社会发展更长远、更文明的角度来看,鼓励幼儿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没错,但是引导他们从小尊重各行各业的人们,了解职业不分高低贵贱也同样重要。

学前阶段是幼儿早期生活能力、行為习惯、学习品质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幼儿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期。因此,幼儿教师任重道远,在课程实施时,既要引导幼儿获得更多知识经验,也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以及社会性发展,让幼儿身心获得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丽.田野课程:架构与实施[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莱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孟瑾.“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建筑工人柱子围墙
城里有朋友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希腊遗址
一个建筑工人的来电
观察:长廊和柱子
建筑工人
围墙的信念
中班活动:《了不起的建筑工人》
夏天的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