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学生错别字成因,把准识字教学

2020-05-23翟友香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7期
关键词:错别字识字教学

翟友香

摘 要:汉字是我们进行思想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学生错别字的出现与汉字本身的特点有关,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关,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关,教师应该把准这些特点组织识字教学。

关键词:错别字;原因;识字教学

汉字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文字之一,是音、形、义的组合体。教师应教导学生准确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牢记字义。然而,错别字如蛀虫般寄生于各种使用文字的地方,破坏了内容和形式的和谐。只有正确分析学生错别字成因,把准识字教学,将错别字扼杀在摇篮里,汉字这一瑰宝才能更加闪耀。

一、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

综观学生的作业情况,错别字五花八门,让语文老师头疼又无奈,同时也深深担忧。只有明确问题的根源,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杜绝错别字。

(一)心理成因

1.学生粗心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错别字越来越多的弱点渐渐显露出来,已经成了继续学习的“绊脚石”,就连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难以幸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粗心”与感知水平有关,与遗忘规律有关,与思维定式有关,与动型干扰有关。小学生在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错别字,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合乎认知规律的正常心理现象。

2.迁移作用

有些错别字的出现,是因为前面、后面所学的字词互相形成了干扰,这就是迁移作用。因为强化了的信息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容易掩盖其他信息,对后续学习产生干扰。如,教会学生写“我”“战”“戏”等以“戈”为部首的字后,对后继学写“式”“武”等字产生负面作用,容易多写一撇。

(二)社会成因

小学生错别字问题,与社会环境影响密切相关。学生周围生活环境中的错别字会对他们产生误导,让他们深受其害。有些标语牌、广告上经常使用不规范的字,有的是故意使用错别字,用谐音乱改成语,而有的是无意使用,自己也不知道写了错别字。这类错别字虽然大家都能看得懂,也不影响交流,但对小学生来说却是危害非常大。

(三)汉字本身

正确使用汉字,不仅能更好地表情达意,而且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但浩如烟海、数不胜数的汉字却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只巨大的拦路虎。因为汉字本身的一些特点,学生经常写错别字。

1.笔画烦琐

有些汉字笔画较为繁多,不利于学生记忆,以至于他们写的时候不是忘了撇,就是忘了捺。如“鹰”,虽然是个常见字,可是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还是常常忘了少写一横,更别说“攥”“稽”“懿”“髭”等字了。

2.相似问题

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音或字形相近,这给学生识字和写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不难发现,音近字和形近字是学生写错别字的主要原因。音近又形近的字,学生就更容易出错。如“梁”和“粱”,“己”和“已”,“历”和“厉”等。

3.遗留问题

在改革汉字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遗留问题,导致某些不规范的简化字仍使用较广,如“篮球”和“兰球”,日久天长,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就习以为常地写错别字了。

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何种原因,都不能成为写错别字的借口,中国人就应该正确书写中国汉字。

二、把准识字教学

識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的重头戏。针对新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点,识字、写字教学的“识字量大、枯燥无味、学生学得快忘得快”等就成了许多教低年级老师的老大难问题。低年级语文老师应该把准识字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识字的快乐。

(一)巧设情境,创新识字教学

教师应为学生巧设情境,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识字。识字和阅读同步进行,在范文提供的语言情境中识字。过去对生字的学习要求是会读、会讲、会写、会用,致使学习生字要花很大的精力。其实,识字的关键在于建立字形与音、义的联系。能促进这种联系的最好方式是把字放到课文中去,随文识字。可以按初读正音、细读知义、学写识记字形的顺序进行。总之,识字教学不能孤立进行,必须与阅读同步,在语言情境中识字。

(二)游戏识字,活跃识字教学气氛

巧妙设计有趣的识字游戏,活跃课堂气氛。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强化记忆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学习方法。如老师出示水珠图片,拿水珠图片的学生边上台边说:“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接着拿有“水珠”字样的学生也边上台边说:“嘿嘿!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两人一起说我们的名字叫“水珠”。其他的学生也一起拍着手参与活动,学生在玩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调动了参与意识。

(三)榜样带学,深化识字教学

榜样是一把尺子、一盏明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书写规范漂亮的孩子在班级中成为榜样,带动其他孩子一起学习。首先在班级内传阅榜样的规范书写作品,激起大家的兴趣,然后由榜样交流自己的书写心得,同时指导结对同学的书写,最后老师做总结评价。经过这样的传帮带互学,学生探究写字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也更深化了识字教学。

(四)课外延伸,拓展识字教学

识字要向课外延伸,加强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品尝识字乐趣,巩固识字成果。在玩中识字,在玩中纠正错别字,在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识字教学方法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只有让汉字在孩子们眼中不再是单调的笔画组合,而是一个个活泼生动的个体,他们才会想学、乐学。我们深知纠正一个错别字比新学一个生字要难上许多倍。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错别字也就没有了“温床”。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钟启泉.教育方法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错别字识字教学
诗嘲错别字
错别字的自述
错别字大王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我与错别字
常见错别字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