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2020-05-23王磊
王磊
摘 要:数学学科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要充分遵循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介绍以学定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全面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所謂的以学定教,即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模式,并非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活动,也并非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坚持以学定教,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全面地提升教学的效率与教学效果。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思维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进行动手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增强探究能力[1]。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假如教师直接讲解相关知识,学生会觉得十分枯燥、无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制作三角形纸片”的任务。在上课初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同桌间进行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制作的三角形的三个角与三条边,选出其中的一个或是两个条件告知同桌。然后,由同桌结合此条件绘画出与之对应的三角形。接下来,再与个人制作的三角形图片展开比较分析。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认知,准确地把握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并且借助自主探究与思考最终找到满足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是SAS;二是SSS;三是AAS;四是ASA),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此状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把全体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成员进行共同的讨论、共同的分析,共同解决问题。在以学定教模式下,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与点拨[2]。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七年(三)班共有50名学生报名参加书画社或者是文学社,已知参加文学社的学生比参加书画社的学生多6人,同时参加两个社团的学生有20人,请问参加书画社的有多少人?在问题提出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方法进行思考与分析,然后再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由小组针对题目列方程,首先,设参加书画社的学生有x人,于是就可以获知参加文学社的人数是(x+6)人。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列方程、解方程,解出x的数值,最后得到问题的答案。
三、采用科学的评价模式
在以学定教背景下,为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要指导并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准确地把握重难点,而且要对学生开展综合的、客观的评价[3],要加强对学生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结合题目的难易程度,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做题,而且要用肯定的语句对学生做出评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可以发挥良好的引导与鼓励作用,使学生可以深入地分析、研究题目,进而解决问题。找到学生的不足,并且给予修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初中数学学习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充分重视初中数学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遵循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能力与学习习惯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琦.以学定教 因材施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0):27.
[2]焦士匡.以学定教,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9(73):65-66.
[3]周明剑.以学定教,初中数学复习课如何做到“以线串珠”[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295-296.
注:本文系江苏省宿迁市教育规划课题“以学定教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立项编号:SQ2018GHIX0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