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西半干旱寒冷地区寒富苹果早期优质丰产节本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2020-05-23孙颖王晓华宋志茹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7期

孙颖 王晓华 宋志茹

【摘 要】寒富苹果以其抗寒性强,抗病性强且具有早产丰产稳产的优良特性,在辽西半干旱寒冷地区实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寒富已成为辽西半干旱寒冷地区大苹果主栽品种。本文针对辽西半干旱寒冷地区的寒富栽培成功经验,探索总结出寒富苹果早期优质丰产节本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辽西半干旱;寒冷地区;寒富苹果;优质丰产;节本增效

近年来,位于辽宁省西部的辽西北半干旱寒冷地区的朝阳市积极发展寒富苹果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寒富苹果栽培面积规模不断增大,效益十分显著。经对辽西北半干旱寒冷地区15个寒富苹果示范果园的调查研究,探索出了寒富苹果早期丰产优质节本增效栽培关键技术。即采用“两次基砧高位嫁接,整地按带状窄沟高畦栽植,寒富苹果生长发育临界期二次覆膜覆草,细纺锤形整形修剪,穴储追肥技术,喷施微生物改良肥、甲壳质、硒肥,采用提早套袋延遲摘袋”等关键配套技术措施,使寒富苹果幼树提早3~4年进入盛果期,真正做到了1年定植,2年开花,3年结果,4年平均亩产500—750kg,5年稳产1500—2000kg[1]。总结如下,供各地在生产中参考与借鉴。

1基砧高位或二次嫁接抗寒中间砧

辽西北半干旱寒冷地区系大苹果栽培的红线的地段,果树冻害发生比较频繁,特别是苹果树的根颈冻害与主干冻害发生比较严重,继而导致寒富苹果树腐烂病的严重发生,对寒富苹果树体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克服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就是提高寒富苹果苗木嫁接部位,可增强根颈及树干的抗寒能力,减轻干腐病和腐烂病的发生。辽西北半干旱寒冷地区山定子为基砧的寒富苹果苗,高位嫁接在距根颈30~40cm处嫁接效果很好,如果采用二次中间砧进行嫁接,则采用海棠与河北的八楞海棠,于其上再嫁接M26等中间砧,不仅较为抗寒,抗旱,耐涝,耐盐碱,并且长势好且抗白粉病的能力极强。

2采用高畦栽培技术

依据辽西北半干旱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寒富栽植的株行距为2m×4m为宜,栽前整地以挖带状沟为宜,即挖宽度以80cm、深度以80cm的带状沟最佳。具体挖沟时,将先行挖出的30cm表土置于在一侧,30cm以下的心土及底土置于另一侧。回填土时,先于沟底铺放一层30cm左右的玉米秸秆,然后进行回填腐熟的有机农家肥。继续回填10~15cm厚的底土,再铺放一层20~30cm厚的玉米秸秆,然后将其余的沟土回填,待沟内土基本沉实后,将剩余沟土做成底宽80cm、高45~50cm的平畦,然后待栽[2]。

栽植时,可以在平畦上确定好栽植点,以栽植点为中心挖直径为40~60cm左右的栽植坑,将寒富苹果苗木栽植于栽植坑内,然后进行培土后并及时灌水。灌水水下渗后用表土填平畦面;以树干为中心覆盖地膜。据调查7年生树高畦栽培比以往的常规栽培(根颈与地面持平的栽植状态)的株高、干周、主枝延长枝长度、树冠投影面积分别提高28.3%、63.5%、61.5%、465.8%,高畦栽培比传统栽培的平均单株结果个数、单果重、株产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306.5%、5.5%、222.5%、7.4%。

3寒富幼树期追施促进肥

小苗成活后,每10~15d用发酵的液体农肥灌根1次。方法是:在根系附近扎6~8个深30cm左右的施肥孔,灌入发酵好的液体农肥。随着树龄增加树冠扩大,施肥孔相应增多。每年8月份开始,在栽植沟一侧挖60~70cm深、25cm宽的施肥沟;将覆盖物及青草铺放沟底,每667m2需2 500~4000kg;然后回填10cm厚的土,再施发酵农家肥,每667m2施2500~3000kg,然后回填土,整平畦面[3]。

4推广寒富苹果幼树覆盖技术

6月初,当地温升至28℃左右时,在树盘内覆盖秸秆或杂草,厚度20cm,以避免地温过高,影响根系生长。8月份,配合施肥和深翻改土,将覆盖物放进施肥沟内,覆土填平。9月份当气温开始下降时,重新覆膜以提高地温,延长根系生长发育期(覆膜前灌1次发酵液体农肥)。10月末,当气温下降至8℃左右时,树盘内再一次覆盖20cm厚的秸秆或杂草进行保温。翌年春将覆盖物撤至树冠外围,待6月初覆盖到树冠下,8月份随着深翻改土,将覆盖物放进施肥沟。第2年10月末,树冠下再次覆盖20cm厚秸秆或杂草保温。第3年春不必撤除,可以保证树冠下土层回温缓慢,萌发延迟,有利于预防晚霜危害。

5 采用细长纺锤树形整形修剪

对于每亩栽植56—83株的矮化砧寒富苹果园,行距在2.5~4.0 m。树高保持3.0~3.5 m,干高0.8~1.0m,中央干强壮直立,其上均匀着着生15个左右生长中庸、势力相近,呈螺旋上升的大型结果枝组,间距15 cm左右,同方位枝组上下间距80 cm以上,枝展不超过1.5m,是中干的1/3~1/4。开张角度100度~120度,外围新梢年均生长量枝组。全树修长,上部渐尖,下部略宽,外观呈细长纺锤形。成形后果园群体结构达到株间不交接,行间距留1.0~1.5m通风作业带,母枝量控制在5~7万个,667m2产量2000~2500 kg。

6 推行早套晚摘技术

寒富苹果春季落花后7~10d(幼果直径0.6~0.8 cm)进行疏果,按每667m2产果2400~2500kg进行核定,留7500~8500个果。落花后10~15d即可实施果实套袋,采收前15~20d进行摘袋,此时的昼夜温差达到8~10℃摘袋。如果夜间温度10℃,白天17℃,摘袋3d后,果面着色可达85%以上,且果面光洁细腻,减少了农药的残留和污染。

7应用微生物复合肥、硒肥和甲壳质

应用EM原露复合性微生物肥料,于寒富苹果的现蕾期、落花期分别喷施1次1000 mL/L的EM原露,对于提升寒富苹果的坐果率效果极其明显。此外,于寒富苹果生长发育期的花前、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后各喷1次1509~2000mL/L的硒肥,对于提高寒富苹果树体的抗逆性和抗病性。甲壳质的作用类似于疫苗,将甲壳质喷洒于植物表面,可以诱发植物内部产生大量能分解甲壳质的酶类,当病原菌入侵植物体时,这些酶类即可分解真菌细胞壁而使其失去危害能力。在现蕾期喷1次30mL/L的甲壳质,可促进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秉宇.辽宁省果树生产发展的优势条件[J].北方园艺,2010(20):192-194.

[2]胡焕平,盖志君.果园郁闭及不规范树形的改造技术措施[J].河北果树,2012(05):33-34.

[3]秦德志.丹东地区寒富苹果早果早丰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5(2):5—6.

作者简介:

孙颖,女,汉族,辽宁建平县人,1969年11月———,大学学历,林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丰产优质抗寒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作者单位:1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2辽宁省建平县建平镇林业服务站;3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林业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