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留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05-23李文超李姝颖
李文超 李姝颖
【摘 要】《生物分离工程》是高等学校生物化工、化工制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战略的提出,中国成为越来越多留学生进行学习和深造的国家。如何改革《生物分离工程》的教学,提高留学生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已成为《生物分离工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对面向留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现状的分析,根据留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和探讨面向留学生的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希望通过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平台,注重文化交流,营造轻松学习环境的方式提升课堂讲授效果,拓展课下学习空间和时间,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提高生物化工类留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关键词】生物分离工程;留学生;教学改革
一、概述
生物分离工程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中分离、纯化产品的过程,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把目标产物分离出来是生物化工产品产业化的必经之路[1]。《生物分离工程》是本科生物化工、化工制药、应用化学等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既有“科学理论”也有“工程技术”的特点[2]。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化工分离操作和国内外生物分离工程研究进展。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培养学生生物分离工程的创新、设计、计算、实践等能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被我校(天津科技大学)列为生物化工来华留学生的必修课程。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国际化办学水平、留学生招生规模及留学生教育质量,是大学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学老师作为一线的执教老师,其文化包容性和专业性是有效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基础条件。本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面向来华留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
提出面向留学生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有助于教学内容的顺利吸收和理解,对我国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生物化工制品相关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对国际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加大。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建设全英文课程、全英文专业,留学生比例越来越高,但如何提升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教学质量,提高留学生学习效果,还有待深入探索[3]。本文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对面向留学生开设的《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面向留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校的全英文教学生物分离工程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而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与其他同水平院校一样,我校面向留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教学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考验和有待克服的困难[4]。目前,面向中国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主流教学模式是:学生课前预习,老师课堂讲授,学生完成习题和课后复习等环节。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大部分的中国学生。然而,对来华留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因为,目前我校的留学生大部分来自教育水平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哈萨克斯坦等。首先,他们的专业和工程背景相对比较薄弱,导致预习时,看不懂相关内容,无从入手,从而无法达到良好的课前预习效果。其次,来华留学生课堂上比较喜欢自由,他们如果不喜欢某个任课老师或者某门课程,就会选择迟到或干脆不来上课。如果照搬对中国学生的教学模式,来华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就会大大折扣,如果长此以往,大多数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
三、面向留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利用多媒体平台提升课堂讲授效果
由于来华留学生基础薄弱,对来华留学生授课采取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降低沟通的难度,直观的提升讲授效果。通常情况下,照片和视频的效果更为直观,投影仪播放对口头讲解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例如,单纯用文字介绍结晶与沉淀的定义,结晶的表述如下:热的饱和溶液冷却后溶质因溶解度降低导致溶液过饱和,从而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沉淀的表述为: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释出。通过平铺直叙的概念介绍,很难让学生明白沉淀与结晶的形成过程的区别。如果通过投影仪播放澄清的溶液中逐渐出现固体结晶物的视频对比沉淀的视频,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沉淀与结晶形成的过程与区别。另外,多媒体教学能够节省板书时间,可以图文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师生互动教学,提高课堂气氛。再者,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科技视频、新闻等,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
2.利用现代化平台拓展课下学习空间和时间
充分利用网络、钉钉、微信等现代化平台,拓展教学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一些在课堂上讲授的相关内容,上传到网络、钉钉、微信等平台,方便同学在课下预习或者复习。例如搭建课程网站,老师将学习要点、知识难点、课件PPT及相关科技文献和科技新闻上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并相互讨论,还可将自己的随堂作业上传到网站,大家相互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3.注重文化交流,营造轻松学习环境
留学生课程的老师应和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传播中国的文化以及了解学生的风俗文化。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夸奖学生,包容每个学生的生活习惯并以真诚的方式做学生在中国的导师和朋友。因为教师的引导往往会让学生获得在异国他乡的安全感和稳定感,留学生来到中国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更是对不同文化的体验,让广大留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能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包容,对于促进中外合作交流和增强国际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面向留学生的《生物分离工程》现状的分析,根据留学生的自身特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平台,注重文化交流,营造轻松学习环境的方式提升课堂讲授效果,拓展课下学习空间和时间,增强师生的互动交流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以达到提高生物化工专业留学生《生物分离工程》的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兵,刘亚琴,孙惠娟,et al. 浅谈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No.416(03):70-71+77.
[2]李海云,李霞,海洪,et al. 《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9,No.431(37):177-178.
[3]刘鲁吉.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留学生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00(038):P.107-108.
[4]陈许敏,蔡本晓,彭辉丽,et al. 面向留学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7,(18).
作者简介:
李文超(1990.01-),男,河南新乡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工方向。
通讯作者:
李姝颖(1990.07-),女,河南新乡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新聞传播学方向。
(作者单位:1天津科技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2燕京理工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