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螺杆泵技术转化稠油区块采油方式

2020-05-22李雪梅

石油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螺杆泵稠油热线

李雪梅

摘要:A区块是普通稠油区块,共投产11口油井,平均原油粘度430.27mpa.s。受油稠影响,11口油井均采用低冲次的生产制度,平均1次/分钟,沉没度保持在1000米以上,产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同时4口油井运行热线生产,管理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日耗电量达2688度。除此之外,受边水影响,该块综合含水呈上升趋势,综合含水从投产初期的33.4%上升76.2%。2019年5月选取其中一口井应用螺杆泵技术代替抽油机伴热线的采油方式,实施后该井日产油显著上升,周围临井含水有所下降,区块综合含水由76.2%降至62.2%,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难度,实现了增油降本的目的。

关键词:稠油;热线;螺杆泵;采油方式

1区块概况

1.1地质概况

区块是2017年通过滚动勘探而发现的新区块,位于茨9块东南部,是受茨东断层遮挡而成的背斜构造,含油面积0.5237 km2,地质储量79×104t,含油目的层为S1,为岩性构造油气藏。平均孔隙度21.84%,渗透率196.12×10-3μm2,属于中孔—中渗透储层。原油属普通稠油,在50℃时原油粘度平均为430.27mPa·s,含蜡量平均为6.5%,胶质+沥青质含量平均为28.9%。

1.2开发现状

投产油井11口,开井11口,平均区块日产液143.1t,日产油34.1t,含水76.2%,采油速度1.15%,采出程度1.24%。无注水井,核实累产油2.6409×104t,累计产液5.1596×104t。

2区块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受原油粘度大影响,采用抽油机举升伴热线生产方式,生产成本高

抽油机举升稠油时由于油稠加大了抽汲上下冲程的载荷,个别严重的稠油井应用抽油机举升时无法正常生产。该区块为普通稠油区块,平均原油粘度430.27mpa.s,由于油稠油井机械举升一直存在抽油机光杆下行软阻现象,为克服这一问题4口油井采用抽油机举升伴热线生产方式,日耗电量2688度,生产成本高,管理难度大。

2.2受出砂影响,采用低冲次生产,产能得不到有效利用

受地层物性影响,该块油井较容易出砂,提高液量释放产能存在着常规抽油泵砂卡的风险。因此,该块采用低冲次的生产制度,平均1次/分钟,沉没度一直保持在1000m以上,产能得不到有效利用。

2.3受边水快速推进影响,区块综合含水明显上升

受边水快速推进影响,该块综合含水呈明显上升趋势,综合含水从投产初期的33.4%上升76.2%。

3.主要对策及做法

针对区块原油粘度高、油井易出砂、综合含水明显上升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可转变区块采油方式,利用螺杆泵抽稠降水的技術优势,用螺杆泵采油代替抽油机,取消热线,提高热量,控制含水上升,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难度,实现增油降本。

3.1螺杆泵应用于稠油高含水井的举升优势

油藏受边水或注入水影响,油层水淹严重,重水淹区的油井采用抽油机举升时,由于抽油泵的脉动抽吸造成油流滞后,使得地层孔隙中的油流难以形成连续流,水相侵入到油流通道,表现到生产上就是高含水。采用螺杆泵举升时,螺杆泵连续的抽吸使稠油形成稳定的流动油带,在油带前缘,油滴被启动而增溶到油带中,因此油带具有良好的流动能力,表现到生产上就是含水下降。

3.2螺杆泵应用于出砂井的举升优势

出砂或者出泥浆井采用常规抽油机举升时,经常出现抽油泵进液部分堵塞、砂卡泵、固定凡尔漏失等现象,严重影响抽油泵效,导致油井频繁作业,造成油井免修期短。采用螺杆泵举升时由于井下螺杆泵的定子是橡胶,转子是钢,两者的接触为软磨硬,所以泵不易卡。螺杆泵为容积式泵,运动部件少,没有阀体和复杂流道,工作时只做旋转运动,吸入端以稳定流连续进液,井内液体的流动是连续的,因此携砂能力强,同时避免了常规抽油泵的脉动干扰,有利于抑制地层出砂。

3.3螺杆泵采油节能的技术优势

3.3.1螺杆泵举升井下效率高。

螺杆泵由于其工作时稳定均匀地进液和向外排液,不存在深井泵的吸入及排出两个过程带来的凡尔迟关、迟开和凡尔漏失现象,也不存在深井泵的单行程供液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泵效的主要原因,因此螺杆泵举升就理论来讲泵效要比深井更高,一般螺杆泵泵效为60%~70%。

3.3.2螺杆泵举升地面效率较高。

螺杆泵传动机构简单,一般为两级减速传动,同时运动部件的总质量较抽油机低,总的传动效率较高;抽油机举升传动节点多,不但有减速箱的二级减速,还有四连杆传动和驴头运动。抽油机地面传动的效率最大为70%~75%,而螺杆泵工作时仅是单向旋转运动,而且转向一致,减速箱结构简单,仅一级皮带传动和一级齿轮传动,机械传动效率高,地面效率一般在88%~92%,远远高于抽油机。

4现场应用效果

2019年5月3日对B井实施螺杆泵采油技术,接井初期60转/分钟生产,日产液与措施前持平,含水下降18个百分点,实现平均日增油1.7吨。逐步上调转数至100转/分钟,实现油井日增液5.7吨,日增油4.9吨,含水降低了23.5个百分点,累计增油523吨。同时周围临井含水也有所下降,区块综合含水由76.2%降至62.2%,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难度,实现了增油降本的目的。

5结论及建议

(1螺杆泵采油技术在B井是成功实施,起到了提液、增油、降水、稳砂四重作用。

(2)可在A区块推广使用螺杆泵采油技术,代替抽油机生产,取消热线,转化采油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难度。

参考文献:

[1]王春岩.螺杆泵采油技术研究[J].化工管理.2013(08)

[2]孙焕志,苏艳青等.采油用螺杆泵举升优势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7(7):11

[3]郭庆云.螺杆泵采油技术的研究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16)

猜你喜欢

螺杆泵稠油热线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K采油区螺杆泵井合理沉没度探讨
敏感性稠油油藏油溶性降粘剂复合二氧化碳降粘吞吐技术研究及应用
稠油降粘的有效方法探讨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热洗清蜡法在螺杆泵井中的应用研究
直驱式螺杆泵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直驱式螺杆泵在八面河油田的应用
鸡汤热线
Q&A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