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姆勒靠中国续命?

2020-05-22张延陶

英才 2020年5期
关键词:戴姆勒吉利财报

张延陶

杨铭

北京奔驰——被称为北汽集团的利润奶牛在2020年迎来最冷寒冬。

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利润跌幅超过60%,深陷召回与裁员负面消息。在柴油车被罚这一“黑天鹅”事件贯穿2019年之后,2020年的疫情又一次令戴姆勒猝不及防。北京奔驰接连向北京、天津等地方政府“哭穷”,戴姆勒受困于中国车市寒冬将在2020年成为大概率事件。

但与此同时,戴姆勒的转型也在悄然进行。

北京奔驰无奈“哭穷”

一则刷爆网络平台的“北京奔驰日亏损超4亿元”的新闻在2月初横行网络。根据该新闻中所述,北京奔驰向天津市政府及天津市武清区政府发申请函,请求位于天津武清区产业园的19家供应企业复工,在申请书中,北京奔驰提到其库存仅够一天使用,如果不能在2月10日复工,北京奔驰日损失将超4亿元,对京津冀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

如今这条未经北京奔驰证实的新闻已经难以溯源。但根据2018年北京奔驰的销售业绩粗略测算,日亏4亿所言不虚。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北京奔驰营业收入为1354.15亿元,同比增长15.96%,而北京汽车(01958.HK)2018年整体收入为1519.2亿元,北京奔驰方面贡献的收入占据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9% ;除此之外,集团毛利在当年370亿元,其中北京奔驰毛利为405亿元。数字背后凸显了北京奔驰之于北汽无异于利润奶牛。

目前,北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经营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集团整车产销达到226万辆,位居行业第四位。营业收入达到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收突破5000亿的国有企业。

具体到品牌,北京奔驰全年累计销量超55万辆,同比增长13%;福建奔驰全年销量超过2.5万辆,相比于2018年的2.76万辆有小幅下滑;北汽越野车全年销量3.6万辆;北京现代2019年销量71.6万辆,同比下滑9.4%。

除了北京奔驰,北汽集团并无亮点。

2019年,中国市场依旧是梅赛德斯- 奔驰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在中国市场,梅赛德斯- 奔驰及smart品牌共交付70.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4%;梅赛德斯- 奔驰品牌交付69.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2%。

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汽集团对北京奔驰的“依赖”没有理由不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戴姆勒在全球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中国市场却“独领风骚”。但由于对北京奔驰的控股比例未超过50%,戴姆勒也只能“眼红”。

北汽与戴姆勒都对北京奔驰寄予厚望,双方在股权方面的“争夺”愈发激烈,而“第三者”吉利的介入令事态的发展更加扑朔迷离。

2018年,李书福执掌的吉利汽车(00175.HK)动用了约90亿美元收购了戴姆勒9.69%的股份,从而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尽管戴姆勒曾明确表示将阻止吉利获得公司监事会席位,但与吉利的“联姻”却随即展开。

去年3月26日北汽股份、戴姆勒及戴姆勒大中华同意,分別按在北京奔驰目前注册资本所占比例合计增资8.928亿美元( 约合60亿元人民币)。此次操作无疑是北汽彰显主权的表现。

而2天后,戴姆勒和吉利宣布,双方将在中国成立一个50:50的合资企业,共同生产smart,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

进入下半年,北汽如愿以偿完成了对戴姆勒5%股权的收购,然而年底则传出戴姆勒正寻求收购其在中国合资公司北京奔驰的多数股权,其中一个方案就是持股比例从49%提升至75%。

戴姆勒想在中国获得更多利润,而北汽集团希望最大化戴姆勒在中国市场的利益。伴随着车市的降温,以往平和的局面在危机四起的2019年被打破。2020年的开局不利是否会加剧这一情况的演变呢?

盈利刷新十年最低

对于戴姆勒而言,2019年无疑是糟糕的。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戴姆勒在2019年的汽车总销量为334万辆,略低于上年同期值。

而在豪华乘用车细分市场的BBA品牌“竞速”当中,奔驰无论在全球市场还是中国市场都输给了宝马,令人扼腕。

不僅如此,集团财报的“糟糕”表现同样令人瞠目结舌。

戴姆勒集团2019年的财报显示:2019年戴姆勒营收为1727亿欧元,同比增长3% ;而息税前利润以及净利润分别为43亿欧元、27亿欧元,同比重挫61%、64%。回顾戴姆勒10年以来的财报,息税前利润与净利润纷纷刷新了10年以来的最低值,2010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73亿欧元以及47亿欧元。

财务成绩单令人失望,刚刚履职戴姆勒第一年的康林松也表示:“尽管2019年的业绩展示了客户对于我们产品持续的强劲需求,但我们对最终的盈利表现不尽满意。”

2019年,戴姆勒“追随”大众的步伐,对集团架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去年11月,戴姆勒将原本的五大事业部重组为三家新公司。在这一巨大变动的执行过程中,剔除不可见的阻力,其产生的税费、运营支出共计超过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

据悉,在人员结构上,戴姆勒将削减约10% 的管理职位,削减人数为1100人。计划到2022年底之前,削减超过14亿欧元的人员成本,在全球范围裁员至少1万人。

与此同时,柴油门事件和高田气囊召回也令戴姆勒在2019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中,柴油门事件令戴姆勒收到40.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06亿元)的罚款。而高田气囊召回事件导致的损失至少为9.4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

作为汽车行业的巨人,戴姆勒与大众相同,都受累于“臃肿”的身躯。尽管转型伴随着阵痛,但二者仍然坚定付诸行动。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值得警惕的是,高企的在华市场份额能否让戴姆勒优雅从容地转身?

猜你喜欢

戴姆勒吉利财报
9.98万元起售,吉利缤越COOL正式上市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乐高2020年上半年财报:收入同比增长7%
More than the largest small commodity market of China
先秦:并不吉利的日子
蔡澈否认奔驰将与宝马合并,戴姆勒与吉利可能有更多合作
吉利成戴姆勒大股东
吉利4A军团出战
车企财报:几家欢喜几家愁
戴姆勒将迎首位外籍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