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跨性别群体调查分析
2020-05-22李亚东
李亚东
摘 要:目的 了解学校学生中跨性别女性与跨性别男性的心理及行为异同。方法 2020年1月8日至18 日,在跨性别志愿者协助下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两者在性取向(P=0.012)、母亲的文化程度(P=0.038)、父亲的文化程度(P=0.005)、日常装扮(P=0.035)、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是否有固定收入、日常装扮、是否打算做性别重置手术的“学生”跨性别者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学生”跨性别群体内部有诸多差异,针对不同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关键词:跨性别;学生;性取向;比较分析
跨性别:是指自身所具有的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一致的现象。即不认同自己出生时被指派的生理性别,而认为自己应是其他性别的人。一般有男身女心或女身男心。分为跨性别男性与跨性别女性,跨性别女性是生理性别为男性而心理性别认同为女性,同时不认同自己是男性的人群[1]。自我性别认同与性取向要有所区分,跨性别女性的性取向有以下几种:跨性别女同性恋;跨性别异性恋;跨性别双性恋;跨性别泛性恋等。国外研究发现跨性别者人数占总人口的0.6%[2]。据此中国约有840万人。跨性别人群较为隐秘,面对面调查方式有限,虽然国内对跨性别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的研究已出现,但对二者系统比较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探究跨性别男性与跨性别女性在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异同,开展专业服本研究于2020年1月8日至18日进行调查,在愿者的协助下,通过滚雪球的抽样方法抽取234人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匯报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以全体在校学生(小、初、高、大中专院校)中的跨性别男性(FTM)和跨性别女性(MTF)人群即出生时生理性别为女性,自我认同为非女性与出生时生理性别为男性,自我认同为女性者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网络匿名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19份。
1.2 方法 调查问卷我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调查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均由专业人士审核通过。调查途径由不重复IP地址确认,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情况、性取向、是否接受学校性教育、人口学特征、收入、父母态度、重置手术等相关行为。
1.3 统计分析 采用问卷星录入,用SPSS23.0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T检验与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发现
2.1 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发放122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119 份,有效应答率为 97.54%。研究对象人数来源最多省份的前三位依次为:广东(12,10.78%)、山东(8,7.76%)、上海(7,6.9%)。具体见表 1。
2.2 心理及行为差异 52名跨性别女性(MTF)中,完全男性装扮或以男性装扮为主39人,占75.0%,完全女性装扮或以女性装扮为主13人,占25.0%;性取向为男性7人、女性17人与男女均可28人,分别占13.5%、32.7%与53.8%;接受过性健康教育者36人,占69.2%,没有接受过性健康教育者16人,占30.8%; 67名跨性别男性(FTM)中,完全男性装扮或以男性装扮为主60人,占89.6%,完全女性装扮或以女性装扮为主7人,占10.4%。性取向为男性22人、女性25人与男女均可20人,分别占32.8%,37.3%与29.9%;接受过性健康教育者49人,占73.1%,没有接受过性健康教育者18人,占26.9%。
2.3 两者心理比较分析(表2) 比较“学生”跨性别男性和跨性女性的心理及相关行为,两者在性取向(P=0.012)、母亲的文化程度(P=0.038)、父亲的文化程度(P=0.005)、日常装扮(P=0.035)、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比跨性别女性,跨性别男性日常装扮为自己认同的性别途径较多,接受度较高(男性装扮较容易)。
2.4 “学生”跨性别群体年龄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被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见表3。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是否有固定收入、日常装扮、是否打算做性别重置手术的“学生”跨性别者年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跨性别者(transgender)是指出生时被指派的生理性别与心理性别不一致的人,主要表现为性别认同、性别表达、等不符合社会性别文化期待的性别、性别角色定位不相符,偏离 “正常”社会性别文化中的性别类别。通常有跨性别女性(MTF)与跨性别男性(FTM)两大类,跨性别女性即为生理性别为男性特征而心理认同为其他性别的人;跨性别男性是指不认同自己生理性别,认为自己是其他性别的人。进一步分析在校跨性别女性52人较少于在校跨性别男性67人,分别占43.7%和56.3%。这与通常人们的观念不一致,其主要是:跨性别男性相比跨性别女性能吸引大众眼球度较低,例如女性穿男性服饰人们普遍能接受,故此在大众心理前者没有后者多,实则相反。除此之外农村学校跨性别人数远低于城市学校,仅占14.3%。主要原因有:其一城市学校环境相比农村较为宽松,家长接受程度较高,部分学生追求新奇;其二目前国内学校缺乏专业的性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农村学生更是缺乏相应知识,其接受过性健康教育比例只有15.3%。因此相出现学生性别认同偏差的心理及行为表现也得不到及时辅导帮助[3];其三学校较少关注在校跨性别男性,跨性别男性相比跨性别女性社会关注高,因此多于跨性别女性。
综上所述,跨性别男性与女性在年龄结构上呈低龄化趋势,要注意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帮助青少年科学认知,不恐慌;不焦躁。正确对待跨性别心理。家庭方面:家长要重新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学习跨性别认知,接受多元性别文化,理解支持孩子,加强沟通,少责辱骂孩子,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同辈群体方面:组件同好小组、兴趣小组、互相支持、增强群体凝聚力与归属感。社会方面:营造宽松的文化氛围,宣传多元文化知识,提高社会成员对跨性别者的认可接纳,建设友好的跨性别基础设施,便于跨性别者生活学习。倡导对该群体提供心理辅导,情感支持,生存能力建设等。
“学生”跨性别群体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小楠.中国跨性别者受教育权实现状况及法律对策[J].反歧视评论,2019(00):225-278.
[2]北京大学:2017中国跨性别群体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3]张金姨,杨娟,杨冲,贺映月,王鑫山.大学生性态度、性生理及性教育现状调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2):200-202.
[4]吕翠霞,姜珍霞,张晓菲,傅继华.跨性别女性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及感染状况[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25(02):136-139.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