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分寸
2020-05-22许宸
唐代诗人张继有一首名诗《枫桥夜泊》,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颇具神韵,引人遐思。然而这样一首充满艺术美的诗作,可能会因为读者不善欣赏,被遮蔽了光彩,仿佛呆板枯燥起来。
那是一堂语文课,老先生——我们的语文老师,因年老又学识渊博,故得此称谓——评讲《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老先生念得動了情,手臂不禁挥动起来。我眼前浮现出一个画面:张继孤独怅惘地望向月亮,乌鸦凄哀的叫声传来,给人的心绪染上了秋夜里的寒霜;江畔经霜的红叶和渔船上的灯火陪伴着满怀愁绪难以入眠的诗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老先生以其独特的嗓音模仿了几下钟声,那声音似乎来自岁月的深处,敲击着我的心。
忽地,素以钻牛角尖闻名的同桌举起手。“老师,都半夜三更了,还会有人去敲钟吗?”他的话如一根尖针扎破了和谐的审美情境。霎时,大家如被惊醒,议论起来。老先生在讲桌前坐下,端起杯子喝上一口水,任由我们发言。语文课代表不同意我同桌的话,盯着他,自信地说:“诗人有见闻才有所感,笔下的景物都是看到过的,再说他也希望作品可以流传千古,不会随便乱写。既然张继写了,那一定是有人半夜三更敲钟的。”我同桌望着语文课代表说:“没个证据,诗人所写未必是事实。”我同桌的几个好朋友都支持他的观点。有一人跳起来,翻开一本书,指着上面的文字,像发现了宝贝一样兴奋地说:“对此,欧阳修也说了,理有不通,三更不是打钟时。可见,张继此诗可能有假。”我也有些坐不住了,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表达观点:“唐代有些寺院有三更鸣钟的习惯。”
渐渐地,大家分为两派,争论的声音愈来愈大,火药味也愈来愈浓,争论变为争吵、,
争吵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而平息,但火药味仍在班里弥散。大家不约而同地望向老先生,期待一个标准答案。老先生不慌不忙地说:“各位有质疑、求证的精神是好的,但凡事需要把握个度。诗词是文学作品,不是科普读物,在欣赏时要多些感性和想象力。”他顿了顿,接着说:“有人注意到‘钟声在艺术表现上的作用了吗?有人注意到江边红叶、江南水乡秋夜的意境了吗?我暂且不下结论,下课后,大家可以继续研讨。”
在课后持续的争论和研讨中,我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美常常并不是确切的,审美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美,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我们阅读诗词类文学作品,从审美的角度品味作品的意境时,不应钻牛角尖,从考证的角度辨析作品细节的真实性,不应把诗词类作品当作历史类、科学类作品读。这,就是审美的分寸吧。
伊织小结
“分寸”,指说话或做事的适当限度。以“分寸”为话题作文,可通过写人记事,让自己对“分寸”的感悟水到渠成地表达出来。说话、做事把握分寸,并非易事。本期刊登的四篇作品,小作者们都记述了独特的个人经历和个人感悟。吴佳桥描写了春游遇到妈妈的朋友、春节参加宴会时与人聊天及在医院遇到同学三个场景。在小作者看来,恰当地赞美人、顾及别人的面子、与人交往不要越过适当的距离,这是为人处世把握分寸应当做到的三个重要方面。邱诗然记述了在商场购物时,一个叔叔用善意的言行平息了一场纷争的事,小作者明白了解决问题要讲究方法和分寸,对待他人要多一份理解和柔情。蔡沅蒲的经历启发我们:即便是同亲近的人开玩笑,也不能口无遮拦、不尊重他人。许宸通过一场课堂争论,对审美及阅读诗词类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体会和认识。且不论唐代寒山寺是不是夜半敲钟,小作者和同学们的质疑、探究精神是可贵的;且不论你是否赞同小作者在文末表达的观点,面对问题能积极思考,这本身就很有价值。,综合起来看,伊织将本期擂主称号授予吴佳桥同学,奖品是精美图书一本。四名小作者都将获得样刊、稿费与证书。指导老师也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