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助缅抗疫的猜疑站不住脚

2020-05-22

环球时报 2020-05-22
关键词:中国政府缅甸外交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5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利用“新冠外交”在缅甸加快推进“一带一路”项目? 随着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峰过去,人们注意到该国政府的“新冠外交”。这个词指的是中国政府向包括缅甸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医疗物资和派出医护人员,以争取好感,并在抗击疫情方面展现全球领导力。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来说,有人认为中国政府利用这种软实力来推动可能不符合它们最佳利益的项目。在缅甸,有人说,中国大使陈海5月6日同缅甸计划、财政与工业部副部长赛昂就“中缅经济走廊”举行的会谈,就是中方试图推动此类项目的举动。那次会谈是在缅甸4月27日发布疫情经济救援计划后不久进行的。计划包括缅甸应对疫情经济影响的短期及长期计划,提出加快争取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批准和公布目前已推迟的国际知名企业的大型投资项目。担心中国政府利用疫情对缅甸施加过大压力,强推“一带一路”项目实属过虑。对陈海与缅甸官员会面的猜疑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双方讨论围绕的是今年1月中国领导人访缅期间签署的谅解备忘录。

事实上,在新冠疫情全球暴发之前,缅甸的“一带一路”项目就已开始加速推进。

皎漂深水港及工业园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仰光新城被称为中缅经济走廊“三大支柱”。据报道,这也是陈海大使在5月6日会谈中提及的三个项目。当然,中国政府可能会希望通过改善自身形象以推动“一带一路”有关项目。而项目也可能会加快推进,以缓解缅甸经济下滑的预期。然而,缅甸的“一带一路”项目实施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出现大的变化。考虑到“一带一路”项目的规模及其对缅甸经济的重要性,如果经济救援计划发布后没有此类会谈,反而会让人感到意外。

此外,中国政府对缅甸的软实力投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待。缅甸在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主性。缅甸并不是被动的旁观者,在“一带一路”项目中也成功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条件。中国政府十分清楚,如果简单强行推进项目,可能会遇到阻力。事实上,中国政府准备好了在项目实施上按照缅方节奏来。

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启动“一带一路”项目的紧迫性会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项目会仓促、不公平地推进。诚然,任何“新冠外交”活动都应受到严审,但重要的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看待,不要被过度的怀疑所左右。▲(作者沙阿·苏拉杰·巴拉特为驻仰光的交通基建分析师,乔恒译)

猜你喜欢

中国政府缅甸外交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等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世行发表声明支持中国政府应对疫情政策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中美(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比较研究
中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问关系发展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