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机械通气用于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2020-05-22潘燕秋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衢州324000

吉林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低氧心衰通气

潘燕秋 (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0)

在重症急性左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症,发病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和急性肺水肿,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在对患者实施抢救过程中需保持患者能够正常呼吸与通气,为了避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出现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出现,临床常给予患者使用机械通气代替其自主呼吸的方式,为争取恢复患者心功能赢得时间,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此本研究选取56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在该病患者的急诊抢救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42~81岁,平均(68.57±3.75)岁;其中病毒性心肌炎1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扩张性心脏病8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5~82岁,平均(68.93±3.87)岁;其中病毒性心肌炎1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扩张性心脏病7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7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均患有基础心血管病病史;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呼吸困难、双肺出现哮鸣音和湿啰音。排除标准:经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为pH值<7.20,PaO2<50 mm Hg(1 mm Hg=0.1333 kPa);意识丧失者;重症肺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1.3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实施抗心力衰竭治疗,给予其持续低浓度和低流量的氧气吸入,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止咳、镇静、利尿和化痰等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使用BiPAP Vision 呼吸机为患者进行辅助呼吸,选择S/T模式,设置频率为12~16 min,吸气压力保持在6~17 cm H2O(1 cm H2O=0.098 kPa),入氧浓度设置为40%~80%,呼气压力保持在4~14 cm H2O,使正压通气维持在5~10 cm H2O;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其呼吸监测指标和动脉血气水平进行调整,若患者出现焦虑不安可通过静脉推注2.5~5.0 mg吗啡使患者保持镇静,每隔4~6 h可再次推注吗啡维持患者的稳定;及时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可给予患者维库溴铵对其自主呼吸进行抑制,连接好呼吸机,给予其纯氧吸入时间为2~5 min,随后开始进行插管;调整好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后给予患者0.5~1 mg/(kg·h)的丙泊酚,以静脉推注给药;等待患者呼吸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后停止推注丙泊酚,等待患者呼吸功能和自主呼吸状况均得到稳定后可将呼吸机撤除;撤除后1~2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将插管撤除。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通气前后心率(HR)、无创氧饱和度(SaO2)、血清脑钠肽(BNP)、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指标(PaCO2、pH值、PaO2)等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显效:患者呼吸状况和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意识保持清晰,血氧饱和度>95%;有效:患者呼吸状况和生命体征得到一定好转,其血压、心率等较为稳定,波动不明显;无效:患者的呼吸状况未得到有效改善,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为=(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通气前、后临床指标对比:通气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观察组患者HR、SaO2、PaCO2、pH值、PaO2、RR、BNP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临床指标对照组(n=28)通气前通气后观察组(n=28)通气前通气后HR(次/min)145.28±24.81115.36±10.79145.42±24.6394.03±10.67①②SaO2(%)76.02±3.7287.97±3.25①76.21±3.0196.56±5.15①②BNP(pg/ml)1424.96±144.531273.37±126.851424.35±143.581038.62±113.57①②RR(%)38.62±6.1929.68±2.1338.26±6.2325.06±2.04①②PaO2(mm Hg)43.52±6.5774.15±2.35①43.62±6.1681.93±2.37①②pH值7.21±0.157.32±0.077.20±0.167.45±0.08①②PaCO2(mm Hg)59.46±5.3549.35±3.49①60.37±5.2642.16±3.07①②

注:与通气前相比,①P<0.05;与对照组相比,②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5)。

3 讨论

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发病时会导致其心排血量出现明显下降,使其外周组织器官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脏器功能障碍,该病具有病情严重、发病突然且进展速度较快等特点[2]。由于该病患者大多数都会出现急性肺水肿,进而引发低氧血症,导致患者的全身脏器受到不可逆的缺氧性代谢性损害,若无法及时有效地对患者开展抢救治疗,很容易导致其死亡。目前临床可通过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来改善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3]。临床治疗该病主要给予患者普通氧疗、扩充血管、强心剂等方式进行治疗,但对于改善患者低氧状态效果不够理想,而机械通气是一种能够较快改善患者低氧状态的有效方式。为此,本研究在给予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研究结果显示,通气后观察组的HR、SaO2、PaCO2、pH值、PaO2、RR、BNP等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低氧状态,使其低氧血症得到纠正。这是由于有创机械通气能够使患者的气体交换得到加强,扩张其肺泡,使肺泡内的压力能够得到升高,从而促进氧气扩散,使氧分压得到提高,进而促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恢复,减轻左心室的跨壁压力,使心脏负荷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因此改善了患者的低氧状态[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3%(P<0.05)。这是由于通过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患者的通气量得到增加,降低其呼吸损耗,减少其回心血量,是患者的肺淤血得到有效缓解,进而提高了心肌的供血能力,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5]。

综上所述,在重症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中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纠正其低氧血症。

猜你喜欢

低氧心衰通气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通气的鼻孔
低氧燃烧工况下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行为分析
小G蛋白RhoB在低氧激活巨噬细胞及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