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大染色内镜在早期消化道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0-05-22杜林枫廖鹏程何彬博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四川达州635000

吉林医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肠癌消化道胃镜

杜林枫,廖鹏程,何彬博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胃癌、食管癌与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改变,消化道癌的发生比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患者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的症状,在确诊后多已经到晚期。因此,早期诊断,提高消化道癌的检出率,对于及早实施有效治疗,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1]。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规内镜检查手段,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将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关依据。但诸多临床实践发现,采用常规胃镜在良性病变与早期胃癌、肠癌、食管癌的诊断中容易出现漏诊[2]。本次研究对消化道异常病变患者93例对比其常规胃镜、放大染色内镜的检出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017年收治的消化道异常病变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早期消化道癌,均接受了常规胃镜、放大染色内镜检查。男53例,女40例,年龄18~75岁,平均为(52.4±4.2)岁。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8岁;胃镜下肉眼可见局部充血、微隆起、凹陷,有糜烂;患者均知情同意,所选病例均通过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消化道急性炎性反应者;消化道穿孔者;精神疾病者;确诊为进展期胃癌、肠癌与食管癌者;碘过敏史者;无完整病历资料者。

1.3方法:所有患者检查前禁食6~8 h,实施检查之前对患者进行咽部麻醉与镇静解痉。常规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若肉眼可见局部充血、微隆起、凹陷有糜烂等可疑病变,则取可疑病变处黏膜组织行病理检查。在常规胃镜检查后行放大及染色内镜检查,镜下注入0.9% NaCl溶液清洗食管、胃黏膜和肠道,对重点部位放大观察病变大体形态、黏膜小凹形态与微血管形态等,对病变范围做出标记。食管黏膜异常患者,放大内镜抵债齿状线上方,通过活检孔插入进塑料喷洒管,直达贲门口,然后一边退镜一边注入20 ml卢戈碘溶液,停留1~2 min,观察食管黏膜颜色,着色后黏膜显示棕褐色表示无病变,若为浅染色或者不染色则可能有病变,取不染色、浅染色组织行病理检查。胃黏膜异常患者通过活检孔插入进塑料喷洒管,局部喷洒3%靛胭脂,停留1 min,放大内镜观察胃黏膜的颜色、形态与着色情况,着色均匀表示无病变,着色不均匀表示存在病变;取不均匀着色黏膜组织行病理检查。肠黏膜异常患者通过活检孔插入进塑料喷洒管,局部喷洒0.4%靛胭脂,停留1 min,放大内镜观察肠黏膜色调变化、出血情况、表面构造、白斑、黏膜集中项等;对异常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1.4统计学分析:对获得的检测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常规胃镜与放大染色内镜检查结果比较:经常规胃镜检查,93例患者中65例(69.89%)胃镜下肉眼可观察到食管、胃黏膜、肠管存在可疑病变,另28例未见异常。经放大染色内镜检查,93例患者中78例(83.87%)患者黏膜经染色后发现有形态学改变,其中19例食管黏膜浅染色,不染色6例,胃黏膜不均匀着色42例,肠管不均匀着色11例;另15例患者的黏膜经染色后未发现形态学改变。对比常规胃镜与放大染色内镜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2,P<0.05)。

2.2三种方法检测早期消化道癌检出情况比较: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早期食管癌、胃癌、肠癌分别为5例、9例和5例。常规胃镜下检出早期食道癌2例,早期胃癌3例,早期肠癌1例,检出率为6.45%;放大染色内镜检出早期食道癌4例,早期胃癌10例,早期肠癌4例,检出率为19.35%;常规胃镜检出率与放大染色内镜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9,P<0.05);与病理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0,P<0.05),分别漏诊3例、6例、4例。放大染色内镜检出率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食管癌漏诊1例,胃癌误诊1例,肠癌漏诊1例。见表1。

表1 三种方法检测早期消化道癌检出情况比较[例(%)]

检测方法例数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肠癌合计常规胃镜932(2.15)3(3.23)1(1.08)6(6.45)①②放大染色内镜934(4.30)10(10.75)4(4.30)18(19.35)病理结果935(5.38)9(9.68)5(5.38)19(20.43)

注:与放大染色内镜比较,①P<0.05;与病理结果比较,②P<0.05

2.3两种方法检测非典型增生与良性病变检出率比较:常规胃镜重度非典型增生检出率2.15%显著低于放大染色内镜的1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胃镜慢性炎性反应检出率19.35%高于放大染色内镜的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方法检测非典型增生与良性病变检出率比较[例(%)]

检测方法例数非典型增生轻度中度重度良性病变慢性炎性反应肠上皮化生常规胃镜937(7.53)12(12.90)2(2.15)18(19.35)20(21.51)放大染色内镜939(9.68)16(17.20)12(12.90)7(7.53)16(17.20)χ2值0.2740.6737.7245.5920.551P值>0.05>0.05<0.05<0.05>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消化道癌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胃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3.1%,早期胃癌与食管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大肠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平均为40%~60%[3]。因此,早期检出消化道癌对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胃镜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直接观察食管、胃内与肠内的情况,安全性与可靠性均较高。但也有大部分的研究指出,早期食管癌、胃癌与肠癌在常规胃镜下多单纯表现为黏膜色泽的改变,部分病灶色泽可能与周围黏膜色泽完全一致,进而容易出现漏诊情况。

在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放大染色内镜逐渐在临床上得到运用,采用高分辨率的放大内镜可将图像放大至100倍,可以直接观察细胞水平结构,可见腺管开口,对正常黏膜、化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与早期消化道癌进行鉴别诊断,因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等优势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放大内镜的作用原理是采用固定焦点式或者焦点调节式,前者采用固定焦点镜头,其镜头所设定的最小观察距离比普通内镜更短,因此更适合放大观察;后者采用光学成像位置互补功能,利用变焦功能保持相当于普通内镜的远景观察,同时实现放大观察,通过在光学放大的基础上进行电子放大,可以进一步提高放大倍数,最大可达200倍,从而大幅提升分辨率。放大染色内镜通过局部染色,让病变位置在形态学上发生改变,进而让异常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变得明显,让医师根据颜色的变化判定出病变的位置和性质等。当前放大染色内镜使用的染色剂主要有卢戈氏碘溶液、靛胭脂、亚甲蓝染料等,戈氏碘溶液属于可吸收染色剂,能够与细胞进行特异性结合着色,组织不染色或者浅染色表示食管黏膜有异常;靛胭脂属于不吸收染色剂,若组织染色不均匀则表示有病变。两种染色方法都对比鲜明,灵敏度高,提示对病灶进行病理活检,以提高早期食管癌、胃癌、肠癌的检出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放大染色内镜对早期消化道癌检出率为19.35%显著高于常规胃镜检出率6.45%;而与病理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大染色内镜重度非典型增生检出率12.90%显著高于常规胃镜检出率2.15%;常规胃镜慢性炎性反应检出率19.35%高于放大染色内镜7.53%,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结果报道[4-5]具有相似性。放大染色内镜具有大量像素,在内镜的基础上增加放大与染色功能,可获得优良的分辨率,通过图像提取,描绘息肉、癌前病变和癌周围黏膜的细微差异,观察到微小病灶,提高检出率,观察到侵犯深度范围。

综上所述,在早期消化道癌诊断中,放大染色内镜诊断价值显著,可为消化道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肠癌消化道胃镜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