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要素替代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
2020-05-22王新云
王 新 云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经济贸易系,安徽 池州 247000)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节能减排并行政策的引导下,物流产业稳健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根据中国产业信息数据库的统计,2017年物流产业总收入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品物流总额234.5万亿元,同比增长6.6%;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同比增长9.2%[1]。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了商品流通和交易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了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因此,社会物流需求系数不断增长,从2005年每单位GDP的物流需求2.6增长到2017年的3.5。在物流产业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同时,产业驱动要素不断转型,技术创新随着产业发展速度和要素禀赋约束出现一定的偏向性,产业发展的驱动正从以要素和投资驱动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进行转变[2]。因此,在区域物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测算资源禀赋约束下的产业要素替代弹性及区域非对称效应是研究物流经济系统运行质量与效率的关键。
一、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关于物流产业要素替代与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替代弹性的测算、有偏技术进步选择和产业集聚动力分析上。田刚和李南对中国物流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余泳泽和杨晓章从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角度检验了产业发展因素,研究发现社会化大分工引起的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因素。唐建荣等对物流产业的绿色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由于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积累更容易推动物流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东部地区的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张文杰等构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钻石模型”,通过引入要素弹性对产业集聚发展的动力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栾萌萌在物流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对产业发展支持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可以发现,现有的文献忽略了要素替代的区域非对称效应研究。鉴于此,文章构建拓展的CES生产函数对物流产业的要素替代进行测算,并进一步考察其区域非对称效应,以期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背景下,为中国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物流产业要素替代的实证测算
要素替代测算需要考虑产业发展中的有偏技术进步,该文引入CES生产函数模型进行物流产业要素替代弹性的测算。
(一)模型构建
Arrow和Solow提出了CES生产函数来测算微观经济学中的要素替代弹性,之后Hayami和Ruttan将CES生产函数延伸至要素替代的动态计算中,并增加了技术创新对要素比例的相关性研究,其中要素比例分解为要素价格和有偏技术进步双重效应。该文在有偏技术进步模型的设定上,借鉴Arrow和Solow的CES生产函数框架,构建拓展的CES生产函数构建模型如下[3]:
(1)
(2)
其中,λk和λl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效率增长率。进一步把要素效率增长率代入生产最优均衡函数后可得:
(3)
其中,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Δ表示资本和劳动的初始分配,λ表示技术进步特征,σ表示要素的替代弹性。
在(1)(2)和(3)式的模型基础上,根据生产要素边际产出决定技术进步偏向,进一步将资本和劳动力的边际产出进行推导以得出生产者最优均衡条件:
(4)
根据式(4),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替代弹性σ和技术特征λ是影响物流产业技术进步偏向的关键。
(二)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的产值占物流业产值的80%以上。因此,该文以上述产业的基础数据进行物流产业要素替代核算[4]。在数据处理上,资本存量的计算剔除了无法获得的邮电行业数据,方法上借鉴张军和徐现祥等对不同产业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以实收资本的价格指数且以2000年为基期进行平减;劳动力要素数据来自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等年底从业人数;资本收益率借鉴BaiC.E和张勋在资本回报率再测算中的计算方法,采用企业总营业盈余与资本存量的比率;行业人均工资来自城镇单位劳动者报酬与相应年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相除的结果,用于衡量要素替代中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数据来源于2001—2016年的《中国流通经济统计年鉴》《大中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Wind数据库。
(三)物流产业要素替代弹性的测算与分析
对资本存量、资本收益率、劳动力投入及行业人均工资等相关统计数据进行Stata13.0回归分析后,选择固定面板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国家东、中和西3大区域的划分,实证具体测算结果见表1。
表1 区域物流产业要素替代弹性
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内为标准误差。
根据表1的测算结果,全国总体的替代弹性为0.405,反应了资本和劳动要素在创新中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从现有文献测算的行业要素替代弹性的经验数据来看,该文对物流产业的要素弹性测算与工业产业的经验数据基本一致,而农业的要素弹性显著较高的原因是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劳动力不断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而低技能劳动力通常会流入生活性服务业以及进入门槛较低的交通运输和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偏差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强制替代;另一方面,物流产业由于劳动力流入而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水平较低,要素替代弹性较小[5]。
7.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对他来说是一堂无益的课,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进行有效的教学使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而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呢?”。我从当前教学现实出发,分析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阐释有效教学,利用有效教学理论评价现实中的课堂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从区域要素替代弹性测算结果看,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为正,分别为0.582和0.417,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为-0.224。根据要素替代的经济学原理,替代弹性反映了不同区域物流产业的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的流动转换灵活程度,东部地区的高替代弹性说明了样本范围内东部各省份通过资本深化来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负替代弹性系数更是反应出了该区域资本要素尚未对物流产业发展产生有效的技术替代,其原因是西部地区的物流产业目前仍存在技术落后和资源利用率偏低的现状,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在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中发挥着比技术进步更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因此,表现为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系数为负值。
三、物流产业要素替代弹性的区域非对称效应检验
物流产业要素替代与地区产业发展之间的非对称效应检验实质是基于变量之间的行为特征值进行动态的变换预测,可以认定为一定范围内的、与时间序列有关的、要素替代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且包含若干已知或未知信息的灰色预测[6]。该文进一步构建非对称效应的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一)非对称效应的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假设预测变量的非负单调原始数据列为X(0),对预测变量进行一次累加(1—AGO)生成一次累加序列:X(1)={X(1)(k),k=1,2,…,n}
(1)
(2)
对微分方程(2)求解表示为:
(3)
其中,时间序列用k表示,对微分方程解进行累减生成(I—AGO)后的结果为:
(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4),该文认为要素替代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和非对称性应进一步通过耦合性来进行解释。构建的关联性模型如下:
基于两个系统变量,因此n=2,要素替代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度模型为:
(二)实证检验与分析
在地区截面选择上,基于西藏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数据缺失,予以剔除后选取全国30个省市地区为截面样本;物流产业的产值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的产值进行汇总计算;要素替代弹性根据第二部分的测算方法计算可得;时间样本为2001—2016年。通过对要素替代弹性与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等数据变量标准化处理后,运用MATLAB软件测算的相关系数见表2。
表2 2001—2016年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与要素替代指标的相关系数
表2(续)
根据表2的相关系数实证结果,2016年要素替代弹性与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系数为0.55,根据正态性检验和Pearon相关系数检验的显著性要求,进一步提出计算地区截面中的异常值来提高实证结果的相关性。首先,构造要素替代弹性与分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比值序列r1对检验结果中的极端值进行剔除处理,剔除海南和新疆后的检验结果为:P=0.002 03,cor=0.600 14。其次,对构建的比值序列r1进行S-W正态分布检验后的结果为:W=0.925 5,P=0.034 7,可以看出,比值序列r1在5%显著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可以继续构造检验统计量Z进行评估。据此可计算出2016年要素替代弹性与物流产业发展比值的正态分布检验统计量值为:
表3 要素替代地区非对称效应检验结果
根据表3的实证检验结果,剔除海南省与新疆自治区后的28个省份地区要素替代与物流产业发展存在对称效应,统计量最高的3个地区依次是上海市(0.954 7)、北京市(0.938 7)和山西省(0.937 3),统计量最低的3个地区是青海省(0.801 7)、贵州省(0.801 5)和广西省(0.801 8)。从区域非对称效应统计值看,东部地区的统计量均值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对称效应低于东部。实证检验结果反应出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东部地区,尤其是上海市、北京市、山西省和广东省等地具有更加灵活的要素转换效率,与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从要素替代非对称结构看,东部地区对称性良好的原因是资本受区位因素影响的积累对物流产业发展产生了质的改变,推动了物流产业在技术和发展模式中的创新。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资本深化程度差距较大,近年来在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下,部分省份如青海省、贵州省、广西省、安徽省及云南省等出现了劳动力投入的空心化现象,再加上对东部地区产业承接中的“退二进三”结构过度依赖工业产业的带动。因此,体现在资本对劳动力要素替代的弹性与地区物流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称效应低于东部地区。
该文基于2001—2016年物流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有偏技术进步视角下的CES生产模型,对物流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行实证测算,并进一步检验其区域非对称效应。基于CES模型的测算发现,物流产业全国总体的要素替代弹性为0.405,资本和劳动要素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东部地区资本深化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资本要素尚未对产业发展产生有效的技术替代。研究区域非对称效应发现,全国28个地区的物流产业发展与要素替代弹性具有对称效应,其中上海市最高,贵州省最低;东部地区具有更加灵活的要素转换效率,与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且资本积累有效推动了物流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本深化度较低,再加上劳动力投入的空心化与地区被动的“退二进三”结构调整,导致要素替代的弹性与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称效应偏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该文认为,东部地区应继续推进物流产业的结构升级,在较高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条件下,通过深化物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资本的流通效率,以实现资本深化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中西部地区应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层面夯实物流产业的发展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引导物流产业从粗放式的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转型,同时加大对物流产业的资本要素扶持力度,在提升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过程中深化资本要素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