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间谍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及概述

2020-05-22

新疆艺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邦德间谍英国

方 岩

二十世纪初诞生了英国、也是西方第一部间谍小说。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里,随着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化,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前苏联的解体以及冷战结束,英国间谍小说历经了发展、繁荣、衰落形成新格局,小说的主题也由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垒变为现代国际反恐怖主义。本文试图沿着这一演进历程,梳理英国间谍小说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早在十六世纪下半叶,英国就有了第一个专业间谍机构,对内负责保护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的安全,对外负责收集天主教国家的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方面的信息。而英国的第一部间谍小说却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出现,也是公认的西方第一部严格意义的间谍小说。①此后在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英国间谍小说从崛起到发展,直至达到空前的繁荣和辉煌。一代又一代英国作家,尤其是那些有过在英国情报部门任职经历的作家,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断用他们的作品揭开一战、二战和冷战时期西方国家之间炽热惊险的间谍战和各路间谍的神秘面纱,推动着英国间谍小说一直领跑世界间谍文学。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从事间谍小说创作的英国小说家们在奉献新作的同时转而探求新的题材,放眼寻找新的背景。英国间谍小说是英国二十世纪发展史的产物,它的历史演进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冷站前的崛起与发展、冷战后的成熟与繁荣和新格局中的坚持与变革。本文试图沿着这一演进历程,梳理英国间谍小说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一、冷战前的英国间谍小说:崛起与发展

从二十世纪初到二战结束,在英国文坛涌现出一批以间谍为主角以间谍活动为主要题材的作家,他们的小说逐渐形成一种模式,并最终成为冷战前英国间谍小说的传统。

英国间谍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厄斯金·查尔德斯( Erskin Childers,1870-1922)的《沙滩之谜》(The Riddle of the Sands, 1903)。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个英国青年前往德国北部海滨度假,无意中遇上了德国间谍,经过一番跟踪调查最终发现了德国人正秘密制造舰艇,准备从英国未设防的东南海峡攻打英国的阴谋。小说中强烈的爱国热情、惊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描写成为早期英国间谍小说的必备要素。这部小说的成功激发了查尔德斯的灵感,他在短时间里又写出了一系列的同类小说。这些小说对约翰·巴肯、萨默赛特·毛姆、埃里克·安布勒等作家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继《沙滩之谜》之后,英国间谍小说书榜上短时间里相继出现了很多同类型的作品,主要有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的《特务》(The Secret Agent,1907),威廉·勒居(William Le Queux,1864-1927)的《柏林70 号》(Number70,Berlin,1916),约翰·巴肯(John Buchan,1875-1940)的《三十九级台阶》(The Thirty-nine Steps,1915) 和《绿斗篷》(Greenmentle,1916)等。这些作家继承并发扬了查尔德斯的创作风格,创立了早期英国乃至西方间谍小说的模式,即爱国的浪漫主义冒险模式。如其中最有名也最受欢迎的《三十九级台阶》,小说情节悬念丛生、扑朔迷离,充满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惊险瞬间。出版近百年来,这部早已家喻户晓的作品魅力依旧。

作为初期发展阶段的这类小说,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三点:其一,过分注重小说惊险刺激的冒险性而忽略了细节描写;其二,小说中巧合和偶然性因素过多,真实性则大打折扣;其三,小说中的人物呆板,缺少变化,类型化比较明显。尽管如此,这些小说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影响力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和否认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之间的间谍活动变得日益频繁,英国的间谍小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英国作家在继续推进爱国的浪漫主义冒险模式的同时,逐步创立了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间谍小说。重要的间谍小说有萨默赛特·毛姆(W. S. Maugham,1874-1965)的《英国间谍阿申登》(Ashenden: Or the British Agent,1928);康 普 顿·麦 肯 齐(Compton MacKenzie, 1883- 1972)的《 希 腊 往 事》(Greek Memories,1932),埃里克·安布勒(Eric Ambler, 1909-1998)的《间谍墓志铭》(Epitaph for a Spy,1938),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 的《问 题 的 核 心》(The Heart of the Matter,1948)等。

与早期间谍小说相比,“现代间谍小说没有那么多爱国主义的陈腐气,而且在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注入了许多现实主义活力。”②小说中的间谍主人公不再是“崇高的英雄”,而是更接近普通人,他们的生活、情感和行为更加真实可信。如《问题的实质》里的主人公斯克比,陷入妻子和遭遇海难的年轻女子的情感纠葛不能自拔,在善与恶的纠结中他最终选择了自杀。格林在这部小说中摒弃了人物描写“脸谱化”和简单化,成功刻画了一个有着七情六欲,备受忠诚和背叛煎熬的人,长期处在忍受私人生活和秘密工作的压力的痛苦之中。

丹尼斯·惠特利(Dennis Wheatley,1897-1977)是上世纪30 至60 年代全球最畅销作家之一,他的间谍小说兼具早期间谍小说的浪漫惊险和现代间谍小说的冷嘲热讽,再加上与性有关的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惠特利风格”,如《斯坦布尔的阉人》(The Eunuch of Stamboul,1935)、《密码》(Codeword,1946)、《叛徒之门》(Traitor’s Gate,1958)等。冷战后间谍小说家伊恩·弗莱明就从惠特利的《格里高利·塞拉斯特系列小说》(His Gregory Sallust series)中的间谍小说里获得了极大的创作灵感。令人遗憾的是惠特利在小说创作中一味追求惊险和离奇,故事情节显得过于夸张而不真实,所以他的间谍小说数量众多,但多数都只是娱乐性极强、类型化明显的消遣小说,风靡一时,却难成经典。

到第二次时间大战结束,英国间谍小说从爱国的浪漫主义转向真实的现实主义,从通俗转向严肃。从毛姆和格林的作品开始,英国间谍小说开始关注个人切身利益和正义伸张,以探讨道德与忠诚、怜悯与毁灭、拯救与绝望、善与恶等严肃问题为主题,因而具有更加普遍的社会意义。

二、冷战后的英国间谍小说:成熟与繁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美国和前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便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双方在全方位的竞赛中全力以赴,而在双方之间惊心动魄的谍战中更是千方百计、各出奇招。冷战和对峙格局给英国作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空间和契机,他们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大量佳作名篇。这些小说或浪漫惊险,或幽默讽刺,或深沉批判,使英国间谍小说创作走向巅峰,也标志着英国间谍小说从成熟步入了繁荣的黄金时代。

50 年代主要的作品有伊恩·弗莱明(Ian Flaming,1908-964)的《皇家赌场》(Casino Royale,1953);格林的《我们在哈瓦那的人》(Our Man in Havana,1958);埃里克·安布勒的《武器通道》(Passage of Arms,1959)等。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不多却意义非凡。《皇家赌场》一经出版大获成功,书中间谍主人公詹姆斯·邦德,一个代号为007 的冷战勇士,吸引了大量读者。作者弗莱明趁势以一年一本的速度一鼓作气推出了007 系列小说,汇集了不凡身手、大智大勇和所向披靡为一身的詹姆斯·邦德迅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在弗莱明的间谍世界里,善恶分明,它乃是在替刚刚兴起的冷战时代打造大众的意识形态,并借此创造新的‘大众英雄’”。③

与职业间谍邦德相比,格林的《我们在哈瓦那的人》中的伍尔莫德则是一个侨居哈瓦以销售吸尘器为生的商人,因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来自英国的特工发展为间谍。为了赚取更多的间谍活动经费,他想尽办法,凭借着各种报纸、一张西半球地图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伦敦总部提供有价值的“重要情报”,其中一份竟然是他按照家用吸尘器内部构造图绘制的“新式大型武器”图纸。最后的结局更是令人大跌眼镜:伍尔莫德了却夙愿携女返英定居,而且因其在海外的“卓越表现”获得 一 枚“ 不 列 颠 勋章”,留在了总部给间谍讲授情报实践课,还获得了秘书的爱情。在这部小说中,格林幽默诙谐和冷嘲热讽的创作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詹姆斯·邦德到伍尔莫德,英国间谍小说的两大流派大致形成。“一派以伊恩·弗莱明的到了最后整个计划成功之后,当他与蒙特在法庭对视的那一瞬间,他才恍然大悟此人恰是他的上司要保护的长期潜伏在东德的英国间谍。利马斯将深入人心的007 詹姆斯·邦德的所谓特工英雄形象打得粉碎:他没有香艳的时髦女郎陪伴,没有华丽的西装礼服,也没有枪火对射子弹横飞的刺激惊险场面,他只是整个行动计划中可以被随时抛弃的一颗小棋子。小说真实生动地揭露了间谍斗争的冷酷无情,勒卡雷本人因此一举成名,加入了畅销书作家行列,成了专业作家。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赞《柏林间谍》:“这是我所读过的最好的间谍小说。”⑥007 詹姆斯·邦德系列为代表,以情节曲折取胜,融英雄美人、阴谋诡计、科技发明于一炉,造成引人入胜的惊险效果。……另一派以毛姆、安布勒和格林的作品为代表,着眼点在于人性的描绘,而间谍小说只是所采取的形式而已。……他们笔下的人物不是007 那样的神通广大的超级间谍,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凡夫俗子。”④伊恩·弗莱明沿袭早期的浪漫派,毛姆、安布勒和格林则继续现实主义的现代间谍小说模式,后来的戴顿和勒卡雷皆属于后者。

60 年代英国间谍小说大放异彩,占据了号称“西方四大间谍小说家”中三个席位的作家悉数登场。他们是已经声名鹊起的伊恩·弗莱明、约翰·勒卡雷和莱恩·戴顿。后二人共同创立了一种比毛姆、安布勒和格林所孕育的更为现实主义的间谍小说形式,“以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优美准确的语言将间谍小说发展到新的高度”。⑤

“007”系列小说搬上银幕后,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该继续高速持续创作的伊恩·弗莱明却于1964 年由于心脏病发作溘然而去,这不能不说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一大损失。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e,1931- )从1961 开始在60 年代共推出五部间谍小说,形成了自己深沉内敛的写作风格。其中最重要的是《柏林间谍》(A Spy Who Came into from the Cold,1963)。这部小说秉承现实主义渊源,讲述了一个与007 作品中黑白分明、正邪不两立的间谍世界截然不同却更加真实可信的间谍故事。英国间谍利马斯奉命伪装叛逃至东德,他原以为此行的目的是除掉东德间谍头目蒙特,岂料

莱恩·戴顿(Len Deighton,1929-)则以《伊普克瑞斯档案》(The Ipcress File,1962)和《柏林葬礼》(Funeral in Berlin,1964)两部间谍小说名噪一时。“(戴顿)以极其逼真的细节描绘了‘冷战’双方的间谍机构的日常复杂生活情景。尤其是,他善于用反派人物的奸诈特征来刻画正面人物,从而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⑦

70 年代英国间谍小说迎来了又一个繁花锦绣的春天。

格林在《人性的因素》(The Human Factor,1978)中着重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对道德与人性进行了深度的反省和追问。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曾这样评价他:“格林自成一家……人们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将会记得他是记录20世纪人类的自我意识与内心焦虑的重要人物。”⑧

弗雷德里克·富赛斯(Frederick Forsyth,1938- )的《豺狼的日子》(The Days of Jackel,1979),其最大写作特色是真实与虚构的完美结合。富赛斯对细节的真实性有着狂热而严苛的要求,同时擅长驾驭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题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叙事技巧。

肯·福莱特(Ken Follett,1949- )的《针眼》(Eye of the Needl,1978)讲述的是德国最优秀的间谍费伯在即将回国送情报之前,因纠结于一段浪漫缠绵的爱情而丧命的故事。《针眼》一书胜在作者对读者探秘好奇心理的把握和掌控,故事情节惊悚刺激,充满悬念,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小说被认为是以二战为背景的最经典间谍小说也是实至名归。福莱特随后出版的《三重间谍》(Triple, 1979)和《丽贝卡之谜》(The Key to Rebacca, 1980)复制了《针眼》的成功,这三部力作奠定了福莱特在谍战小说界堪比勒卡雷的大师地位。

勒卡雷在70 年代的十年间完成了他的冷战系列重磅作品“史迈利三部曲”:《锅匠、裁缝、士兵、间 谍》(Tinker,Tailor,Soldier,Spy,1974)、《荣誉学生》(The Honorable Schoolboy,1977)和《史迈利的手下》(Smiley’s People,1979)。勒卡雷凭借这三部小说奠定了文坛大师地位,也开始了他对间谍和间谍世界更深层的思考。与弗莱明007 系列作品中黑白分明、正邪不两立的间谍世界不同,勒卡雷小说中的东西方阵营并不是简单的圣人与魔鬼之分。国与国、人与人、政治体制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那原本生硬但清晰的界限,在间谍游戏规则与特工人性良知的缠斗下变得模糊不清。“阅读勒卡雷的间谍小说,不像阅读弗莱明‘007 邦德系列小说’那么轻松,勒卡雷的间谍小说深沉有味,他的人物没有被卡通化,因而显得更加实在。那一个个破碎残缺的人物,浓缩着间谍世界的破碎荒凉。这或许乃是他寓批判于小说中的本意吧!”⑨

高峰过后总有滑坡和谷底,文学亦难脱此轨迹。进入80 年代,东、西对峙双方之间的坚冰开始消融,国际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在大众流行文化中也有所反映。弗雷德里克·富赛斯转写传记和短篇小说,仅出版了一部间谍小说,《第四份协议书》(The Fourth Protocol,1984)。肯·福莱特也把创作方向转为自己潜心研究多年的英国教堂的构造和建筑。重量级作家中只有勒卡雷依然潜心坚持,创作出版了《女鼓手》(The Drummer Girl,1983)《完 美 间 谍》(A Perfect Spy,1986) 和《莫斯科大厦》(The Russian House,1989)三部间谍小说。勒卡雷不懈努力地超越自我,在小说思想和社会内容方面做了新的探索,作品表达出的惊人的荒谬性、真实性、同情和道义感等,都远远超出了一般间谍小说所涵盖的范畴。

1990 年6 月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倒塌,1991 年年底(前)苏联解体,这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宣告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的结束。辉煌灿烂三十余载的英国间谍小说开始呈现出了衰微之势。英国间谍小说将何去何从?这是所有间谍小说读者心中的疑问,更是间谍小说家不得不面对的迷茫。

三、新格局中的英国间谍小说:坚持与新格局

如果说冷战结束之前,英国间谍小说在西方间谍小说发展中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话,那么冷战结束之后,在美国间谍小说强劲的赶超势头之下,其领跑优势已经不明显。事实上,美国间谍小说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显现出后来居上之势,历经了一百多年风云变幻的英国间谍小说进入发展低迷期,面临着新的格局。

富赛斯1991 年推出《谍海生涯》(The Deceiver),很多人认为这是为冷战间谍唱的一曲最后的颂歌或挽歌,间谍小说到此为止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不这么想,勒卡雷大概是其中态度最坚决的一个,他坚持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继续间谍小说的创作。他对间谍小说即将结束的回应不断被引述,已近乎宣言:“间谍小说不因冷战而兴,也就不因冷战而废。”⑩他在90 年代以两年一本的速度推出了五部小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夜班经理》(The Night Manager,1993)和《巴拿马裁缝》(The Tailor of Panama,1996)。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勒卡雷对欧洲乃至国际政治的变化早有察觉,笔下的故事背景和间谍形象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如《夜班经理》讲述的是一位英国间谍与国际军火大亨之间的正邪之战;《巴拿马裁缝》的背景则转至南美洲,不论是有一手出色裁缝技术和一张能说会道嘴巴后来被胁迫做了间谍的的亨利·潘代尔,还是一心只想捞取丰厚退休金而不惜欺上瞒下的英国间谍安迪·奥斯纳德,都与以往勒卡雷笔下绅士味十足的老派职业间谍形象大不相同。在这部作品中,勒卡雷对世界热点问题的透析和人物内心变化的洞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格林的小说《我们在哈瓦那的人》对这部作品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西方的评论家们认为,(冷战之后)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间谍小说的关注程度可能会降低,而且这种小说在数量和质量上也会有所下降。”然而,他们的预言似乎并不准确。进入二十一世纪,英国间谍小说呈现出走出低迷的可喜的上升态势。勒卡雷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非凡的创作力,接连推出了《永恒的园丁》(The Constant Gardener,2002)、《伦敦口译员》(The Mission Song,2006) 、《微妙的真相》(A Delicate Truth,2013)等六部间谍小说。勒卡雷在作品中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开拓,不仅在题材上实现了不断突破,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他克服了间谍小说里老套、流俗、肤浅等常见的弊端,打破了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之间的界限,在创作视野、思想深度、艺术力量和情感表述上超越了他之前和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间谍小说家,获得了一个间谍小说家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毫无疑义地成为英国间谍小说领域里的旗帜性人物。在勒卡雷已经出版的23 部小说中间谍小说就占21 部,他用不间断的新作捍卫了他对间谍小说恒久性的不移信念。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英国作家因写间谍小说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诺贝尔文学奖,勒卡雷早在1986 年勒卡雷就对英国《星期日时报》说过一段颇耐人寻味的话:“如果在奥秘无穷的各种文学奖中还有公正的奖赏的话,那就是诺贝尔文学奖了。”彼时,正值壮年的勒卡雷高举现实主义大旗在间谍小说领域纵横驰骋,声名已立,风头正健。三十年过去了,生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多达21 次的格林已于1991 年去世,至死也无缘诺奖。而今,勒卡雷已是87 岁的耄耋老人,不知其夙愿是否依旧。“勒卡雷的小说……等等不仅是第一流间谍小说,同样是第一流小说,第一流文学作品,无论你以什么标准衡量。《纽约时报图书评论》曾有言:勒卡雷向所有英语作家提出了挑战,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正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勒卡雷有生之年,诺贝尔文学奖若能花落其门,定是众望所归,亦会是文学之幸事、之盛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英国间谍小说两大流派后继有人,新生力量突起。新世纪初有两部英国间谍小说因为新的视角格外引人注目:2002 年迈克尔·弗莱恩(Michael Frayn,1933- )的《间谍》(Spies)和2004 年斯特拉·里明顿(Stella Rimington,1935- )的《身处险境》(At Risk)。前者讲述了二战中伦敦郊区的两个男孩子的想像力、对身边人是否是间谍的猜测和他们冒失的行动给周围人造成的悲剧。这部小说成功地融合二战的战时背景,少年对外界的敏感和老来回忆的伤感,深刻地刻画出了战争状态下平民的各种心态。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阿普戴克高度称赞:“萧伯纳做不到,亨利·詹姆斯做不到,但是有独创性的英国作家迈克尔·弗莱恩做到了:小说和剧本同样成功……”后者讲的是精明强干的女中豪杰、英国军情五处官员莉兹·卡莱尔与恐怖分子之间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心理较量。《身处险境》这部小说引起轰动的另一个原因是作者斯特拉·里明顿曾经的身份——英国军情五处(MI5)的第一位女局长,也是英国第一位得到当局批准并以真名将自己的情报工作经历著书立说的情报局头目。

此外,查尔斯·卡明(Charles Cumming,1971- )在短短十余年里成绩斐然:《天生是间谍》(A Spy by Nature,2001)、《隐藏的的人》(The Hidden Man,2003)、《西班牙争斗》(The Spanish Game,2006)、《台风》(Typhoon,2008)、《第六个人》(The Trinity Six,2011)和《外国》(A Foreign Country,2012)。其中小说《台风》的时间跨度从1997 年至2008 年,讲述的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各派出一名间谍,打算联手在2008 年北京奥运前夕潜入新疆,配合西方某国机构武装训练的伊斯兰好战分子发动骚乱。故事情节复杂,地点涉及香港、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可以看出,小说中的事件、地点等无不暗合了冷战结束后出现的所谓西方间谍小说的“中国热”的说法。美国汉学家何伟亚(James L.Hevia)说:“在永无休止的热战和冷战中,傅满洲威胁存在的合理性都能够得到证明。在这样一种气氛下,也许很容易去想象也很容易会相信中国人的阴谋,或者某些聪慧的东方人有可能会把古代和现代的科学知识融合起来。”这部小说无疑是对这段话的一个明白无误的脚注。英国《观察家报》认为卡明是英国新生代作家中能够接过勒卡雷和戴顿手中大旗的最佳人选。

而二战以来作为英国文化符号的詹姆斯·邦德的传奇故事依然在继续。2008 年,英国作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1953- )受弗莱明家族后人委托,续写弗莱明未能完成的最后一部007 小说《007 归来》(Devil May Care);2013 年为纪念邦德诞辰50 周年,“邦德之父”伊安·弗莱明遗产委员会宣布,新一部007 小说即将出版。作为新一部007 小说的续写者,著名英国当代作家、编剧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d,1952- )将新作名为《单飞》(Solo)。事实上,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英国作家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1926-2007)就因撰写007 小说《重新出山》(Licence Renewed,1981)而一举成名,从1981 年至1996 年,他一共创作完成了14 部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说。这些作品为八、九十年代略显冷清的英国间谍小说市场增辉添色,更为追捧詹姆斯·邦德的书迷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享受。2012 年詹姆斯·邦德的形象出现在伦敦奥运会开幕仪式上,足见他在英国的魅力和地位。

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有间谍故事,间谍小说也就永远不会消亡。事实也是如此,自冷战结束以来,西方间谍小说在继续国际金融、国际军火走私、贩毒、洗钱、暗杀、恐怖活动等热门题材的同时,也转向探寻新的题材。间谍小说家们除了把中国设为取代前苏联的“假想敌”外,他们的注意力还转向了东欧、南非、中东、拉丁美洲等地,间谍的活动也触及了太空探索、机器人、生态学等高科技领域。人类在前行,邦德们和史迈利们的秘密行动就永远也不会停止。

纵观英国间谍小说,自二十世纪初查尔德斯的《沙滩之谜》开创了英国间谍小说先河以来,每个历史阶段都不乏此类小说的擎旗高手。英国间谍小说因为这些大家和他们脍炙人口的作品,能够在文学领域竞展风骚百余年;通俗小说也因为这些大家和他们脍炙人口的作品,得以跻身严肃文学的高雅殿堂。9.11 后的国际形势和社会现实日趋复杂,“里明顿的作品赋予了间谍小说更强的时代感,将小说的题材从冷战阶段推向了“9.11”后的国际反恐怖主义时代。而现代间谍小说作家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去准确描述一个以前很难想像的现代恐怖主义时代。”因此,在英国间谍小说创作中,无论是老作家推新作,还是新作家辟蹊径,都同样值得期待。

注释:

①《牛津英国文学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第962-963 页。

②黄禄善、万俊:《美国间谍小说发展概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美国间谍小说发展概观》2004年,第11 卷,第四期,第60 页。

③南方朔:寓批判于间谍小说中,《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导读】,董乐山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

④李辉:《董乐山文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313 页。

⑤陈兵:《冷战与英国小说创作》黑龙江社会科学《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2013 年第一期,总第136 期,第130 页。

⑥Margaret Drabble,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p.582

⑦ 同2。

⑧蒋成勇等著:《英国小说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511 页。

⑨同3。

⑩唐诺:《勒卡雷——不止是间谍小说的第一人而已》《柏林谍影》【导读】,2008,第11 页。

猜你喜欢

邦德间谍英国
间谍奇葩说
邦德牛奶
小间谍哈瑞特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信任一个贼
宋朝与北邦的间谍战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邦德语录
邦德系列主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