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于田县流水青铜时代墓地考古发掘与文化情况简述

2020-05-22巫新华

新疆艺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石堆墓室墓葬

巫新华

流水墓地是首次在新疆和田地区昆仑山北麓发现的青铜时代墓葬,也是这一地区迄今所发现年代最早的古代文化。流水墓地地处昆仑山北麓,这里向北沿克里雅河可达塔里木盆地腹心地带并与北部的沙雅、库车(古代龟兹核心地带)等地相连,向西沿昆仑山北麓与帕米尔高原相通,向南则与西藏阿里地区、西喜马拉雅地区相接,向东沿阿尔金山与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相接,是古代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地区。对流水墓地全面、系统的发掘使我们取得了较为翔实的考古学资料,为探讨昆仑山地区距今3000 年前后的古代文化面貌提供了可能,也为我们讨论和田地区早期居民的来源提供了一定线索。

流水墓地位置图

流水墓地位于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羌乡流水村(现名喀什塔什)附近,地处昆仑山深处克里雅河上游河道与喀什塔什河(流水河)交汇处的阿克布拉克台地,距于田县城直线距离约有68 公里,距315 国道约63 公里,距阿羌镇31.5 公里。流水墓地的发掘,是首次在新疆发现以单纯的刻划纹陶器为主要特点的古代文化遗存。昆仑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但对昆仑山地区史前文化的考古学研究迄今还是空白.流水墓地位于昆仑山北部中段,正处于中西文化交流通道的关键点。因此该墓地的发掘与研究将有可能填补昆仑山地区史前文化研究的一些空白。

一、地理环境及发掘经过

昆仑山系的北坡属于新疆南部暖温带极干旱荒漠地带,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山区之一。墓地所在的台地为河旁第三级阶地,南临克里雅河上游河道,西临喀什塔什河。此阶地主要由风尘沉积所形成的厚达数米甚至数十米的沙土组成,底部为卵石层和基岩;它原本可能与北部的第四级阶地相连,后因地震或滑坡等原因分离,逐渐形成一个地势相对较高的台地,在断裂地带有数处泉水出露。台地南部是一个陡直断崖,南距克里雅河约100 余米,高出现在的河床16.8 米,西距喀什塔什河大约200 米。台地表面基本上属于相对狭长的平整缓坡,东西长131、南北最宽处有35 米,其南、东面皆为断崖。墓地的基点(中心点)地理坐标为北纬36°14′41.9″,东经81°43′23″,海拔高度为2738 米。2002 年7-8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在昆仑山北麓考察古代玉石之路时,在此台地南部断崖边缘发现墓葬,出土人骨及陶器。陶器形制与塔克拉玛干南部所发现的陶器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更为古朴,而且其独特的刻划纹饰为此前新疆地区所未见。随后对采集的人骨所作的碳十四测年结果为距今2950 士50 年。这些情况说明流水墓地很可能蕴含着昆仑山地区目前所知最早的古代文化。由于当地村民引水冲土淤积造田,墓地所在的台地正逐步遭到破坏。台地断崖和暴露的墓葬就是引水冲击破坏所致。为保护这一古墓群并了解昆仑山北麓地区早期文化面貌,我们申请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2003 年7-8 月,首先发掘了台地南部断崖附近的8 座墓,初步了解到墓葬形制及葬式、葬俗等,并根据钻探资料初步判断这是一处青铜时代墓地。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墓地的文化内涵及规模、布局等情况,2004 年7-8 月,在台地中、南部600 余平方米的区域进行发掘,共发现20座墓;通过这次工作基本上搞清楚了墓地范围和墓葬分布情况,为接下来的全面发掘奠定了基础。2005 年5-7 月,又对台地剩余部分进行了全面清理,共发现23 座墓。至此,整个墓地已经发掘完毕,清理面积约4000 平方米,共计发掘51 座墓葬。

2006 年,我们曾对墓地情况进行过简单的介绍1,在此将墓地的具体情况简报如下。

流水墓地墓葬分布图

二、墓地概况

流水墓地中,除了个别墓葬的石围或石堆暴露在台地南部断崖边缘,其他所有墓葬都被掩埋在沙土之中,埋藏最深的达4 米。台地的土质为浅灰褐色或浅黄色细沙,结构疏密不均,略呈块状结构,湿润而紧实,地表普遍生长有昆仑山地区常见的荒漠植物,地表以下0.5-2 米之间的土层中白色斑点状碳酸钙分布较多。

墓葬开口和地表之间的距离因台地坡度变化而不同。2003 年发掘的墓葬位于南部断崖附近,开口距离地表较近,埋藏最浅的M3 距地表深0.66 米,最深的M10 也只有2.7 米,平均深度为1.7 米;2004 年发掘的20 座墓葬距地表平均深2.9 米;2005 年北发掘的23 座墓葬距地表平均深度在3.4 米以上。上述数据是指墓葬的石围或石堆顶部与现存地表之间的距离,墓坑开口则在石堆或石围之下0.2-1 米不等。在墓葬封堆上大多散布有陶片,台地中、西部发现的陶片多于东部。墓坑开口层位(石堆或石围底部)的浅灰黄色细沙中,局部夹杂有细小石子。

三、墓葬形制

(一)地上结构

根据墓口上卵石的排列和堆积的状况,可以将墓葬分为石围墓与石堆墓两种类型。石围墓既有单层卵石围成圆形或椭圆形,亦有多层卵石堆砌成圆形、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中间填充沙土。石堆墓大体由卵石覆盖成椭圆形,中间卵石少有空缺。石围或石堆的直径一般在3-5 米之间,最大的可达7.6 米。多层卵石垒积的石围高度一般为数十厘米,最高可达95 厘米。

构成石堆或石围的卵石直径多在15-40 厘米之间。有的石堆或石围表面有焚烧的痕迹,如M15 的卵石上有炭黑和烧土,应为用火痕迹。有的石堆或石围中伴出碎陶片,如M1 在墓口卵石上伴出有陶片;M13 石堆中出夹砂黑陶一片;M17 填土中出一陶钵残片。部分陶片可以复原为完整陶器,有可能是故意砸碎的。

近一半墓葬石堆或石围东部有一个小石圈相连,小石圈内多有用火痕迹。个别墓葬如M24的小石圈在西部,个别墓葬在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石圈,如M1。

(二)墓室结构

墓室均为竖穴土坑,开口位于石围或石堆下部。

平面形状可分类三种,数量最多的为不规则的圆角长方形,约占墓葬总数的70%;其次为椭圆形,个别为长方形。

墓室大多为东西向,长多在220-100 厘米间,宽多在60-200 厘米之间,深多在30--220 厘米之间。最大的墓室长260 厘米,宽120 厘米;最小的墓室长100 厘米,宽60 厘米,深30 厘米。

墓室结构分为两类,一类基本为直壁,口底同大;另一类在墓口以下一定距离,向内缩小范围,之后再向下挖掘,形成类似“生土二层台的结构”,约占墓葬总数的1/5。

墓壁大多为直壁,也有个别墓呈现口小底大的情况,如M5 西壁则向外扩出20 厘米,M9墓室东壁底部向外扩出20 厘米。极个别墓葬出现墓口大于墓底的情况,如M41 墓口略大于墓底。还有个别墓葬在墓底一侧留有台阶,如M6西侧口小底大,而东侧墓底附近留有台阶。

墓室填土为沙土,多含有小砾石,零星填有较大卵石;墓葬开口处常填有较大的扁平卵石,骨架上也见压有数枚较大卵石的情况。

(三)墓主

墓葬分为单人葬和多人合葬两类。

单人葬约占墓葬总数的1/5,其余墓葬为多人合葬,多数骨架为二次葬;骨架被分层埋葬,常见一层或两层,部分墓葬的骨架为三层或多层。完整骨架的埋葬方式多为仰身屈肢,一般位于墓室东部,头向东,双手(或一手)在胸腹之间;仅有个别完整骨架是侧身屈肢,或身首分离。二次葬的骨架多零散或堆置,一般位于墓室的西部。

(四)葬具

7 座墓有尸床朽木的痕迹,如M16 尸床位于墓底,由两根纵向木棍和6 根横向短木构成,尸床的四角都捆绑有竖立的木棍;横木搭或捆绑在纵向长木之上,尸床的长宽为140×80 厘米。

(五)殉祭情况

殉祭动物骨骼的位置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在石堆上部或石堆下部墓口附近,如M3 见有羊头骨、腿骨等;M13 石堆中伴出人骨、兽骨,深0.3米时,墓室东南出羊骨一具,西北出羊骨两具。

第二类是在墓室填土中,如M10 墓室填土中有少量兽骨;M12 在墓口下100 厘米时,墓室东壁偏南有碎骨,墓室西壁殉葬一马头。

第三类是在墓底或墓主同一平面上,如M3在墓主头部右侧有羊肩胛骨;M10 墓室西部北侧出土有马下颌骨;M37 在墓室西头殉葬有马头;M45 墓室西头殉葬有马头及肢骨;M49 墓室东北角有一殉葬的马头;M54 墓室西侧有殉葬羊头骨;M55 墓室西侧有殉葬羊头和马头。

四、典型墓葬

(一)M1

石堆竖穴土坑墓。石堆平面呈半圆形,由卵石平铺摆放而成,石块大小平均在20-30 厘米之间。石堆东西长约3.3,南北宽2.4 米。石堆之下有一半圆形的石围,排列整齐,开口向南,西端有一个直径约1 米的小石圈,东端有一个直径约1米的小石堆。

墓室开口位于石围中部,石围以下28-40 厘米处。大致呈椭圆形,墓向102°。东西长约1.8,宽1,深0.8 米。墓室口部和内填有大卵石和砾石。大卵石常为扁平状,个体较大者可长达70厘米。砺石通常为椭圆形,个体较小。在墓口卵石上伴出有散碎的陶片,器形不明,深40 厘米下为纯沙土。

墓底出土骨架一具,经鉴定为男性,18-20岁,肋骨及上肢骨凌乱,仰身屈肢,头向东,面向不清。人骨架下是一木制尸床,已朽。尸床由纵向5 根长木,横向8 根较短木棍构成,尸床周边有6 个柱洞分别位于墓室南北两边相对应编号A、B、C、D、E、F。柱洞尺寸大小不一,直径5-8,深3.5-4.5 厘米。随葬品中,墓主人右侧出土有一枚,右手臂内侧出土有海贝2 枚,墓主人右侧腰间出土有砺石1 件,墓底东南侧出土有铜扣一枚,左耳边出土有铜耳坠1 件,右手臂内侧出土有串珠共8 枚。此外还发现有铜珠1 枚。

M1 平剖面图(1、陶片)

M1 墓底平面图1、蚌饰(M1:1) 2、砺石(M1:2) 3、铜扣(M1:3)4、铜耳坠(M1:4) 5、串珠(M1:5) 6、海贝(M1:6)

(二) M44

石围竖穴土坑墓。石围由30-40 厘米的卵石组成,平铺摆放2-3 圈。平面呈圆形,石围直径2.9-3.5 米,东侧有一小石圈,直径约1-1.2 米,石围内填沙土。

墓室位于石堆中部偏东,大致呈圆角长方形,墓向105°。墓口墓底同大,直壁,平底。东西长约1.8,宽1,深0.9 米。墓室内填沙土,偶有较大卵石块。墓室内共出3 层骨架,共4具,按顺序编号A-D。分别在墓口下0.32、0.65、0.9 米处。

超滤膜在截留多糖的同时,也使得部分大分子蛋白质难以脱除。不同分子量的超滤膜对蛋白质的脱除效果如图2所示。

M44 第一层平面图 1. 海贝(M44:1)

M44 第二层平面图 2. 陶杯(M44:2)

M44 第三层平面图3.陶钵(M44:3)4.串珠(M44:4)5.画眉石(M44:5)6.铜扣(M44:6)

第一层一具骨架A,经鉴定,为幼儿,9 岁左右,在墓室西侧,骨架残缺,散乱摆放,葬式不清。中部有5 块较大卵石,直径约30-80 厘米。在骨架东侧出有海贝13 枚。第二层一具骨架B,女性,35 岁左右,除上肢、胸腹骨骼似扰动,其余保存完好,仰身屈肢,头向东,面向上。下肢骨下压一块长1.3 米的石块。在墓室西南角出一陶杯。墓室底部出两具骨架C、D,并排摆放,C 为男性,40 岁左右,保存较好,仰身屈肢,头向东,面向北;D 为男性,35-40 岁,似经扰乱,骨架凌乱,头骨移位至墓室西侧,葬式不清。C 头骨北侧出土一陶钵,颈部出土137 枚串珠,腰间出一枚铜扣。D 骨架颈部出土一画眉石。此外还发现有串珠一组54 枚。

(三)M46

石围竖穴土坑墓。石围大致呈椭圆形,用2-9 层不等的卵石倾斜堆垒成。石围直径3.3-3.7,高0.3-0.8 米。

M46 平剖面图

M46 墓底平面图1. 陶钵(M46:1) 2. 陶钵(M46:2) 3. 陶钵(M46:3) 4. 铜刀(M46:4) 5. 铜刀(M46:5) 6. 砺石(M46:6) 7. 砺石(M46:7)8. 铜刀(M46:8) 9. 铜镞(M46:9) 10. 铜刀(M46:10)

墓室位于石围中部偏东,墓向70°。墓口墓底同大,直壁,平底。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1.95,宽1.25,深1.5 米。墓室内主要填沙土,夹杂有小石子和卵石,墓口下填埋有较大卵石。

墓底共出土4 具人骨,编号为A、B、C、D,埋葬在同一平面,其中2 具较完整者位于墓室东部,另外2 具残骨则在墓室西侧。经鉴定,A 为男性,17 岁上下,位于墓室东北部,较完整,仰身屈肢,头向东,面向北。B 疑似为男性,40 岁上下,位于墓室东南部,与骨架A 并排,仰身屈肢,头向东,头骨破损,面向右上方,双手放在腹部,下肢向左屈。C 为男性,35-40 岁,位于墓室西北部,D 性别年龄不明,位于墓室西南部,均散乱堆放。2 件陶钵出于墓底东南角,1 件陶钵置于西北部C 骨架中间。骨架B 腰间和脚跟处各出土一件铜刀,骨架C 东侧出土3 件铜刀和1 件铜镞。骨架A 右上肢旁出土砺石1 件。

(四)M52

石堆竖穴土坑墓。石堆平面呈不规则圆形,中间略高呈丘状,直径3.9-4.3,高0.88 米。东部有一小石圈,直径52-68 厘米。石堆仅铺一层,下面即是沙土。

M52 平剖面图

墓室基本位于石堆下中部略偏西北,平面大致呈圆角长方形,方向80 度,东西长2.6,宽1.1,深1.2 米。墓口有较多卵石,墓室内填沙土和少量卵石。

墓室内出两层骨架,共4 个个体。第一层骨架发现在墓口下0.4 米处,墓室内填较多卵石,出一具完整骨架和一个头骨,编号为A、B。经鉴定,A 为女性,25 岁上下,在墓室西部横向摆放,侧身屈肢,头向北,面向下,双手置于胸前。B 为男性,35 岁上下,在A 盆骨西南侧,仅剩头骨。骨架A 头骨下方出一组画眉石,墓室中部出一件铜器和3 枚海贝。下层出两具骨架,编号C、D,在墓底中部。经鉴定,C 为男性,25 岁上下,仰身屈肢,头向东,面相上,双手交叉置于胸腹间。D为女性,25 岁上下,葬式与C 相同,两具骨架屈肢状相对。骨架D 头骨下和右肢旁各出土一个陶钵,墓室西部发现一件砺石。

M52 第一层平面图1. 画眉石、画眉笔(M52:1) 2. 铜器(M52:2) 3. 海贝(M52:3)

M52 第二层平面图4. 陶钵(M52:4) 5. 陶钵(M52:5) 6. 砺石(M52:6)

五、出土遗物

随葬品可分为铜器、陶器、骨角蚌器、石器、金器、铁器等六大类。

(一)陶器

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砂灰陶较少。部分陶器成色不均,可能是火候较低所致。

器物表面多有纹饰(通体或上半身),主要纹饰有三角纹、弦纹、菱纹、网纹和波纹等,偶见斜“目”字纹和麦穗纹。纹饰主要由戳刺或短线刻划而成,也有个别压印或泥条粘贴而成的。

陶器器形比较简单,主要为罐、钵、杯三类。常见为罐钵组合,杯的数量相对较少。

1、陶罐

陶罐按照耳部形态可分为三型:

A 型 单耳罐。数量较多。耳均位于口部,均为圜底。

M9:4,夹砂红褐陶,直口,尖圆唇,鼓腹,口沿下施四行三角纹,内填划纹,耳部亦饰三角纹内填划纹。口径7.8-8,腹部直径10.4,高10 厘米。)M6:6,夹砂红陶,侈口,鼓腹。口沿下施三周旋纹,其下为七周三角纹,角朝上的三角形内施划纹。耳部亦饰三角纹及斜划纹。口径10,腹径14.5,高14.8 厘米。耳宽2 厘米。

B 型 双耳罐。根据耳的位置可分为两亚型:

Ba 型 肩耳罐。数量较多。耳部位于肩颈部,一般耳较小。M6:2,夹砂红陶,直口微敞,长颈,折腹,圜底。颈部至口部饰5 周菱形纹,内填斜划纹。口径11,腹径15,高13.5 厘米。耳宽1.4-1.6 厘米。M49:1,夹砂红陶,双耳,敞口,方唇,鼓腹,圜底,罐底及腹部均有熏黑。口沿下施4 道弦纹,其下施两行菱形纹,内填斜弦纹,纹饰由齿压纹组成。口径7.2,腹径9.6,通高10.7 厘米。

Bb 型 口耳罐。数量较少。耳部上沿与口沿相接,耳部一般较大。M20:2:夹砂黑陶,素面,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局部熏黑。口径9.8,底径7.4,高12.6 厘米,耳宽1 厘米。M42:1,夹砂红陶,微敞口,尖圆唇,鼓腹,圜底,腹部局部有熏黑。口沿下施两道弦纹,内饰竖线夹短横线纹饰,肩部亦饰同样纹饰,耳部亦饰五组同样纹饰。口径10,腹径14,通高12,耳宽1.8 厘米。

C 型 无耳罐。M18:2,夹砂红陶,敞口,束颈,鼓腹,圜底。口沿下饰三道弦纹,颈部饰三角纹,三角内填网纹。口径8.2,腹径9.4,高9.6厘米。M40:5,夹砂红陶,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底部及腹部均有熏黑。口沿下和颈部下各式三道压印的台阶状纹饰,其间饰粘两条泥条纹。口径10,腹径12,底径7,通高12.8 厘米。(图一四,7)M54:2,夹砂红陶,敞口,束颈,方唇,鼓腹,圜底,罐底熏黑。口沿下施3 道弦纹,其下饰两行双重菱形纹,在双重菱形纹间有戳印纹。纹饰均由齿压纹组成。口径10.2,腹径11.4,通高7.4 厘米。

出土陶罐1.A 型陶罐(M9:4) 2.A 型陶罐(M6:6) 3.Ba 型陶罐(M6:2)4.Ba 型陶罐(M49:1)5.Bb 型陶罐(M42:1)6.Bb 型陶罐(M20:2)7.C 型陶罐(M40:5)8.C 型陶罐(M18:2)9.C 型陶罐(M54:2)

2、陶钵

按腹部形态可分为两型:

A 型 弧腹。按口部形态可分为两亚型:

Aa 型 敛口。M9:1,夹砂陶灰褐,方唇,鼓腹,圜底。口沿下施两周三角纹,三角朝上者内填斜弦纹。口部直径16.5-17.4,腹部直径18.8,高9.8 厘米。M30:2,夹砂红陶,鼓腹,圜底。口沿下饰交错的刻划斜弦纹和戳印斜弦纹,向下依次为一组三道的弦纹、斜弦纹、一组三道的弦纹和斜弦纹。口径12.4,腹径14,高8.2 厘米。M43:1,夹砂红陶,斜方唇,鼓腹,圜底,罐底及腹部有熏黑。口沿下施三道弦纹,内饰斜弦纹,其下饰两行菱形纹,内饰斜弦纹,菱形锐角处有戳印圆圈纹,弦纹均由齿压纹组成。口径10,腹径10.8,通高7.7 厘米。

Ab 型 直口。M16:3,夹砂红陶,直口微敛,略鼓腹,圜底。上半身施纹,纹饰均以短线刻划构成,口沿下施三道弦,其下为倒三角纹,三角形内施斜弦纹。纹饰均由齿压纹构成。口径9.2-9.6,腹径11.2,高8.6 厘米。M18:1,夹砂红陶,直口,鼓腹,圜底。颈部饰两道弦纹,弦纹下饰三周菱形划纹,菱形内饰斜弦纹,局部有熏黑痕迹。口径15.4-16,腹径17.2,高6.8 厘米。

B 型 折腹。按口部形态可分为三亚型:

Ba 型 侈口。M47:2,夹砂红陶,方圆唇,折肩,圜底,钵底及腹部熏黑。口沿下施一道弦纹,其下饰两周三角纹,朝上者内施斜弦纹。口径13.7,腹径13.5,通高6.8 厘米。

Bb 型 直口。M42:6,夹砂红陶,直口微敞,微束颈,鼓腹,圜底。口沿下施两行弦纹,内填网纹。口径10,腹径11,通高7 厘米。

Bc 型 敛口。M52:5,夹砂褐陶,折肩,圜底,器表周身均熏黑。口沿下施三道弦纹,其下饰两行三角纹,内填斜弦纹,两行三角纹的左侧施有一排戳印小孔。口径15.1-15.5,腹径16.5,通高8.6 厘米。

出土陶钵1.Aa 型陶钵(M9:1) 2. Aa 型陶钵(M43:1) 3. Aa 型陶钵(M30:2) 4. Ba 型陶钵(M18:1) 5. Bb 型陶钵(M16:3) 6. Bc 型陶钵(M52:5) 7. Ba 型陶钵(M47:2)8. Bb 型陶钵(M42:6)

3、陶杯

数量较少,多为直口直壁,口大底小或口底相当。M30:3,夹砂红陶,平底,杯底被烟熏黑。口沿下施两道戳刺弦纹,其下通体施戳刺网纹。口 径10.8-11.2,底 径9.5-9.8,高12.4 厘 米。M44:2,夹砂红陶,敞口,方圆唇,平底。口沿下施三道弦纹,其下饰两周菱形纹,内填斜弦纹,其下饰之字纹,内填斜旋纹,靠近底部饰三角纹,内填斜旋纹。纹饰由短划纹组成。口径11.5,底径9.5,通高11 厘米。

(二)铜器

器形有铜刀、铜镞、铜矛、马镳、马衔、铜扣、铜珠、耳坠、手镯、铜镜等。

铜刀 形态比较多样,从柄部特征可分为末端有孔与无孔两类,从柄与刃部的分界特征包括柄部与刃部分界明显和柄部与刃部分界不明显两类。刀背部特征可分为直背与弧背两种,刀的刃部前端还有上卷和不上卷之分。M9:10,圆首,直柄,刀背向外略弧,刀刃残锈蚀严重。通长16.6,刃 部 长9.5,宽1.6,柄 宽1,厚0.4 厘 米。M12:1,圆首,直柄,背向外微弧,柄身有“《《《”形纹,柄部末端有孔。长20,刃宽1.8,柄宽1.7,厚0.5,孔宽1.5,高0.4 厘米。M31:6,直柄,首部上翘。通长13,刃宽1.5,厚0.4 厘米。

铜镞 数量虽不多,但形态比较多样。可分为有翼与无翼两类。有翼铜镞中又可分为双翼和三翼两类,无翼铜镞又可分为横截面为菱形的铜镞和有銎有倒勾铜镞两类。M16:5,锥形,截面呈菱形,底部有銎。长3.3,厚2,銎长1.1,宽0.8 厘米。M46:9,器身似柳叶形,末端有孔,一侧带勾。通长4.5,宽1.5,銎径0.7,孔径0.5 厘米。

铜矛 仅一件。M55:7,大体呈扁锥形,末端有銎。通长24.6,直径3,孔径1.8 厘米。

铜斧 仅一件。M55:3,正面呈梯形状,两侧有圆形耳,末端有方銎。通长11.2,宽3.3-4.4,厚1.4,銎深2.1 厘米。

铜马镳 仅一件。M10:3,弧形条状,有三孔,顶部有蘑菇状突起。长13,宽1.5,有3 孔,每孔间距2.5-3,直径0.7-0.8 厘米。

铜马衔 数量不多,形制相似。均为内环较小,两两相扣,直衔杆,外环较大。M55:8,两部分组成,衔杆横截面为圆形,内环一端为圆形,一端为马镫形,外环均为马镫形。外环较大,内环较小。通长17,外环高3.4,宽2.9,孔高2,宽1.9,衔杆直径1-1.2 厘米。

铜扣 数量较多,形制比较一致。大多数为圆形,一面微弧,凹面带钮;少数为圆形穿孔,背面带横梁。M31:5,3 枚,圆形,背略突起,凹面有通钮。直径2.3 厘米,厚0.5 厘米。M40:7,圆形,背略弧,中部突出,形成台阶状,中间有孔,凹面有横梁。直径3.6,厚1,孔径0.7 厘米。

此外,还发现铜耳坠、铜珠、铜发簪、铜环等。

出土铜器1.铜刀(M9:10)2.铜刀(M12:1)3.铜刀(M31:6)4.铜斧(M55:3)5.马衔(M55:8)6.铜镞(M16:5)7.铜镞(M46:9)8. 马镳(M10:3)9. 铜扣(M31:5)10. 铜扣(M40:7)11. 铜矛(M55:7)

(三)金银器

出土金器、铁器1.金耳坠(M10:1)2.金珠(M10:7)3.金带(M16:1)4.铁刀(M10:8)

金器发现有金耳饰、金带、金珠等。银器仅发现有银耳饰。M10:1,金耳坠,共5 枚,一端弯钩形,一头带坠,环径约1.8-1.6,坠直径0.6-1 厘米。M10:7,金珠,共37 枚,圆柱状,中间穿孔,长0.3-0.4,直径0.2,孔径0.1 厘米。M16:1,金带,长条形,两端穿孔,长29,宽3,孔径0.7 厘米。

(四)铁器

数量较少,且多锈蚀严重。能看出形状的只有铁刀一种。M10:8,严重锈蚀,近似长方形,末端带柄。残长11.5,宽3.2,厚0.5 厘米。

(五)石器

石器中数量较多的有砺石、画眉石、石串珠等。

砺石 数量较多。大多数为长条形,一段有穿孔。其中两端等宽和有穿孔一段略窄的较多,个别砺石穿孔一侧略宽。有的砺石在末端中部内凹。极少数砺石无穿孔,在一端靠近边缘处内束。M9:9,砂岩,灰黑色,长方形,经打磨光滑,一端两面对穿孔,器身有白色纹理,长10.4,宽2.9,厚1.4,孔径0.6-1 厘米。M16:2,砂岩,长条形,灰黑色,一端有空,双面钻。长13.2,宽2.1-2.7,厚1,孔径0.7-1 厘米。M46:6,砂岩,长条形,褐色,一端圆首,下有亚腰形凹槽。通长9.4,宽2.8,厚1 厘米。

出土石器1.砺石(M16:2) 2.砺石(M9:9) 3.砺石(M46:6) 4、6. 画眉石、画眉笔(M2:6) 5、7、8. 画眉石、画眉笔(M18:8)

画眉石 数量较多。大多数有一根眉笔和一块眉石构成。个别也有单独出土的。眉笔通常一端有尖,横截面有圆形、圆角长方形、长方形等。眉石形状多不规则,上有条形凹槽。M2:6,一件尖锥状,横截面呈圆形。长6.7,直径0.7 厘米。一件块状,中间有光滑的条形浅槽,侧面亦有一浅凹槽,应是用来研磨画眉棒的。长4.4,宽3.2,厚2.5 厘米。M18:8,一组,一只铅笔型,黑色,表面研磨光滑,横截面呈圆角长方形,一端有一穿孔,两面钻,孔径0.5-0.8,长11.6,宽1.6,厚1 厘米;另两块块状,中间带槽,个体较大者长5,宽4.5,厚2 厘米,一面有一道浅凹槽,个体较小者长3.3,宽3.2,厚1.1 厘米。

(六)骨角蚌器

贝蚌器中数量较多的是穿孔海贝和圆形穿孔蚌饰。M55:4,贝蚌饰,共10 枚。其中3 枚为圆形,内凹,中间穿孔。其中一枚上粘连有一铜扣。直径3.9-4.3,孔径0.2,厚1-1.6 厘米。其余7 枚为穿孔海贝,通长1.7-2.5,宽1.2-1.5 厘米。

出土骨角蚌器1、2.贝蚌饰(M55:4)3.骨带扣(M7:6)4.骨马镳(M5:2)5、6.骨镞(M9:11)

骨角器包括骨骨马镳、带扣、骨镞等。M5:2,骨马镳,动物角制成,表面光滑,穿有三孔,其中一孔仅存一半。第一、二穿孔和第二、三穿孔之间的侧面还各有一个纵向的穿孔,均未穿透。残长7,直径2,孔径0.8-1.2,纵向孔径0.5 厘米。M7:6,骨带扣,亚腰形柱状,截面呈椭圆形,两侧有不规则的旋纹。直径0.7-0.9,孔径0.5-0.6,长2.4 厘米。M9:11,骨镞2 件。一件首部呈三棱形,柄部分为三部分,中间较长。翼长4.1,翼宽1.1,铤残长3.2,直径0.7 厘米。一件子弹头形,高2.5,直径0.9,孔径0.7 厘米。

六、结语

(一)文化特征

流水墓地墓葬的地上结构可分为石堆和石围两类,部分石围墓石围堆砌较高,中间以土结构填充。墓葬一侧的小石圈是流水墓地比较有特色设置,部分石圈内还有火烧痕迹,很可能与墓葬下葬过程中或埋葬以后的祭祀行为有关,石围或石堆表面的焚烧痕迹和碎陶片也可能与此有关。在墓室结构方面,椭圆形竖穴是最为常见的墓室形制。一部分墓葬使用木质的尸床。未见墓道、偏洞室、木质及石质棺椁等。少数墓葬为单人葬,大多数为多人合葬,且以二次葬居多。总体而言,流水墓地墓葬形制除地上结构略有差异之外,其它方面比较统一。

从随葬陶器的器类来看,以罐和钵为最常见的器形,还发现少量的直筒杯。圜底器多是流水墓地陶器的一个特点。除直筒杯和极个别的陶罐外,几乎均为圜底器。带耳器也占有一定的数量,但未见带流的器物。墓葬随葬陶器没有固定的组合,但从陶器数量来看,随葬陶器的墓葬中有一半左右的墓葬出土陶器数和埋葬成年个体数相同,其余墓葬差异也都不大,绝大多数为陶器数稍少于随葬成年个体数,说明无论是一次葬还是二次葬,埋葬时基本遵循着每人随葬陶器不超过1 件的习俗。

陶器的纹饰非常具有特色。内填斜弦纹的菱形纹和三角纹是陶器中最为常见的纹饰,部分菱形纹和三角纹的钝角端点有戳印的圆点纹。此外还有少量的网格纹、旋纹、之字纹和台阶状压印纹等。纹饰的装饰手法方面也极具特色,主要分为刻划纹和密集的短线压印方式构成的齿压纹。其中大量出现的刻划纹未见于同时期周缘其它遗址,为流水墓地较具特色的纹饰装饰方法。

除陶器外,其它随葬品以马器、工具、武器和装饰品为主。出土数量较多的包括铜刀、砺石、铜泡、串饰、画眉石等。在个别墓葬中发现有铁器,说明墓地年代的下限已经进入铁器时代。

(二)文化因素分析

流水墓地的丧葬习俗和随葬器物既有自己的特点,也反映出与同时期周边地区的密切联系。从文化因素的角度分析,主要可分为与西部帕米尔高原以及更西的中亚地区和北部的南西伯利亚地区的联系,以及与东部的塔里木盆地南缘东部地区和东天山南北以及更东的河西走廊一带的联系。

流水墓地陶器多圜底器的特点,齿压纹形式的用斜线填充的三角形、菱形纹饰和之字纹,以及只在器物上部装饰纹饰的风格都与公元前13-8 世纪流行于米努辛斯克盆地周缘地区的卡拉苏克文化②有相似之处。流水墓地出土陶钵中有相当数量为折腹钵(B 型),折腹的特点比较常见于公元前二千纪后期和一千纪前期流行于费尔干纳盆地的楚斯特文化③。楚斯特文化中,无论彩陶还是素面陶均有类似的器形。M55 出土的铜斧与安德罗诺沃文化的铜斧④形制相似。铜质的马镳、马衔则与图瓦阿尔赞1 号墓出土的同类器极为相似⑤。

流水墓地出土陶器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带耳的器物,其中单耳罐较多,双耳罐也有一定的数量。同时期新疆西部、北部的诸文化中都少见带耳器,而在新疆东部地区以及更东的河西走廊一带却非常常见,如公元前一千纪范围内的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加瓦艾日克墓地⑥,哈密盆地的焉布拉克墓地⑦等。这种双耳、单耳器物的风格可能与河西走廊一带的辛店文化⑧有着密切关系。而带倒勾的铜镞则有可能来源于更早的四坝文化⑨,此后也见于图瓦的阿尔赞1 号墓⑩,并在公元前7 世纪普遍流行于北高加索和黑海北部一带。

(三)年代分析

通过上述比较,与流水墓地有较多相似性的文化主要集中在公元前二千纪后期和一千纪前期。碳十四测年的数据与此基本吻合。我们共对9 个墓中的11 个样品进行了测年,主要包括墓上石圈中的木炭和墓内箭头的杆部、斧和矛的柲部。从已发表的数据来看,综合多个数据,墓地的起始时间大约在1108-893 B. C.(95%可信度)或1017-926 B. C.(68%可信度)。结束时间大约在760-493 B. C.(95%可信度)或750-630 B. C.(68%可信度)。因此流水墓地的主体年代应在青铜时代,年代较晚者可能能够晚到早期铁器时代的初期。

(四)流水文化

流水墓地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昆仑山北麓较有代表性的一支青铜时代文化。虽然其文化特征中可见东西方多种不同文化的因素,但是该墓地中较具特色的圜底器和折肩器的组合、齿压纹和刻划纹形态的三角纹和菱形纹的组合,以及一次葬和二次葬混合的特征、石堆或石圈东部祭祀性质的小石圈等等现象都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我们初步提出“流水文化”的概念,希望能够为将来昆仑山北麓青铜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流水河上游距离流水墓地约15 公里处的河边台地上也有类似墓葬分布,从渠道破坏墓葬断面上采集的铜珠形制来看,与流水墓地出土铜珠完全一致。这说明类似的遗迹很可能散布于克里雅河上游,以及各支流。同时,从流水墓地的情况来看,所在的昆仑山北坡阶地主要由风尘沉积形成厚度数米乃至数十余米的沙土组成,除了个别墓葬的石围或石堆暴露在台地南部断崖边缘之外,其它所有墓葬都被掩埋在沙土之中,最厚的埋藏深度达4 米,因此类似情况的墓地可能还会存在。

从目前已经发表的材料来看,与流水墓地文化面貌最为类似的是尼雅河下游的尼雅北方遗址。1993 和1996 年中日学者在此采集到了相当数量的文化遗物,其中的双耳圜底罐、陶杯、之字纹纹饰、齿压纹形式的三角纹都与流水墓地非常一致。该遗址还出土了与流水墓地形制极为相似的铜斧、铜泡和耳饰残件。该遗址中未见铁器,简报中将其年代推测为距今3000年前后。很有可能与流水墓地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有可能与流水墓地相关的还有同属克里雅河流域的圆沙古城以北的北方墓地遗址,这里也发现与流水墓地形制相似的双耳圜底罐、折肩钵等,但这两类器物均见于年代稍晚的扎滚鲁克文化,其与流水文化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工作。

(五)早期居民体质特征与经济形态

人类历史上的基因交流和民族融合是人类群体遗传学和现代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永久性命题。在生物学研究发展到现在的后基因组时代,人群融合又成为人类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人们可以从基因组水平全面而细致地研究人群融合的历史;另一方面,由人群融合产生的混合人群在寻找致病遗传因素的基因定位研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

1、新疆西南部青铜时代欧亚大陆东西方人群混合的颅骨测量学证据

对新疆西南部和田地区于阗县阿羌乡流水村青铜时代墓地出土的18 具颅骨的148 个颅面测量特征进行了调查,并应用树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群体混合比例分析等多元生物统计方法,对于阗样本的17 个颅骨测量学参数与新疆周边其他古代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距今约3000 年前的古于阗人是欧亚大陆东西方人群的混合群体,且东方人群的贡献比率高达79%。这一研究是迄今首次在距今3000 年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古墓葬中发现有一定规模的东亚人种成分存在,并得到考古学材料的印证。本项研究重新审视了新疆早期人群的体质特征,推翻了单纯的人群西来说,指出早期有更多的东方人群进入新疆,与其他地区来的人群和谐共处,聚居繁衍。[1]

2、新疆于田流水墓地青铜时代人类颅骨的非连续性特征研究

对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青铜时代新疆于田流水墓地出土的20 具颅骨进行了61 项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观察,对其中的20 项非连续性特征与世界范围近代和现代人群进行频率数据的多元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于田流水墓地人群是一组欧亚混合人群,表明东西方人群的交流早在公元1000 年前就存在于新疆西南部地区。在以往的研究中,认为生活在新疆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青铜时代人群主要是欧洲人特征的人群,尤其是以长颅型欧洲人种地中海东支类型为主要特征类群。但本研究首次利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的研究方法,发现这一地区青铜时代人群中有一定规模的东亚蒙古人种成分的存在,这些东亚人群可能是从昆仑山南麓或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边迁徙而来,可能来自于中国西藏和甘青地区,而于田的西方欧洲人种基因可能来自于南亚地区。[2]

我们对流水墓地出土人骨进行了性别年龄、病理特征及多个方面的体质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年龄方面,除1-9 岁组的儿童缺失,其它年龄组都比较齐全。从牙齿的情况来看,较少的龋齿、较轻的咀嚼面磨损和较多的牙龈感染可推测墓主食肉较多。骨骼上,尤其是男性骨骼上表现出来的腿脚部位肌肉、骨骼和韧带的拉伤和创伤,显示墓主生前可能有较多的骑马、负重、射箭等类似的活动。牙齿非测量性状特征显示,流水墓地墓主与所对比的各组数据中的南西伯利亚组人群之间的生物学距离最小,但同时也显现出与东西方其它多个人群的相似性。颅骨的非连续性特征分析同样显示流水墓地人群是一组欧亚混合的人群。以上的分析和出土器物文化因素角度的分析结果一致,都显示流水墓地和东西部的文化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古病理学角度的分析和牙齿磨损状况则对其长期骑马的生活状况和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体给予了比较充分的肯定,暗示着流水人群的游牧经济或某种与游牧密切相关的混合经济状态。

综上所述,以和田地区考古墓葬中出土的古代人类遗骸作为人类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材料,进行体质测量学和古DNA 多态性研究,应用在传统体质人类学研究中是一种新的学术尝试过。而类似的学术研究方法在遗传学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以统计分析软件和方法处理数据的方法在群体关系比较方面取得的数据,进而结合考古学和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背景研究,探究和田地区古代人群的起源和迁徙,和田地区古代人群的体质形态特征、遗传结构和文化特点,以及各人群间的交流与融合等情况是一条可行的学术研究之路。

类似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更为可靠、有价值的人类学和遗传学数据及线索。目前已经取得科学的数据和研究结果,较为有力地证实和田区的早期居民是由多来源人群群体构成,是丝路多元文明和多元文化长期融合发展和谐共存的历史结果。事实胜于雄辩,这样的学术研究成果对于破除极端分裂与极端宗教思想的谬论,对进一步加强新疆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传统友谊,维护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的团结与稳定,以及落实“五个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工作应该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说明:

[1]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特邀论文和封面论文发表在SCI 期刊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 58(3): 299-306)和国内核心期刊科学通报(2012, 57(28-29): 2666-2673)上。谭婧泽,李黎明, 张建波, 傅雯卿, 管海娟, 敖雪, 王玲娥,巫新华, 韩康信, 金力, 李辉:《新疆西南部青铜时代欧亚大陆东西方人群混合的颅骨测量学证据》《科学通报》(国内核心期刊), 57(28-29):2666-2673, 2012。(封面论文,特邀论文)

[2]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人类学学报》(2011, 30(4): 379-404)。张建波, 巫新华, 李黎明, 金力, 李辉, 谭婧泽:《新疆于田流水墓地青铜时代人类颅骨的非连续性特征研究》《人类学学报》(国内核心期刊), 30(4): 379-404,2011。

注释:

①巫新华等:《新疆于田流水墓地考古首次在昆仑山北麓发现青铜时代墓葬》《中国文物报》2006 年3 月15 日第001 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于田县流水墓地考古发掘简介》《新疆文物》2006 年第2 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于田县流水青铜时代墓地》《考古》2006 年第7 期。

② Legrand, Sophie. "The emergence of the Scythians: bronze age to iron age in south Siberia."antiquity 80.310 (2006): 843-879, fig13B, 13C. C. B.吉谢列夫著,王博译:《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 年,第123 页,图12。

③A.阿斯卡洛夫:《外阿姆河地区铁器时代的开端》《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337-351 页,图5。卢立·A. 札德纳普罗、伍斯基撰,刘文锁译:《费尔干纳的彩陶文化》《新疆文物》1998 年第1期。

④V. M. 马松:《青铜时代文明的衰落与部落迁徙》《中亚文明史》(第一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250-265 页,图4。

⑤Chugunov, K. V., et al. "Der skythenzeitlichen Fürstenkurgan Arzan 2 in Tuva." (2010):8, abb. 8.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新疆且末县加瓦艾日克墓地的发掘》《考古》1997 年第9 期。

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新疆大学历史系文博干部专修班:《新疆哈密焉布拉克墓地》《考古学报》1989 年第3 期。

⑧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甘肃临夏姬家川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2 年第2 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实习组:《甘肃临夏莲花台辛店文化墓葬发掘报告》《文物》1988 年第3 期。

⑨郭物:《新疆史前晚期社会的考古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第339-340 页。

⑩ Chugunov, K. V., et al. "Der skythenzeitlichen Fürstenkurgan Arzan 2 in Tuva." (2010):8,abb. 8.

猜你喜欢

石堆墓室墓葬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科学家们说:嗨,徒步旅行者,别堆石头了!
墓葬艺术的阐释性解读
———《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艺术研究》评介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墓室探秘
垒石祈福(大家拍世界)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石堆上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