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中的美学理论
——以汉宝德的美学观为中心

2020-05-22李修建

新疆艺术 2020年2期
关键词:朱光潜美感美学

李修建

建筑教育学者汉宝德先生

美学是一门西方学科。自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为发端,西方就开始了对美的本质的哲学探寻。直到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提出建立美学,专门研究感性学与研究理性的逻辑学,研究道德的伦理学并列起来,大大提升了感性的地位,鲍氏因此被尊为“美学之父”。此后,举凡青史留名的大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人,皆视美学为当然的思考对象,都有美学专著问世,使其成为一个专门学科和领域。

中国传统之学术,可以用经、史、子、集涵括。历代典籍中虽不乏对美的论述与思考,却没有形成西方式的学科形态。中国之美学,乃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产物。中国美学之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是引入期,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等学者,多有留学欧美或日本的经历,将美学这一学科引入中国。1904 年,由张之洞等组织制定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规定“美学”为工科‘建筑学门’的24 门主课之一。王国维在1906 年起草的《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要求在大学的文科里开设“美学”专门课程。民国初年《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1913),国文学中列入“美学概论”。蔡元培所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大为提升了美学在普通知识分子中的地位。 二是建构期,以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二人都有留学欧洲经历,会通中西,专治美学,成果甚丰,影响巨大,朱光潜早期的《谈美》《文艺心理学》,宗白华在1949 年之前写成的一些美学论文,皆是名篇。三是两大热潮期,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以知识分子改造为背景,参与者甚众,集中于从认识论的角度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形成以朱光潜(主客观统一)、蔡仪(客观说)、李泽厚(客观与社会相统一)为代表的美学三大派。20 世纪80 年代,又兴起一股美学热。此一阶段,美学担负起“启蒙”功能,热衷引进西学,探讨美的非功利、艺术的本质等问题。李泽厚是这一时期的灵魂人物,他的《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尤其是《美的历程》)影响甚巨。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在1981 年结集出版,同样影响甚大。朱光潜老骥伏枥,在80 年代初出版了《谈美书简》,并译出黑格尔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名著。四是专业研究期。20 世纪90 年代以后,美学研究进入平静期,研究者分散于哲学美学、文艺学、艺术美学等专业,成果仍不断涌现,但关注者更多限于业内学者。

台湾地区的美学研究,在1949 年之后,经历了与大陆颇不相同的发展方向,最为突出的创获,是新儒家美学。以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为代表的学者,极力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和美学精神,如方东美的《生生之美》、唐君毅的《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等著作,具有较大影响。此外,台湾地区的文艺美学研究,也值得关注,如王梦鸥的《文艺美学》等论著,不过其影响仅局限于美学专业内部,和新儒家美学远不能比了。最近一些年,台湾美学的主潮是生活美学,注重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美,带有很强的实践性。

汉宝德属于生活美学潮流中的一员,他虽非美学专业出身,却对美学多有论述,出版著作多部,在海峡两岸颇富影响。

一、汉宝德与朱光潜的可比之处

汉宝德(1934-2014),祖籍山东日照,1949年赴台,本科就读于台南工学院建筑专业,后赴美深造,获得耶鲁大学建筑学硕士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回台后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台南艺术学院(现台南艺术大学)校长、台湾宗教博物馆馆长等职。汉宝德不仅是一位著名建筑家,更是一位学者,他认为建筑的背后是文化,不了解文化,就无法参透建筑的本质,因此,长于写作的他,所论多为文化、美学与艺术等问题。他富有传统文人风范,出版著作丰瞻,广泛涉及园林、建筑、收藏、美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北京的三联书店最近推出“汉宝德作品系列”,共12 本。《汉宝德谈美》一书,是作者在《明道文艺》上所写专栏结集,最初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年推出,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引进出版。

汉宝德其人其书,与朱光潜先生及其《谈美》多有可比较之处:一是二人皆有海外留学背景;二是二人都擅写文章,两书皆为专栏文章结集,书名相同,文体一致,文笔生动;三是二人都有深厚文艺经验,朱光潜擅长古典文学,汉宝德以建筑为业,精通园林、书法、鉴赏等;四是二书讨论主题一致,汉宝德的书,与朱先生的书形成批判性对话关系;五是二人皆有传统士大夫的家国天下精神。朱光潜谈美,倡导人生的艺术化,是有感于时局的动荡,社会的没落,意在通过审美唤醒人心,提升人格境界,最终救亡图存。汉宝德谈美,意在提升公民素养,使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二、谈美的切入点:美感

汉宝德无疑受到了朱光潜的深刻影响。据相关研究,台湾出版朱光潜的著作有20 余种,主要有《文艺心理学》(1948)、《谈美》(1958)、《谈文学》(1960)、《诗论》(1962)、《我与文学》(1977)、《谈修养》(1977)、《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78)、《西方美学史》(1982)、《诗论新编》(1982)、《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1983)、《悲剧心理学》(1984)、《诗与画的界限》(1985)、《歌德对话集》(1986)、《启蒙运动的美学》(1987)、《狂飙时代的美学》(1987)、《现实主义的美学》(1987)、《新 科 学》(1987)、《美 学 再 出 发》(1989)、《变态心理学》(1994)、《柏拉图文艺对话录》(2005)等。以上仅列出了第一次在台湾出版的年份,像《文艺心理学》至1967 年开明书店已出至第9 版,《谈美》开明书店从1982 年起已出至第15 版。①

朱光潜留学欧洲之际,正值审美心理学派处于盛时,朱光潜接受了他们的学说,如克罗齐的直觉说,以及内摹仿说,格式塔心理学,审美距离说等,尤其是康德对审美判断的论述,注重审美的无目地性和非功利性。审美心理学把美的本质问题转化成了美感问题。朱光潜谈美,实际上谈的是美感。汉宝德同样如此,在他看来,美是单纯的感官愉悦,是一种令人忘我的愉快感觉。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是基于生命的需要。因此,对美感的体会是一种本能。如此以来,汉宝德同样把美的本质转化成了美感,并视美感为生命之需要和人的本能。

三、美感与快感的区分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美的性质下了四个判断,从质的方面说,审美呈现出“无利害的愉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审美无利害。在此,他对美感与快感做出了区分,美感是无关功利的,而快感则与生理需求和功利活动有关。这一原则被后世广为接受,西方审美心理学派的美学观同样如此,中国现当代美学同样深受其影响。朱光潜接受了这样一种审美观。《谈美》中有一名篇,即《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朱光潜谈到,面对一棵松树,或带实用的态度,或有科学的目的,或持审美的眼光,实用与审美,是相对立的。因为审美不具实用性,最为超越,精神上最是自由。这一观点在美学界影响甚大。

汉宝德不同意这种观点。他指出美感本就是人类的天赋,没有必要弄得太过玄虚。针对朱光潜的观点,他直言:“朱光潜先生谈美,最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但是他老先生也认为一般人所谓美,大多指的是‘好看’,指‘愉快’,并不是美。依他的看法,我们的美感只是快感而已。这一点,我实在不能同意。……我觉得,他是公认的美学专家,却不懂得美。”②那么,汉宝德如何理解美感与快感之间的区别呢?

在他看来,美感与快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不能搅和在一起,不能以实用与否来区别美感与快感。实用是一件东西的本然价值,好看是一件东西的附加价值,也就是精神价值。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基本的欲望,并没有“快”的感觉。快感是动物性的人类所追求的感觉,长时期没有快感的经验,如果不在精神上寻求出路,就会有郁闷的感觉,而失去了生命力。由此,他提出,美感与快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美感之所以成为文明世界最重视的文化果实,正是因为贤哲们希望以美感取代快感,来解除精神的压力,满足精神的需要。所以美感经验绝对是“愉快”的,不是“痛快”。③

汉宝德针对朱光潜的审美心理学观点逐一批驳,提出要分清美和诱惑,主张美不需要距离,距离本身不是美,“共鸣”不一定产生美感,他认为:“过去把美感视为距离造成的观念是一种误解。第一个误解是把文学与艺术中基于人生经验而生的‘共鸣’视同美感。第二个误解是把艺术与真实间距离的本身视同美感。把美感认定为是由距离所造成,自然产生进一步的误解,认为美只有在脱离生活真实时才会产生。这个误解就推演出真实生活中没有美感的结论,使得有些人相信美感只有在虚幻中存在,与现实生活是不相干的。”④而他的观点是,美与现实生活同在。

四、美与现实生活

汉宝德之所以主张美与现实生活同在,与他对社会阶段的划分有关。

他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社会分成了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审美焦点做了说明。

第一阶段是贫苦期,文学最受重视,因其是一种廉价的传播形式,靠人生经验产生共鸣。由文学衍生出来的戏剧和话剧也受欢迎。

第二阶段是小康期,视觉艺术特别是绘画成为主要表现形式。绘画传达美感的经验,可以直接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可以通过展览来欣赏,或用印刷品传播。比较有深度的艺术爱好者,在绘画中寻找精神的满足。美感因此成为艺术的要件。

第三阶段是富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着重于寻求娱乐性的满足,并且因拥有一定的财产为自己筑梦,因此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为生活艺术,也就是应用艺术。以人生经验的共鸣而产生的情感,已是非常遥远,即使是绘画,也趋于轻内容而重形式,有一目了然的效果。视觉的美感遂成为此一时期生活中唯一的精神价值了。

在他看来,我们目前处于第三阶段,必须以完全不同的观点来看美感。在生活艺术中,美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要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同在。这之间没有丝毫距离可言。生活中需要大量的美感,它们是否附着在艺术上,并不十分重要。正是因为生活中充满了美的事物,为了方便,就把它们称为艺术品。⑤

显然,朱光潜的立论,是以文学为重,是处于社会第一阶段的产物,无法意识到生活美学之重要。

五、美感发展四阶段与美的标准

汉宝德认为美感是人的一种本能,美来自生命,他从逻辑的角度,提出美感发展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始的美感,以求生存为目的;第二个阶段是生命的美感,开始追求心灵满足;第三个阶段为高贵的美感,以建立文明生活的品味;第四个阶段为抽象的美感,以追求普遍的原则为目标。⑥在他看来,作为学者的朱光潜关注的是抽象的美感,他所关注的则是充满动态和个性的生命美感。在汉宝德眼中,最能体现生命之美感的,是古希腊雕塑和建筑所代表的古典美。

他对于这一古典美进行了盛赞讴歌,总结了它的若干原则和特质:第一,美的没有瑕疵。第二,美得超乎感情,美而不动人。第三,美的高贵典雅,是一种平静、安详的美。第四,古典美有大众性,它的价值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汉宝德高扬古典美的完美性和理想性,并将之作为美的最高标准,去衡量其他文化以及其他发展阶段的美感。

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批判

基于对美感的如上理解,以及秉持的古典美的原则,汉宝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多有批判。

他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善为统帅,美合于善。对于外物之审美,要符合善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女性的审美,未能把美感与欲望相脱离。他说:“美感与欲望的脱离,是人类文明史上很重要的一步,可惜在东方,一直没有走到这一步。中国文明中,未能把美感自欲望中分解出来,因此在先贤的著作中,没有美的观念。相反的,美被视为一种危险的质量,因为它会诱人堕落,甚至亡国。不客气地说,朱光潜先生对美的看法,仍然脱离不了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他提到,由于我们的文化不曾把美感与欲望或实用分开,所以在生活中容不下美感。这种观念塑造了中国人的双重人格,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性。他进而指出,中国文人不太接受美与实用的结合,不承认工艺之美的价值,同样出于这一原因。由于中国文人一直压抑审美的渴望,未能把美感在文化的上层呈现出来,无法使其成为显学。因此中国自明代以来,整体来说,审美能力逐渐堕落,俗文化反而上升,成为品味的主流。到了现代,大部分的中国人已不知美为何物了。这实在是中国文化的悲哀。⑦

汉宝德对中国传统美学的批判,是以西方古典的审美标准进行强硬解读,显然与历史不符。他本人深谙中国文人美学,对其有深入领会,因此,他在书中又不乏褒扬之处。比如,他提到:“传统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是爱美的人,甚至以美为生命的。他们都是书法家与诗人,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也就没有进入政府为民服务的资格。”⑧他又认为中国人虽不谈美,却有美的境界,“明代的中国人都欣赏木材的质感与色彩。几、桌等简单的构造,与高贵、优雅的比例,远超过宫廷中精雕细凿的器物。即使一个黄花梨的提盒,或镜架,也美不胜收。自这些器物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对美的极度敏感,是不会落后于古希腊人的。而在他们的生活中,自士大夫的悠闲、恬静所自然发展出的静观的心境,是美感的泉源。中国人不谈美,却有美的境界,在生命的层面,在视觉的层面,都是不落人后的。”⑨

这样的论述,无疑有自相矛盾之处。究其根源,乃在其完全以西解中,以今观古,未能以文化相对论的同情心态去理解中国传统美学。

七、如何培养美感

汉宝德谈美,并非着眼于学术,而是有其明确目的,即提升公民的审美素养,使其适应现代生活方式。

他认为美感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天生的。一方面每个人的秉赋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即美育)获得。大陆学者谈美育,是将其理解为审美教育,汉宝德则直称为美感教育。他认为美感教育的任务是把孩子们潜在的审美能力发展出来,形成一种判断力。

在他看来,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因为艺术不等于美,尤其是后现代艺术,已经和美产生了分离,甚至与美为敌,更多是在表达观念和思想。因此,他指出美感教育不能通过纯艺术的教育去完成。而要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自日用器物中觅求,这才是一条正途。他的名言是“美从茶杯开始”,主张从设计入手来培养美感。这一观点,一是有感于西方的工艺运动对于社会发展的促动作用,比如莫里斯所倡导的艺术与技艺运动,提升了民众的审美能力,促进了工业产品的审美性与竞争力。他指出西方的产品有一种内在的质量是我们所做不到的,那就是美感。二是缘于他对美的观念,他认为美的核心是形式,美感教育自设计美感着手,是因为那是视觉美的基础,最接近审美的潜能。

这一观点,对于当下的美育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值得深入探讨。

与专业学者不同,汉宝德的美学观,是在对艺术实践和生活经验的反思中得到的,他不是一味地只谈学术,而是有其明确的旨趣,意在提升民众的审美素养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注意的是,汉宝德以古希腊雕塑和建筑为代表的古典美为最高理想,以现代西方工业社会和后工业文明为准则,以之衡量其他文化中的美学观,尤其是及中国传统审美时,难免存有偏见,甚至自相矛盾之处。汉宝德对美感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区分,所倡导的美感教育的实施路径,对于当代美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实践意义。

注释:

①李春娟:《朱光潜美学在台湾地区的传播与影响》载《河南社会科学》2016 年第9 期。

②汉宝德:《汉宝德谈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19 页。

③汉宝德:《汉宝德谈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21 页。

④汉宝德:《汉宝德谈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32 页。

⑤汉宝德:《汉宝德谈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32-33 页。

⑥汉宝德:《汉宝德谈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37 页。

⑦汉宝德:《汉宝德谈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57 页。

⑧汉宝德:《汉宝德谈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6 页。

⑨汉宝德:《汉宝德谈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版,第146 页。

猜你喜欢

朱光潜美感美学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怕站而不怕慢
纯白美学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