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探析

2020-05-21谢云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小学数学策略

谢云

摘  要: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作用在于实现学生的全员发展,为课堂的生成产生贡献。课堂的高参与旨在关注课堂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课堂的生动多样。为了以后更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一番深思,结合教学实践,抓住三个点,全面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参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5-8877(2020)12-0128-01

教学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数学素养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数学课堂需要扎实、朴实和灵动,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态,努力改善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获得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期在以后的人生中最大可能地保持最多的选择权。

1.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现代教育师生之间早已一改传统的单一关系,现代的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真诚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蓬勃向上的个体。用耐心与爱心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教师的鼓励与期待。数学教学要能感染学生,靠的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而是天长日久的浸润。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心,也都有闪光点。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如此他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教师都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关心、接近他们,以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架起和孩子们沟通的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愿我们教师都扎实地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者,做学生探索数学道路的点灯人。

2.培养学生上课兴趣

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学习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如果重复形成单调的练习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会使学生烦躁、厌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1)创设活力空间,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老师要做的是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异想。哪怕是不恰当的笨拙的见解,也不应遭到批评,而是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

案例:刚学一位数乘法的时候还没有学竖式,有一次毫无准备地遇到一题12×9,教师一眼就能看出答案,却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就在这时,一个小朋友灵机一动,自告奋勇地解释他的理解。他是这样理解的:12×9表示12个9,他把9看做糖果,妈妈说要给他12颗糖,先给他10颗糖就是10×9,又给了他2颗糖,就是2×9,所以90+18=108。他的语言十分稚嫩,讲的有点磕磕绊绊,但孩子们都听懂了,并佩服得竖起了大拇指。他的一番解释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以后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我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让抽象的公式变得简单明了。

(2)引入多媒体技术,把音频动画带入课堂

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对于教师讲解的内容他们吸收领悟的速度也不一样。一味地放慢脚步手把手地帮助他们建立每一个抽象概念无疑降低了课堂的效率,同时也容易让走在前面的学生失去兴趣。如果先通过学生的理解,再由教师的口头解释让一部分学生体验到其中的要点,最后展示直观的视频动画,借助别人优秀的设计,让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一样的提升。如今的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适合课堂知识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静态单一的课堂转化为动态多元的状态,学生的兴趣也会变得高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借助学案引导学习

学案导学是教师根据课堂知识和参考学生能力设计出的,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以及巩固练习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充分地发挥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效果。

(1)学案导学保障学生主体地位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学案导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而敢于创新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到尽可能地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广开思路、发散思维,发挥自己的创意探寻真相。同时,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也在慢慢滋生,作为教育者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他们形成学习力。学生通过预习清晰地掌握教师的上课思路,对于疑惑的地方能及早地做下标记便于课堂认真聆听。这一学习模式真正是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教师为学生提供土壤、养料、水份......让学生在其中自由生长。

(2)学案导学让课堂教学有规可循

学案导学是师生共同建构高效课堂的主线,教师根据导学案的设计安排自己的教学,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合理调整课堂的速度与力度,在重难点方面组织学生深入思考,合作探寻。

(3)学案导学分层递进教学

通过课堂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回到导学案进行知识的巩固。这时候的部分练习又高于课堂所学,更多地指向探究性问题,充分地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表现的机会,这种深层次的探究是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对提升课堂参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滕灵丽.小学低段数学课内阅读习惯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

[2]杨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B版,2013(09)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小学数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