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巧设悬念”之桨,助推主动阅读之舟

2020-05-21陈秀桃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8期

陈秀桃

摘  要:课前巧创悬念,能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课始巧设悬念,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营造探究氛围;课中巧布悬念,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探究空间;课尾巧留悬念,激发学生不断探索,延展课后思考。悬念设置适时适宜,恰到好处,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设置悬念;主动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8-0031-02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是教师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方式方法,通过创造性地组织阅读教学,使学生积极高效地学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拓宽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欣赏水平。为了使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设置“悬念”的策略研究》中,得出四种行之有效的设置悬念的方法,旨在课堂上通过“悬念”设置使学生产生疑惑,并带着问题思考学习,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课前巧创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在布置预习新课的时候,除了布置常规的预习任务外,还可以有的放矢地巧创悬念,展现意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例如,预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我根据课文内容设置这样的悬念:“有一个小女孩,跟我们的年龄差不多,但她却一个人在风雪交加的大年夜出来卖火柴……”,学生们听后都觉得不可思议。我接着说“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小女孩为什么一个人出来卖火柴呢?她最后的命运又怎样呢?”学生听后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内容和这个小女孩的最终命运,于是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预习阅读。

2.课始巧设悬念,营造探究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巧设悬念,搭建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活跃学生思维的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例如,某教师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以“猜”老师会提什么问题,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

师:请同学们熟读课文,深入思考,猜一猜,今天老师可能给大家提出哪些问题?会在哪些地方提问题?你又将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在文中作批注。

生:我猜老师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概括得很好!语言简洁!但是,你提的不是我要问的。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这里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

师:你在读课文时读得很细致,能关注到这些数字。那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想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挖的时间之长,过程之艰难,更能表现父亲执着的信念。

师:你能抓住课文中新鲜的语言,从阅读中习得方法。很会读书!遗憾的是,这还不是老师想提的问题。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那么,这对父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忍不拔,决不放弃,信守诺言,有责任感;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他信任父亲,鼓励同学求生,先人后己,把安全先给自己的同学。……

这样的悬念设置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自问自答”环节中透析文本,自主探究,体现了“教为了不教”。

3.课中巧布悬念,拓展探究空间

很多文章在行文的高潮处都有一些看似矛盾的点,教师就要紧抓这些矛盾点,巧布悬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探究空间。

例如,《桥》这篇文章看似矛盾的地方有很多,我是这样巧布“悬念”的:这是一位面容清瘦的老汉,但为什么却说“他像一座山”呢?这是布下的第一重“悬念”。当人们跌跌撞撞地涌向那座桥时,老汉早早地就到了这座可逃生的桥,为什么他不走呢?这是布下的第二重“悬念”。老汉为什么将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又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呢?一揪一推,老汉的言行为什么前后矛盾呢?这是布下的第三重“悬念”。这样一层更进一层地巧布“悬念”,学生就会紧紧地跟着“悬念”积极思考,思维不断活跃,探究空间不断拓宽。从而体会到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写出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这座“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通过走进老汉的内心世界感受到“揪” 是作为一名党员的要求,老汉不徇私情,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村民。 “推” 是作為一名父亲对儿子的爱。当读到结局“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时,学生备受震撼。然后抓住课文在情节上设置悬念的写作特色引导学生体会表达效果。

例如,教学《将相和》中“渑池之会”一段时,我巧布悬念:秦、赵双方究竟是分出了胜负,还是打成了平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兴趣盎然地读起了课文,想探个究竟。接着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交流,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畅谈看法,不吐不快。通过朗读、比较,教师点拨,学生逐步体会到虽然渑池会上,秦赵两国看似维持了表面的势均力敌,实则胜利方在赵国,因为赵王鼓瑟是秦王主动要求的,而秦王击缶,却是在赵国蔺相如的迫使下完成,相形之下,秦王不得不屈尊于有勇有谋的赵国臣子,尽失颜面……在解疑过程中,还不时收获惊喜的发现,例如,有个学生由此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赵国在渑池之会的胜利归功于谁?教师抓住契机,引导进一步讨论,领悟到“将、相”团结是多么重要。

正所谓“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巧布悬念,诱疑善问的课堂,犹如注入源头活水,重难点的突破也是水到渠成。

4.课尾巧留悬念,延展课后思考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回家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课尾巧留悬念,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思考。例如,《落花生》一课教学末尾,我让学生想象作者一家人边吃花生,边议花生的情景,想一想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然后补充写上提示语。交流分享后,我留了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许地山是著名的作家,他的写作水平比同学们都高,那他为什么把提示语写得这么简单呢?让“悬念”引导学生继续关注语言表达的思考—“提示语”该怎么写。例如,学完《少年闰土》这一课,我留下悬念:“同学们,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又见面了,闰土变成了什么样子?闰土和‘我之间的关系还跟小时候一样亲密吗?这三十年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知道吗?我建议你们回去以后可以读《故乡》这篇小说。”这样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通过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

悬念的设置恰到好处,重视效果,尽量做到有针对性,有启发性,有创新性,有挑战性,悬能促思,思而能解,便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参考文献

[1]朱玉臣.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巧妙设置悬念[J].吉林教育,2014(24):83-83

[2]张亮.巧设悬念:激起语文课堂的阵阵“涟漪”[J].语文天地,2016(09):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