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县客家文化城

2020-05-21景云

老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围屋宗祠客家人

景云

客家文化城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城区的东南面,南依逶迤而过的贡江水,对望风水祖师杨筠松(又称“杨救贫”)隐居地杨仙岭,远眺赣南名山峰山,山、水、城相互映衬,是一个得天地之灵气的风水宝地。文化城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于一体,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可谓客家文化之聚焦,更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客家宗祠

客家宗祠是客家文化城的主体建筑,祠名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题写。它坐北朝南,整个建筑借鉴了客家“九井十八厅”的设计理念,采用的是典型的客家宗祠的外观形象,整个建筑风格及布局显得古朴、气派、庄重,宗祠占地3996平方米。在客家宗祠的大门两旁各有两个小门,从左到右分别刻有“经文”“纬武”“入孝”“出悌”字样,代表的是客家人文武双全,表现了客家人敬祖睦邻、崇文尚武的传统和经国济世的才略。大门两旁有一对抱鼓石,抱鼓石具有修饰、支撑门柱和辟邪镇宅的作用。“蔚和平景象,振国是风声,发扬章贡英灵,崆峒秀气;恢家族规模,建民治基础,光大楚丘宏业,阀阅宗功。”此联系孙中山先生于1920年为夏府戚氏聚顺堂再建时所作。

太极广场

太极广场面积6900平方米,是集会、举办大型活动和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地面由不同颜色的花岗岩砌成太极图案,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和生存理念。太极图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圆,二是圆中的黑白两部分,三是黑白两部分之间的白点、黑点。圆代表“太极”,即宇宙形成之前的状态。“太極生两仪”,两仪即是阴阳,在太极图中用黑、白两个近似鱼形的部分表示。阳鱼在上,表示阳气在上;阴鱼在下,表示阴气在下。在“鱼头”部分,黑色之中有白点,白色之中有黑点,表示“阴中存阳”“阳中存阴”,阴阳“互存”“互根”“互生”。八卦是由四象的太阴、少阴、太阳、少阳演化而形成的八个符号。天、地、水、火、风、雷、山、泽是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卦的基本象征物。

杨公祠

客家文化城对面有一座山叫杨仙岭,因风水大师杨筠松而得名。相传将风水术带入客家地区的主要是杨筠松。杨筠松是唐末避乱南迁的客家先氏,他在堪舆学理论上力主峦头形势为上,强调因地制宜、因龙择穴,著有《撼龙经》《疑龙经》《疑龙十问》等,都收录在《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由长安来到赣南以后,他就在杨仙岭隐居下来,为当地民众勘定阴阳宅址,排忧解难,在遍阅赣南的名山大川的同时,授徒传艺,使原来长期禁锢于皇宫密室的堪舆学广传民间。他继承和发展了风水术中的形法理论,创立了“江西形势派”,即“赣南派”。后来,堪舆学广为传播,世代相传,风水观念则作为一种文化积淀深深浸透于客家人心灵,杨救贫也因此成了风水术士共同尊奉的祖师。

艺术长廊

艺术长廊总长100米,廊名由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高运甲题写。它借用客家古代风雨桥风格,古朴雅致,外观独特。艺术长廊中央有一堵艺术壁:对外的一面是客家诗墙——历代名贤咏赣南诗文荟萃,集千古风雅于一廊,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另一面则为以长卷形式反映传统客家百姓生产、生活场景及客家民俗百态的图画,艺术地再现了客家人农事、生诞、成长、求学、婚嫁、仕宦等情景。艺术长廊下面有一口喷水孔塘,名天泉池,出自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天泉桥向其弟子钱德洪和王畿所作说教的典故。

客家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1935平方米,建筑面积1116平方米,直径39米,馆名也是由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高运甲题写的。博物馆借用了客家建筑艺术的瑰宝——围屋(其中的圆围)的外观特征。客家围屋有圆围、方围和围龙屋三种形式。客家是南迁过来的民系,经常受到野兽的侵袭和当地土著欺辱,因此把房屋设计成围屋样式,一个围屋居住的一般是一个家族或一个姓氏,如有外敌入侵就团结一致对外。围屋的外墙很坚固,而且设置了碉楼、炮眼、枪眼,要想攻进去是非常困难的,最巧妙的是门上的机关,如果敌人用火攻,机关里会有水流出来把火扑灭。现在的墙体是青砖混凝土结构,而原始建筑是用米浆、细沙混合砾石砌成的,这样可确保墙体的坚固。相传为了防止敌人长期围攻时断粮,围屋的内墙还用糯米、红糖、蛋清、番薯粉进行粉刷,一旦围内断粮人们可以把墙壁剥下来吃。

客家风情街

在客家文化城的东面、北面、西面是风情街,风情街半围合文化城,其马头墙的造型像龙背一样,犹如一条龙围护着文化城。风情街占地12,525平方米,长835米,进深15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1100万元。风情街共有300多间店面,全部为仿古建筑,灰砖青瓦,雕花格窗,廊檐下灯笼高挂,酒旗飘飘,体现浓郁的古街市风情,洋溢着客家的祥瑞气氛。这里集中了客家特有的美食、服饰、风物土产、旅游纪念品等。游人步入其中,就如进入客家风土人情的故园,可以随意与俏丽的客家妹闲聊对话,购买客家特产,品尝客家美味,体味客家风情。

责编/江南

猜你喜欢

围屋宗祠客家人
红色是宗祠的母语
朝歌的诗
关于加强汉寿县宗祠管理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基于虚拟实境技术探寻围屋保护开发新出路
赖炜炜作品
粤北始兴围楼防御体系研究
行酒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赣南客家民居建筑装饰艺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