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

2020-05-21罗旭

音乐爱好者 2020年3期
关键词:定弦协奏曲维也纳

罗旭

十八世纪中叶以前,虽然倍低音维奥尔琴在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始终在乐队演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却很少有机会能够以独奏家的身份进行演奏。这种局面的改变发生在维也纳,从1760年到1800年这四十年间,作曲家们为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创作了超过三十首协奏曲和大量的室内乐作品,其中包括卡尔·迪特斯·冯·迪特斯多夫、约瑟夫·海顿、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等伟大作曲家。这促使在维也纳地区举办的倍低音维奥尔琴的音乐会越来越多,人们对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这段时期被人们称为“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的黄金年代”。

1955年,人们在德国什未林联邦州政府图书馆发现了一本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协奏曲的作品集。这本协奏曲作品集曾经属于约翰内斯·马蒂亚斯·斯珀格, 其中包括卡尔·迪特斯·冯·迪特斯多夫、约翰·斯塔米茨、约翰·巴蒂斯特·万哈尔、弗朗兹·安东·霍夫迈斯特和斯珀格本人等多部协奏曲作品。消失了近一个世纪的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协奏曲作品得到出版发行,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的宝贵艺术价值。

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的乐器构造

与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的传统倍低音维奥尔琴相比较,十八世纪的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有许多结构上的特点,它的琴弦数量取代了传统的六弦,改为五弦,定弦方式采用三度四度混合定弦,乐器尺寸和乐器构造比例上也不尽相同。

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的琴身形状常被人们描述为“梨型”(Pear Shaped)。就像很多当代低音提琴一样,倍低音维奥尔琴的琴肩也是向下傾斜的,但是倍低音维奥尔琴的琴肩倾斜度会更加夸张,这也导致了它的琴箱上半身明显小于下半身。如同其他维奥尔琴乐器家族的乐器,倍低音维奥尔琴的背板同样也是平的,宽大的琴弦轴箱搭配木头制作而成的巨大弦轴是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的标志性造型。乐器低把位部位还绑有由羊肠制作而成的弦品,整体乐器的尺寸会比传统倍低音维奥尔琴小一些。

十八世纪以后,许多提琴制作师在制作倍低音维奥尔琴时通常会参考维也纳的制作标准,所以从那个时期开始,倍低音维奥尔琴的乐器结构比例和尺寸都基本相似。倍低音维奥尔琴的乐器背板、侧板和琴颈一般使用同样的木材,通常是枫木,琴头则会使用云杉、果木或者山毛榉。早期的倍低音维奥尔琴多为六弦琴,在1730年到1830间制作的倍低音维奥尔琴则通常都是五弦琴。由于不满意在声音方面存在的缺陷,1836年马丁·施托兹(Martin Stoss)制作了第一把四弦倍低音维奥尔琴。后来,越来越多的提琴制作师们在保留倍低音维奥尔琴原有的乐器构造和尺寸的基础上,更加频繁地制作四弦倍低音维奥尔琴。

在经历了一系列乐器构造的演变改进后,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变得更加适合演奏独奏作品。它较小的乐器尺寸可以帮助演奏者在需要演奏快速或大幅度换把的片段时更加轻松自如,同时琴弦也可以制作得更加细短,使得发音更加敏锐。下斜形的琴肩可以让演奏者在演奏高音把位时左手更加轻松,弦品可以使发音和音准更加清晰准确。同时,使用一个手指就可以平行按住几根琴弦,这样可以更加轻松地演奏出不同的双音或三音和弦。这些结构上的改进使演奏家无论在演奏独奏作品时,还是在演奏室内乐或乐队独奏片段时都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好乐器。这些特有的结构特征为它可以作为独奏乐器演奏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的定弦体系

最早有关倍低音维奥尔琴的文献资料来自十七世纪的迈克尔·普雷托里亚斯(Michael Praetorius,1571-1621),1619年他在文献中记载了倍低音维奥尔琴的四度定弦方式为E-A-d-g-c,同时他还提到了落后的羊肠弦制作工艺导致最低弦E弦不能够得到充分的震动,同时最高弦c弦还时常发生断弦的问题。有的时候人们不得不采用调低最高弦到a,调高最低弦到F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便出现了F-A-d-f#-b和F-A-d-f#-a两种定弦方法。十八世纪中叶F-A-d-f#-a 定弦方法最终在维也纳地区被广泛使用,它被称为“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定弦法”。倍低音维奥尔琴区域性的定弦差异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倍低音维奥尔琴消失,几种主要的定弦方式包括:德国E-A-d-g,法国G-d-g,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A-d-g,维也纳F-A-d-f#-a。在历史上,所有的倍低音维奥尔琴的定弦方式中唯有维也纳定弦法被作曲家创作了最多的独奏作品,以及获得了社会公众的最广泛关注。

三度和四度混合定弦体系是决定维也纳倍低音维奥尔琴能够自如演奏古典时期协奏曲或者室内乐作品的重要基础。F-A-d-f#-a这种定弦方式不但可以充分满足古典时期音乐表现力的要求,也可以使乐器在演奏多个调性音阶时不需要换把或较少换把,同时在演奏琶音时还可以有更多机会使用空弦或泛音,尤其在演奏D、A、G、和b这些调性时可以大大降低演奏难度,比如A大调主和弦可以使用两根A弦上的空弦与泛音,五级和弦可以使用D弦,而四级和弦则可以使用升F弦等。在演奏复杂的阿尔贝蒂低音片段或色彩弓法(bariolage)时,这种定弦同样可以使它们的换把频率降低到最低甚至不需要换把,这在其他定弦体系中是不可能做到的。

斯珀格

猜你喜欢

定弦协奏曲维也纳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古筝曲《婵歌》的演奏技法及艺术表现分析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浅谈初学者二胡音准的训练方法
追踪考试热点盘点定弦定角题型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夏天探测器测试维也纳情感知足感
从古筝的定弦谈筝曲创新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