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2020-05-21张毅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上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发展滞后。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迫切性,给出了各教学环节的改革思路,从而更好为培养社会需要应用型号人才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9-014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新的阶段,互联网思维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推进生产力进步和改革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平台。2015年7月,“互联网+”首次提升到国家级发展层面,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在教育领域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信息化变革正在进行,互联网的特点在各教育环节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于2018年11月获批,该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划5年内围绕教育资源共享、创新素养教育、教师队伍建設、学校党建思政和现代教育治理五个方面引领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计算机软件的操作的掌握。使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从而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有部分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接触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后从而转向了该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计算机诞生只有几十年,以此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跟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新的环境中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之教学内容
1.1教学内容滞后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一年级新生,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内容主线为“操作系统+
office+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教材中不能得以及时体现。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快于其他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学校教材局限于出版流程出现滞后现象。规模较大的高校一般会选择自主编写教材或资料进行补充,大部分学校则选用的是相对较老的教材,也存在一本教材用很多年的情况。
1.2 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有所区分,本文所讨论的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主要是指非计算机专业。该课程开课面广,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基本统一。而现实是不同专业对于计算机技术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非计算机专业是共性,但各专业也有很强的个性,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1.3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学生的层次与差异
目前全国高考模式没有完全统一,高中阶段课程设置也有所不同。大部分学校全国招生,由于经济、地域及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异非常大,尤其动手能力,东南沿海生源普遍优于其他地区生源。浙江省新高考高中阶段设置有技术课程,其中的“信息技术”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也有些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参加过计算机基础或程序语言的相关培训,也有直到大学入学后才接触计算机的。
所以,如果不考虑学生差异性,统一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必定会出现跟不上和吃不饱的情况。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恰恰就是采用上面的方式,由此带来的问题不容小觑,高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得不到释放,中低层次学生觉得课程学习压力大,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4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典型案例
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开课模式有两种,一是“多媒体教室+机房”的方式,另一种全部在机房中授课,后者明显优于前者。如果采用理论课加上机课的模式,计算机基础课学分一般较少,周课时一般2或者3学时,有的甚至上机课隔周才有一次,这就导致理论课与上机课的脱节,理论课上听懂了的东西没有及时得到强化,上机课时动手操作时就忘记了理论课上的内容。如此时间一长学生便逐渐失去了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教材内容缺乏典型案例,多数情况下类似于软件操作说明书,教师授课内容也同样缺乏一定深度的案例,流水账似的将软件操作讲述一遍就算教过了,这样就会导致学过了不会用的尴尬局面。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企事业单位中常用的经典案例,知识点溶于其中。再以相类似的案例进行实践训练,那么学生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2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之教学手段
2.1 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室理论讲授加机房训练的方式已经延续多年。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进行示范,将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上机练习,增加学生的实践体验,巩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能够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在现代社会中,QQ、APP、微博等社交软件是实现人们进程实时沟通交流的有效方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社交软件将自己收集或制作的教学资源与学生进行共享,学生也可以随时从网络平台中下载学习资源,课下也能回顾教师教学内容,巩固学习知识。互联网具备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传统模式下,学生智能去图书馆查阅参考书,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随时查询所需要的信息。4G的普及和SG的出现使得数据传输变得更加高效和廉价,师生之间的沟通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与图片等传统方式,借助通讯平台可以进行实时音频或视频方式沟通。教与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在“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慕课和微课以及尔雅课程等新的教学模式,只要有网络存在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不受实践和空间的限制自主开展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教学时间,可以更方便参与课程的学习。“互联网+”环境下,知识的存在方式随着新技术的诞生也更加多样化。云存储和云计算等工具使得传统图书馆变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知识点掌握的具体情况,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与“学”的模式在“互联网+”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互联网+”环境下,大部分高校都搭建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基本实现了网络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做练习、进行测验、模拟考试等功能,借助平台提供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在班级中该课程掌握情况的排名,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平台完成的练习和测验分析薄弱环节所在,可以提示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复习。同时,大量的互联网工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些平台已经具备学生作业复制比检测的功能,习惯于以复制粘贴方式完成作業的学生以无路可走了。平台在线时间统计功能可以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课后在本课程上所花的时间,答题方式及顺序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题型适应性。所以,“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完全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2.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及教学内容选择应更有针对性,由于地域和经济的差异,中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确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之前,对生源分布的情况需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文献[1]采用人学后时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然后按层次设计各层次学生的教学模块内容。根据实践一般将计算机基础先区分为文科、理科和国际合作办学三个不同类型的专业层次,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模块教学内容相同,另外再根据各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对于部分计算机基础动手能力及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加以补充。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办公软件部分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但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上以流水账的方式讲述基本操,教学课件也基本类似于一本软件操作说明书,学生操作学会了,但遇到综合性问题束手无策。办公软件中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及幻灯片都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法,将各知识点融人案例中,学生即学会了基本操作,同时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实际案例,一举两得。当学生再次遇到相同的问题就可以依据之前的办法顺利解决,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创新。如此就形成了遇到问题后,学生便会主动分析问题——回顾知识点——解决问题——自主创新——归纳总结[2],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结合案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解决不了的问题会去积极探索,还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教师应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尽量融人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同时也流出学生创新和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后对学生完成的优秀作品展示、点评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果被肯定,指出的问题会主动进行完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将得到明显提高。
诸多的互联网工具也可以将教与学的方式变得多样化,知识存储电子化,网络化,获取途径变得更加快捷和及时。交流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和更加灵活,QQ、微信、EMAIL、APP等均可以实现实时交互。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也可以精确掌握,有些网上课堂已经具备作业防抄袭功能,解决了电子版作业难以判断是否抄袭的难题。
3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之课程考核
目前大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仍采用笔试理论的考核方式。有些学校虽有心改革考核方案,但限于现有的硬件资源而无法实施。这种考核形式不能全面反应考生对操作性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无法考核该课程与专业要求的吻合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大部分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所以考核方式的选择应多样化并以考核“动手”能力为主[3],考核方式改革可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期末考试占课程考核的比重,强化过程考核,以大实验的方式考核各模块的掌握程度。2)平时作业也采用试题库方式,电子化作业很难鉴别学生是否抄袭,在实践操作类型考核时采用随机抽取考核试题的方式进行,可以有效防止学生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抄袭作业。3)智能手机发展起来以后,计算机与手机终端文件传输与文档处理越来越频繁,考核内容中应包含移动终端文件处理的内容。合理完善的考核方案不但可以精确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其结果也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依据。
4 结语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也逐渐在发生转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同样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却决于新环境下产生的矛盾是否解决。“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工具、新的环境必定带来新的教学模式,“教”与“学”可以融合的更好,也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王楠,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1):154-156.
[2]唐坤剑,杜广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和探索[J].亚太教育,2016(1):101-102.
[3]杜萍,徐玮,傅江辉.“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6):89-90.
【通联编辑:王力】
作者简介:张毅(1975-),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