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信引领世界开放
2020-05-21徐东海
徐东海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華民族五千年发展史,是一部气势磅礴的砥砺奋进史,更是一部亲诚惠容的开放融合史。“天下大同”“协和万邦”“成己达人”“美美与共”的共赢思想和美好向往,古往今来始终是中华民族浓得化不开的信仰情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是有力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进入新时代,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扮演好负责任大国角色,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共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世界。
开放发展的伟大实践,成功闯出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道路自信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开放—西部大开发”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开放之初1.8%上升到16%,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加入WTO、设立“自贸区”、谋划“自由港”、共建“一带一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外资流入第二大国。40年历史巨变告诉我们:我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正确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之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坚定了亿万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心无旁骛谋发展”的道路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为新时代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发展吃了定心丸,定了总调子。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满意而归”,累计意向成交超过700亿美元,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必须坚定道路自信,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统筹陆海内外联动和东西双向互济,推进同有关国家、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务实合作,推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积极的内外部条件。
开放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丰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民守志笃行的理论自信
开放也是改革,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改革开放初期,各种质疑声音不断,认为改革开放违背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搞改革开放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认为改革开放不彻底,应该全盘西化私有化;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力挽狂澜,提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发出“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的时代强音。几十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开放发展的实践中富民强国,逐渐形成并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建设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欠发达国家建设提供了更多中国经验和路径选择。肯定的声音越来越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越来越坚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必须坚定理论自信,旗帜鲜明反对质疑改革开放的错误观点言论,与时俱进丰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开放发展的伟大实践,不断健全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自信
事实胜于雄辩,开放成就自信。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了由封闭到半封闭再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到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高铁、超算、航母、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海洋深潜等高精尖技术井喷式发展,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物流水平领先世界,一系列“中国制造”“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令世界目不暇接。在构建国际新秩序和参与全球治理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愈来愈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讨论通过《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制度自信。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不可逆转。但是环顾国内,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食品安全与生产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依然存在,国际上霸凌主义、保护主义、反全球化等逆流“阴魂不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始终保持制度自信和战略定力,集中优势力量,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困难,用开放的策略化解开放中碰到的壁垒,推动各国联动融通,拉手不松手,拆墙不筑墙,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开放发展的伟大实践,充分促进了东西方文明文化交融互鉴,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民兼收并蓄爱我中华的文化自信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热爱和平的民族。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也曾遭遇“五胡乱华”“八国入侵”而劫后重生,到如今“相逢一笑泯恩仇”,共建“地球村”。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最持久、最深沉的发展动力,已经注入救亡图存、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创造出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別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传承,气功、武术、京剧、美食、中国节日等备受外国人追捧,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中国故事站上了世界舞台;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时代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春风化雨,进一步坚定了改革开放发展的底气自信。
进入新时代,中华文化焕发出空前的生机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感叹“: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共建“一带一路”“开放型世界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各国开放互鉴、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丰富和发展更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对外开放理念;扩大市场开放,完善开放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满怀自信地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快车,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跃升,现代化宏伟蓝图基本绘就,亿万人民的“中国自信”越来越强,世界文明因中国特色更加绚丽多彩。未来之中国,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思想为引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更加自信、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全球共同开放,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更加进步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作者系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