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牙槽骨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锥形束CT测定

2020-05-21苏滨婷杨欣睿刘英子周向向余炜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上颌骨性种植体

苏滨婷,杨欣睿,刘英子,周向向,余炜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 郑州 450052

微螺钉种植体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支抗类型[1],其稳定性是临床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与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密切相关[2-3]。本研究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牙槽骨骨皮质密度和厚度,为临床正畸治疗中微螺钉种植体的植入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305例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45岁。②恒牙列,无多生牙、缺失牙,无乳牙滞留,无根尖周疾病,无明显拥挤。③面部基本对称,无严重的颅面畸形;无唇腭裂,无正畸正颌治疗史。④牙周组织健康,无牙龈退缩和牙槽骨吸收。⑤无明显的咬合功能障碍,无偏侧咀嚼。⑥骨性Ⅰ类患者(ANB角为0~4°)。排除标准:①患有内分泌异常,糖尿病,严重肝、肾疾病,骨肿瘤或关节疾病等。②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癫痫药物、甲状腺激素、肝素等。③颌骨区域有外伤、手术史及病理性损伤者。根据前颅底平面和下颌平面交角(Sella-nasion/gonion-mentonangle,S-N/Go-Me)与后面高和前面高之比(Sella-gonion/nasion-menton ratio,S-Go/N-Me)判断305例患者的垂直骨面型(S-N/Go-Me<27°、S-Go/N-Me>69%为低角;27°≤S-N/Go-Me≤37°、61%≤S-Go/N-Me≤69%为均角;S-N/Go-Me>37°、S-Go/N-Me<61%为高角)。其中低角组95例(女60例,男 35例),均角组116例(女75例,男41例),高角组94例(女58例,男36例)。分别从低、均、高角的女性和男性中随机各挑选20例入组该研究(共120例)。

1.2仪器设备与扫描方法患者端坐,目视正前方,保持牙尖交错位,眶耳平面与地平面平行,获取影像的过程中面部始终保持静止。使用CBCT机(美国KaVo3DeXam)进行360°扫描,层厚0.25 mm。曝光参数:电压120 kV,电流5 mA,时间7 s。

1.3测量方法将CBCT数据导入Exam Vision软件进行重建,得到上、下颌骨的三维重建模型。测量上颌骨颊舌侧和下颌骨颊侧尖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3~4);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之间(4~5);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5~6);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6~7)牙槽间隔骨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如图1所示,选取矢状向平面,在该平面上从相邻牙根的中点作平行于牙体长轴的参考线;通过轴向平面确保参考线平分齿间区域;在冠状向平面上测量距牙槽嵴顶4.0 mm 处的骨皮质密度和厚度。骨皮质密度以亨斯菲尔德单位(X线衰减单位HU)来计算。所有测量由一个人操作。

A:矢状向;B:轴向;C:冠状向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颊侧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比较见表1、2。在上颌颊侧,不同垂直骨面型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舌侧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比较见表3、4。在上颌舌侧,不同垂直骨面型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颊侧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比较见表5、6。在下颌颊侧,不同垂直骨面型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颊侧骨皮质密度的比较HU

表2 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颊侧骨皮质厚度的比较 mm

表3 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舌侧骨皮质密度的比较HU

表4 不同垂直骨面型上颌舌侧骨皮质厚度的比较 mm

表5 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颊侧骨皮质密度的比较HU

表6 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颊侧骨皮质厚度的比较 mm

3 讨论

CBCT的放射剂量低、空间分辨率高、伪影少、成像速度快,是测量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的有效方法[4]。临床上为了减少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一般选择在膜龈联合处植入微螺钉,膜龈联合处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为4.0 mm[5],因此本研究选择用CBCT测量距离牙槽嵴顶4.0 mm处的骨皮质密度和厚度。下颌后牙舌侧区因为不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所以未予测量分析。

骨皮质密度是影响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3]。骨密度值可分为D1类(>1 250 HU)、D2类(850~1250 HU)、D3类(350~850 HU)、D4类(150~350 HU)和D5类(<150 HU)[6]。在骨皮质致密部位植入微螺钉时会产热过多,容易造成骨损伤而降低微螺钉的稳定性[7]。本研究测量出的骨性Ⅰ类成人上颌骨皮质密度值大部分属于D2类,下颌颊侧大部分属于D1类。提示在下颌颊侧植入微螺钉时,应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影响微螺钉的稳定性。

骨皮质厚度也是影响微螺钉种植体稳定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骨皮质过薄则无法给种植体提供足够的骨支持;过厚则容易造成严重的骨组织损伤,影响微螺钉的稳定性[8]。根据骨皮质厚度来选择相应的螺钉长度或直径可以增加微螺钉的稳定性[9]。骨皮质厚的部位由骨皮质承担主要应力,应选用直径较大的种植体;而在骨皮质较薄弱的部位,应力不仅位于骨皮质,还会分布于骨松质,应选用稍长一些的种植体[10]。Alrbata等[2]的研究表明,骨皮质厚度为1.0~2.0 mm是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的适宜范围。本研究测量出的骨性Ⅰ类成人上颌骨皮质厚度值大部分在适宜范围内。对于个别骨皮质厚度小于1.0 mm的部位,宜选用长度较长的微螺钉,大于2 mm的部位则应该选择直径较大的微螺钉。

Ozdemir等[11]和Sadek等[12]使用CBCT评估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的骨皮质密度和厚度,结果表明上颌舌侧骨皮质密度各组间没有差异,上下颌颊侧高角组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均低于低角组。而本研究中高、均、低角组上颌舌侧和上下颌颊侧骨皮质密度和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前者研究未将矢状骨面型纳为影响因素。骨皮质的密度和厚度与咀嚼肌力和咬合力有关[10],对于骨性Ⅰ类患者而言,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的咀嚼肌力和咬合力没有差异[11]。提示骨皮质密度和厚度还可能受矢状骨面型的影响,之后可进行相关研究,做进一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骨性Ⅰ类患者骨皮质密度和厚度无明显差异。临床上,骨性Ⅰ类成人在植入微螺钉时,无需过度关注垂直骨面型。就骨皮质密度和厚度而言,高角患者可与均、低角患者选择相同的微螺钉种植体类型和植入方式。

猜你喜欢

上颌骨性种植体
CBCT分析上颌磨牙牙根及其牙槽嵴顶与上颌窦底壁的位置关系
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伴牙源性上颌窦炎一例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锥形束CT诊断上颌窦内病变的发生率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